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590|回覆: 18

[華北地區] [轉載]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9-4 12:5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沉睡小五郎 於 2012-9-4 14:04 編輯

一磚一瓦都有學問-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來北京也已經三年了,時間過的真快。在這三年內假日常是一個人背著包包跟相機到處探險,也到訪了不少以前在台灣就常聽聞的名勝古蹟。走訪老北京這麼多的古蹟,很少有一個景點讓我想真的認真的詳述跟大家介紹,一直到一次誤打誤撞的機會讓我發現了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真的讓我有個一定要好好跟大家介紹的念頭。三次走訪,真的覺得自己比較了解了,趁印象還深刻的時候趕快跟大家來分享。



1.jpg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位於北京二環內的國子監街上,這邊當然也是老北京的市中心,附近著名的景點如果你問當地人或是其他遊客,多半推薦的就是雍和宮、國子監、孔廟等。甚至連當地人都少有人知道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的存在,這本來是一個大型四合院,只是目前兩側都已經改成其他商家店鋪,因此只有大門還是保有原本大致的樣貌。不過相信我一次,來北京旅遊,千萬安排半天到這小天地來,保證你不虛此行。

說到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在北京都不太有人知道了,在台灣應該就更沒有人聽過吧?但是他在國外可是相當有名氣,而且還數次受邀到國外參展,也有許多外國電視台特別來做過專題介紹。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是著名收藏家李松堂(李偉)先生私人開辦的,大部分的收藏都是雕刻藝術,包括木雕、石雕、磚雕等,上自漢唐,下至明、清、民國年間,許多樣式甚至連國家級博物館都未曾收藏。裡面的藏品件件都精美細緻,令人忍不住駐足觀賞。

而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另外一個名稱叫做『撿來的博物館』,因為松堂齋館藏的珍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主人李松堂先生從被拆除的北京民居上收集的雕刻,其中包括門當、屋脊、瓦沿、影壁、門礅等等。這些東西在當年文革時代大多都被破壞殆盡,少數前人花費心思保留下來但是後人不了解,在老民居被拆除時,那就成了被遺棄的廢品,懂得欣賞它們的人收藏起來,就成了藝術品,也是留給後人北京的歷史見證。中國人將中華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因此在這邊展出的一磚一瓦、雕刻彩繪都有學問,值得花時間來這聽解說人員細細說明。

準備好了嗎?跟扭蛋我一起穿過時光的隧道,準備進入中國文化聚集的場所吧!在平日的話進入的門票費用是10元人民幣,雖然也有服務人員解說,但是只有我一個人他就說的很不起勁。建議假日去吧,假日的話在四合院外的解說與展覽都是免費的,到裡頭的室內博物館空間才需要門票10元,而且遊客一多,解說人員也特別來勁,妙語生花,聽起來格外有意思。




2.jpg
在看一次大門外觀,從外觀中可以確認到本來是一個官家的四合宅院,但是現在左右兩側廂房都已經成了店鋪。由於鄰近雍和宮,這邊的店家多半都是佛教文物、算命或是賣香的店家,跟這個博物館的調性真的很不搭。不過也沒辦法,就只能接受啦!



3.jpg
大門上的招牌~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標題說的一磚一瓦都有學問可不是吹牛,光這畫面就可以說到兩個典故。後面一一跟大家分享吧,這張圖片也只是想惋惜一下中國在文革時代對文化的破壞真的很嚴重,後人也不再重視傳統的老文物,連這樣古色古香的宅院,裝個電錶也大喇喇的直接這樣裝上,真的很破壞畫面。



4.jpg
牆上也掛了最具特色四合院的招牌,東城區也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市中心,這邊百多家四合院經過旅行社與網友票選,松堂齋獲得了第一名的榮耀,也可以由此看出在豪華宅院林立的北京東城區,能奪冠的松堂齋真的保留了相當多的傳統文物。



5.jpg


解說人員從大門開始講起,從大門這邊就說了四個典故,從顏色、對聯、門當戶對,很多詞語都是我們從小就從書上讀到,但是都只聽過名詞,完全不曉得緣由,這幾次造訪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聽解說人員的說明才了解這些典故的由來,接著也跟感興趣的朋友們分享吧!

