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30|回覆: 6

[古