首先看到大門是紅色的,這也是古書上常聽到的紅漆大門。我們常聽過唐朝大詩人杜甫所寫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這首詩裡頭的兩句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裡頭的朱門指的就是這紅漆大門。當然在中國古代凡事都是要講規矩的,除了廟宇之外,只有當官的人家裡可以使用朱漆大門,其他人一律都是木門或是黑漆大門。

再來門上也可以看到有幅對聯,上聯是『佛道儒鄰里』,下聯則是『真善美人家』。這幅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標準的『迴文聯』,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文字可以這樣作文章。什麼是回文聯呢?這幅對聯可以正著念、倒著念、橫著念,甚至轉著念都能通。大家不妨試試看,不管你想上下左右的念,或是順時針反時針的順序來念,意思都能通而且相同。

接著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叫門當戶對,現在都是自由戀愛的,但多少還是會有門當戶對的觀念,到底什麼是門當戶對呢?答案也在前面的那張照片中出現過。在古代沒有自由戀愛的觀念,青年男女到了適婚年紀,家人就會委託媒婆幫忙找門當戶對的人家介紹說媒。而媒婆在街上走,總不可能一戶戶去敲門進去看看人家家裡多有錢吧?事實也不需要,只要在街上走就可以大致判斷哪戶人家的家產家勢與委託人同等級,依靠的還真就是門當戶對這四個字。




6.jpg
先說門當吧!門當指的就是門簪子數量相當的意思。古代的門上都會有門簪子,就是圖片中藍色的那個部分,是用來固定門的一個結構,也是代表這家主人的身分地位象徵。一般小老百姓再有錢,門上最多就是兩個門簪。當官的人最高則是六個門簪。至於最高數量的是12個門簪,專為國家級機構的建築標示,例如國子監旁邊孔廟的大門上就是12個門簪子。媒婆要幫忙找對象時,首先就是要找門簪子數量相當的人家,例如只有兩個門簪子的委託人都是老百姓,絕對就不能可幫忙談個四個門簪子以上的官宦人家;如果更窮連門簪子都沒都沒有的窮人家,也不能可能找那種有門簪子的大戶人家囉。



7.jpg
再說戶對,戶對指的是大門寬度的意思。這個要怎麼看呢?古代一般人家家門口都會有兩個門墩,也就是下方照片那種東西,門墩就是托住門扇轉軸的墩子,通常用木頭或石頭做成。



8.jpg


而古代說的戶對,就是指大門的寬度相當的兩戶人家,古代家產越多越奢華,房子蓋的越大,門就自然也會做的越大來表徵主人家勢地位。那麼媒婆當然沒辦法隨身帶著皮尺來量人家家門口大概有多大啊,就就直接依據抵著門軸的左右兩門墩中間距離判定,這樣當然剛好就是大門的寬度了。所謂門當戶對,指的就是依照上面提到的門簪子數量與門墩距離來判定兩戶人家是否家勢相當,是否匹配。

光一扇大門就可以說這麼多故事了,是否讓您想親自來這邊好好瞧瞧呢?沒關係,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活上如何呈現。




9.jpg


接著門口的石階也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這家主人的一些表徵,例如松堂齋的大門口石階上有一階有雕刻,仔細看一下是雲文跟飛鳥的雕刻,這可也是大有來頭的。

這樣的雕刻全名為騰雲祥鶴圖,祥鶴外圍那個圓圈代表的是太陽,整體的意思就是象徵踏在這台階上能平步青雲。當然,前面也提過中國以前的生活事事都講究規矩的,一般人家不管你家裡再有錢,都不能在石階上雕刻這樣的石雕。這家宅院之前的主人官拜一品才能踩在這樣的台階上,別說其他人家不行。連他們家的僕人或是管家都不能踏上。那傭人或是親戚來怎麼辦?走側門啊!哪有中門大開讓你走的?

另外這台階也可以說到另外一個典故,也就是衣冠禽獸。其實最早之前衣冠禽獸不是一句罵人的話,古代文官衣服上繡飛鳥,武官衣服上則是繡走獸,所以所謂的衣冠禽獸,原本指的是當官的人。只是當官之人太多為富不仁、貪汙腐敗草菅人命,因此後來就變成了一句罵人的話了。另外清朝的貪官和珅在戲劇中老是給人整天在朝亂權、貪汙腐敗、跟劉羅鍋做對,像個文官一樣,其實從他的畫像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和珅官服上繡的是麒麟瑞獸,可是標準的武官出身啊!




10.jpg
接著我們看看大門兩側的第一塊磚,也就是抬頭磚,正式名稱為戧簷磚,是置於房屋兩側山牆正面頂部的建築構件。大戶人家的戧簷磚多半式各種的磚雕,除了有裝飾作用之外同時也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當然一般人家可能就是單純的兩塊磚頭啦,不會有什麼石雕彩繪之類的,不過這家不同,有相當精美的石雕,也都各有含意。

 樓主| 發表於 2012-9-4 13:22: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沉睡小五郎 於 2012-9-4 13:23 編輯

1.jpg
首先看一下左側這塊抬頭磚,雕工精緻,有個人騎馬在前面,另外一人在後面追,旁邊還有小童打著燈籠照明。這塊抬頭磚代表的是秦漢時代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也代表這家主人自認有蕭何視人之明、能發掘人材的能耐。



2.jpg
右邊這塊抬頭磚呢?雕塑著一個人在城上,另外一人全副武裝帶刀騎著馬在城下,城門大開卻不敢進入。這塊抬頭磚打的是三國時代著名空城計的故事,也代表了這家主人自比有諸葛亮的智慧。



3.jpg


4.jpg
戧簷磚的內側下方有一對鏤空透雕雙獅,雕刻相當精美,而且鏤空雕難度當然極高。之前一篇景點分享也跟大家提過,中國的獅子雕刻,可以從腳下踩的東西來判定是公獅母獅。公獅踩的是彩球,母獅則是踩小獅子。另外中國傳統社會男尊女卑,所以大致上來說,以出門方向為準,男左女右,所以出門方向來看,左邊的多半是公獅子,右邊的則是母獅子。



5.jpg


6.jpg
另外古代人交通工具沒有現在的摩托車、跑車,靠的都是轎子或是騎馬。而官服寬大,要翻身上下馬相當不方便,因此在大戶人家的大門兩側也都會有上下馬石,方便穿著華服的達官貴人門可以輕鬆上下馬匹。而上下馬石怎麼區分呢?一樣依循前面提到的男左女右男尊女卑的原理,以出門方向為標準,左手邊的是出門會用到的上馬石,右手邊則是回家才用到的下馬石。



7.jpg


前面說了這麼多典故,這家主人官拜一品,還有自比諸葛亮、蕭何的能耐,那麼這家主人到底是哪位呢?跟著解說人員推開了大門走入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回頭一看終於知道主人是誰了。這是乾隆皇帝御筆寫給這家主人的牌匾,『聯捷進士』四個大字顯示了這家庭一門達官的身分。左側標註了主人的大名,是乾隆二年科舉第十名的進士徐廷芳。右側註明了徐廷芳的官職,包括了吏部跟戶部左侍郎,兼管兵部事務,還間太子太保、兼管國子監、兼管順天府事務等。明朝之後把國事劃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徐廷芳就搭了三部,更別說還兼任一堆職務,在當時可謂是權傾一世,位極人臣啊!

當然這位徐廷芳先生的事蹟不只在官位大,他個人也是勤奮向學的好典範,一直到62歲才中舉,所以咱們別因為一兩次的落榜就灰心啊,到62歲前考試都還有機會,哈哈。另外徐家還有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就是一門四代三進士,不只徐廷芳,他的孫子徐廷泰、曾孫徐旭曾分別在乾隆與嘉慶年間都中舉成為了進士。一門三進士這在中國歷史上為數極少,較為人知的就是宋朝蘇軾、蘇轍與蘇老泉三人。




8.jpg


而進門的通道兩側,也有相當精美的石雕,這原本應該不是在這宅子中的飾物,而是博物館主人的蒐集品裝上的?這是明朝萬曆年間的石雕,也算是門神,雕刻的是天師鍾馗,有鎮宅保平安的功能。當然我們知道門神最早是神荼鬱壘,而後唐朝改為秦瓊尉遲恭兩位,會用鍾馗當門神大概只有明朝這時代才有。明朝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因鐵冠道人的影響篤信道教,因此全國都以道教為尊,才有道教天師鍾馗當門神的文化。



9.jpg


另外在這兩幅鍾馗的石雕上還有另外一個故事,細心的朋友大概已經看出來了,為什麼石雕上有黃色泥土的顏色?是特別去上色的嗎?當然不是!在文革時代,中國當時由於毛澤東主導的十年浩劫,主張破四舊,所有的傳統文物都遭到破壞,這種牆上精美的石雕全都給砸爛了。而一些愛惜這些傳統工藝的人在危急的時候,就拿黃泥直接把牆上的石雕糊上,然後在之上貼了巨幅的毛澤東畫像。這麼一來就算紅衛兵知道後頭泥土下是傳統文物,也不敢去破壞。因為這些人的機智才讓這些文物得以保存,當年的文化浩劫真的是很可惜啊!



10.jpg


經過幾步路的門廊之後,來到了門後的中庭,從照片也可以看出來建築風格華麗,而且也有二樓的結構,的確是當時官宦之家才能享有的。不過有沒有朋友發現到一個問題~前面說到當官的大門門簪子最多是六枚,為什麼這官拜一品、一門三進士的徐家卻只有四枚門簪子?這個原因後面跟大家解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從大門一打開,竟然就可以直接穿過庭院家裡去了,這也不合規矩,一般在庭院內都會有影牆,一方面檔著外頭來的煞氣,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外頭的人可以直接看到家裡頭的一舉一動。為什麼這徐進士的官宅竟然這麼失策沒有影牆呢?這兩個部分隨著後面的照片,我們再一一的配合圖片解說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4 13:28:5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沉睡小五郎 於 2012-9-4 13:32 編輯

1.jpg
回頭看一下在廊內的四周,同樣是精緻的彩繪與石雕。這一般不是門面的地方都比較樸實,只有大官或是巨富才會花心思與成本去裝飾了。



2.jpg


在大門內的庭院中看到了一個石雕的水字,這個也是其來有自的。當然不意外,這是個很基本的排水口,下方就是下水道的設計,在歐洲最早的下水道標示出現在三百年前,而中國六百年前就已經有了。但是為什麼特別雕成一個水字呢?

當然這跟中國幾千年來重視的風水有關,中國傳統的風水來說,好的宅子最佳的條件為背山面水。皇宮的話不管在哪個地方,要背山可以堆土為山,要面水可以挖地為湖,集權政治體系下天下的資源都屬於皇帝一家,要做什麼都可以。但是一般老百姓不能這麼做,所以就把建築物兩端的橫向外牆稱為山牆,前方下水道這孔蓋也雕成水字,這麼個背山面水,討個吉利。




3.jpg


另外上面第三張照片那也能看到大門庭院內通往內院的第二道門,這也就是所謂的二門。老是聽過古代大家閨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裡頭提到的二門就是這邊,也就是說基本上古代官家或是富人的閨女兒一天到晚都是家裡蹲等著嫁人,現在的女性還真幸福多了,可以到處遊山玩水。二門上也有一副對聯:『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這也呼應了大門上對聯的哲學思想。



4.jpg
松堂齋這道二門相當精美,門簷垂花頭是明清時代的雕刻風格,門頭菱角簷、脊背、脊獸則都是清朝中晚期的磚雕,曾被雜誌評為北京最有代表性的二門。



5.jpg
二門上也有門簪子,而且數量一定跟大門的數量相同。



6.jpg


還記得前面提過這宅院庭園不合理的地方之一~這宅院大門內沒有影牆,讓人家可以從大門直接就看進來到家裡這點嗎?理由揭曉。由於這是徐進士當時兼掌國子監(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就叫國子監,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時的官邸,而且一門三進士頗受皇帝的寵信,每次皇帝到國子監這附近巡視時也都會順道來他家這邊走走。這麼一來,如果有影牆,那不就是要皇帝繞著走了嗎?這當然是大不敬的事情,不能被允許的,因此影牆是絕對不能存在的。



7.jpg
那麼要怎麼解決呢?總不能大門一開,人家就能從外面看到家裡庭院晾的內衣褲吧?或是看到閨女兒洗完澡穿著肚兜在二門內閒晃。所以做了個變通的方式,在二門內又做了個活動的拉門。這樣平常大門不開的話無所謂,特別日子大門打開時,拉上二門內的活動拉門,也可以防止外人直接一眼就看到家裡來了。



8.jpg


而前面提到的另一個宅院不思議~一品大官的門簪子怎麼會只有四枚,在內院牆上石雕上也可以發現答案。氣象維新這四個字讓大家想到什麼呢?沒錯!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這四個字就是主導清末戊戌維新的重要人物之一-譚嗣同先生的作品雕成。徐家的後人也參與了戊戌維新的推動,而且還有多次的會議室在這宅子進行,也因此戊戌維新失敗後,譚嗣同先生慷慨就義,曾經位極人臣的徐家也被抄家,門簪子也因此被拔掉了兩個。



9.jpg


牆上還有許多博物館的負責人李先生到處撿來、買來、蒐集來的石雕,都是後來整修時崁上方便觀賞。不過這個石雕覺得有點怪,探花及第應該是給科舉考試殿試第三名的進士(狀元、榜眼、探花)祝賀的題字,但是時間跟落款人對不上。時間標註了雍正元年,而落款人卻是倪元璐先生。倪元璐先生是明朝末年相當有名的忠臣,官至吏、禮兩部的尚書,當時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後上吊自殺殉國。在明末就上吊自殺的人,怎麼會在雍正元年還能題字啊?這是我誤會了,還是從清朝就有山寨貨?



10.jpg


越過二門,繼續往內走,第一個看到的擺飾就是這尊觀音像,當然他也是有很多故事的。首先這座石觀音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他可是標準的磬石雕刻而成。所謂的磬石又名靈璧石、八音石,石質地細密堅脆,金生玉振,兼聲、色、質、形之美。宋代方岩有「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之美譽,磬石從春秋戰國時代就拿來磨製成樂器『磬』,目前這麼大的一塊磬石雕成的觀音像實屬罕見。解說人員拿著小木棒敲擊觀音像,果然聲音敲擊起來像是敲打金屬塊一樣,相當特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4 13:56:1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沉睡小五郎 於 2012-9-4 13:57 編輯

1.jpg


另外這觀音的體態也可以看出祂的年份,這是尊唐朝時代的磬觀音。佛教自從印度東傳到中國後有了許多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觀音的體態。在印度佛教經典中觀音是男性,而傳入中國後,觀音菩薩走過了一個由男性變到男身女相、女身男相的中性時代,到最後完全女性化的過程。而女性觀音的盛行是據考古是在唐代以後,所以從觀音的性別特徵可以大致判斷出完工的年代。原本磬觀音就值錢了,這麼大一尊的磬觀音還是唐代的藝術品,這樣直接丟在庭院風吹日曬會不會心痛啊?

看完庭院的擺飾與建築的各項特色,接著就準備進入到博物館內了。這邊如果是假日的話,前面提到的部份都還是免費參觀解說,接下來要進入的展覽館才是需要10元門票。其實真的很便宜啊,10元,可以體會到中國傳統藝術之美,也能了解各種歷史典故。這些文物的維護、解說人員的薪資、管理費用等才10元人民幣,個人覺得超值!




2.jpg


木雕之類的藝術品不適合放在外面風吹日曬雨淋,所以都放置在室內,一樓大部分都是木雕品,地下室就是石雕幾件鎮館之寶。首先一進館內看到的大型木雕就是清中期家族祠堂供奉的祖宗牌樓和祖宗塑像,當然這也還是達官貴人家裡才會有這麼精緻的藝術品,尋常人家就是一塊木板寫上字後三柱香恭奉而已。塑像後面的牌樓細部雕刻了很多細緻精美的人物、花鳥,不知道是木匠們花費多少時間心力才完成啊。



3.jpg


另外一旁牆上還掛著一副明代的『烏鴉反哺』木雕版畫。經文化專家鑑定這是目前僅存唯一的一幅巨幅木雕畫,屬國寶級文物。解說人員從這幅木雕畫解釋了許多中國儒家的傳統思想,包括反哺盡孝道、合作捕食、教導幼鳥生活技能等。烏鴉在近代被視為不祥之兆,這是西洋文化的影響。中國古代儒家用『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兩樣動物動物來教導人們要盡孝,烏鴉一直被看做是孝順的吉鳥,連太陽都是用烏鴉來象徵,也就是所謂的神鳥金烏,甚至還有人認為鳳凰這傳說中的鳥類也是烏鴉所演變而來。



4.jpg


在另外一廳展出的這釋迦摩尼佛雕像更是大有來頭,經考證確認是唐代金絲楠木雕刻的釋迦摩尼佛像,也被中國政府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金絲楠木在古代只有皇家能使用(所以鬼吹燈裡頭老是說棺廓要是金絲楠木材質絕對是皇室貴族),相當珍貴,連雍和宮那尊有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釋迦摩尼佛像都還只是白檀木而非金絲楠木,這尊台代的佛像也比雍和宮恭奉的那尊要多了一千一百年的歷史,能保留到現在真的是相當不容易。



5.jpg
館主將搜集到的精緻木雕門樓都安裝上館內,小小的一個內館有三四種不同風格的門樓,讓人眼花撩亂,怎麼看怎麼精緻,只能讚嘆啊!



6.jpg
下到地下室展廳,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塊『通議第』的石雕匾額。根據解說人員的說明,古時通議大夫直言進諫,而通議第就是指通議大夫的宅院,也就是自由言論的場所。而前面說過,這個地下室正是當年戊戌六君子集會的地方,當然也就是自由言論之地,這塊牌匾掛在這邊實至名歸啊。



7.jpg


8.jpg
接著也是治家格言的石雕裝飾,以及一些石雕牌匾。這邊還是一樣,可以看到黃泥的顏色,也不難想像它們是怎麼躲過文革的破壞保留至今。



9.jpg
接下來這件展示品就是松堂齋三件鎮館之寶其中之一~名為『皇帝巡遊圖』的清代石雕樑。據說這塊石雕樑是館主在江西的一個古村落花了8萬塊將整間古宅買下後將雕樑和宅子裡的諸多裝飾構件運回北京收藏。



10.jpg


11.jpg
這塊石雕樑長大約2.25公尺,寬35公分,中間雕刻了6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文武百官形態各異,背景的各種亭台樓閣,珍禽異獸都精細可見。據聞這種技法是工匠從3個方面打出空隙進行雕刻,共鏤空五層雕刻,技藝可謂是鬼斧神工巧奪天工,可惜此技法已經失傳,當然這塊石雕樑也成了國寶。



12.jpg


另外這塊牌匾也是一絕,上書寫了『南式點心』四個字。點心指的就是中國古代的小吃,像包子之類。原本北方這邊都沒有南方的小吃,在乾隆年間西單北大街菜市場出現了一家南式點心店,名叫玉壺春。傳說玉壺春三個字是乾隆御筆,而這塊南式點心的牌匾就是乾隆的愛卿劉墉(就是劉羅鍋啦!)所寫。2005年煤市街拆遷中時,李館主又去把這塊匾額給撿了回來,兩百多年的歷史文物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13.jpg
李館主珍藏的文物中,有很大一個比例是門墩,前面提過門墩的功用,在李館長收藏的門墩中有著各式各樣的外觀造型,這些在目前都是珍貴的文物。



14.jpg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松堂齋鎮館之寶第一名就是這對石門墩。別看這對門墩不起眼(當然也是李館長揀回來的),這對石門墩在前幾年北京100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中勇奪第八名。也許你覺得第八名好像不是很突出的成績,但是想想,北京市中國千年首都,這邊蘊藏了多少的文物精品?而100家博物館中還包括了故宮這類國家級博物館,松堂齋這小型私人博物館的藏品竟然能獲得第八名,就可以知道這對石門墩有多麼珍貴。



15.jpg


那麼這對石門墩到底有什麼故事呢?根據專家的考證結果,這對名為『武士飲獸圖』門墩,是元朝宰相府遺留之物。圖案的雕刻手法大氣磅礴,門墩刻工精細、保存完好,圖案根據專家鑑定,竟然是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所畫。趙孟頫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子孫,也是後人尊稱的楷書四大家其中之一,留有他繪畫的門墩當然價值連城。尤其明朝統治者擔心蒙古族捲土重來,元朝遺留下來的所有文物通通被銷毀,因此更顯得這對石門墩的珍貴,已經無法用數字衡量,更被號稱為中國門礅之王。



16.jpg


三大鎮館之寶介紹了前面兩項,分別為皇帝巡遊圖清代石雕樑以及元武士飲獸圖石門墩,接著就分享第三項鎮館之寶吧!那就是墨玉石馬。墨玉產於新疆和田,如今已經消失了,無法在開採到墨玉的礦石。這匹墨玉石馬當然也有相當特殊的故事,原先這是圓明園的御書房前一對雌雄玉馬,是清雍正皇帝命人所製,相當尊貴尊貴。後來清末戰亂之際,大家都知道的火燒圓明園,雄馬就這樣被毀了,雌馬的四足也都被砍斷(這些死歪國人)。後來雌馬被一位日本人購得,但是這種國家級文物帶不回日本,才被李館主買下收藏,將國寶級的文物留在了中國國內。



20.jpg
松堂齋也不定時會有新的展覽,李館主本人收藏的物品就在海外這邊輪流展出,像這次過去又看到了新的元青花瓷展,可惜時間真的不夠,無法好好的觀賞就放棄了,過一陣子還要抽時間來這邊好好欣賞能成為周董歌名之一的青花瓷之美啊!




總結 :

很久沒有花這麼多的時間與心力想跟大家介紹一個景點,我也知道其實大陸這邊的景點01很少有人有興趣,也少人會真的花時間仔細的閱讀。不過這麼好的一個博物館,因為私人的力量有限,沒有辦法有大型的展示廳、大量的宣傳,只靠李館長個人的財力慘澹經營,真的很可惜。尤其中國文化的傳統與特色,在這邊都可以看到具體的體現,加上解說人原生花妙語的解說,時間很快就流逝了。如果你喜歡老文物,那麼這一磚一瓦都藏有老祖宗學問的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值得一探再探。






<<< 謝謝收看 >>> 001.gi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沉睡小五郎 #1 的帖子

真的一磚一瓦都有學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14:44 | 顯示全部樓層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真係未聽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19:02 | 顯示全部樓層
5好话民办,连官办的博物馆在中国真系好难生存~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32: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35:08 | 顯示全部樓層
bullet 發表於 2012-9-4 14:14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真係未聽過~

說到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在北京都不太有人知道了,在台灣應該就更沒有人聽過吧?但是他在國外可是相當有名氣,而且還數次受邀到國外參展,也有許多外國電視台特別來做過專題介紹。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是著名收藏家李松堂(李偉)先生私人開辦的,大部分的收藏都是雕刻藝術,包括木雕、石雕、磚雕等,上自漢唐,下至明、清、民國年間,許多樣式甚至連國家級博物館都未曾收藏。裡面的藏品件件都精美細緻,令人忍不住駐足觀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38:13 | 顯示全部樓層
沙三少 發表於 2012-9-4 14:19
5好话民办,连官办的博物馆在中国真系好难生存~

乃QQ入面間博物館,幾時拎出尼做展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40:13 | 顯示全部樓層
寧夏 發表於 2012-9-4 14:38
乃QQ入面間博物館,幾時拎出尼做展覽

我无QQ~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43:07 | 顯示全部樓層

貢乃尋晚同邊個吹乘晚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44:59 | 顯示全部樓層
寧夏 發表於 2012-9-4 14:43
貢乃尋晚同邊個吹乘晚呀

跟踪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47:22 | 顯示全部樓層
要門當户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4:47:56 | 顯示全部樓層

武呀,肥反 ~ 006.gi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4 15:09:44 | 顯示全部樓層
淨係個門口上上下下都咁多野值得介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8 13:26:54 | 顯示全部樓層
沉睡小五郎 發表於 2012-9-4 13:56
另外這觀音的體態也可以看出祂的年份,這是尊唐朝時代的磬觀音。佛教自從印度東傳到中國後有了許多的改 ...

發帖很用心
真誠感動禾
真的一磚一瓦都有學問!
細意地看 看出藝術家的真情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8 13:40: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沉睡小五郎 #4 的帖子

松堂齋真是與眾不同,我也想去體驗一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0 07: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細緻既建築, 值DUCK一去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 14: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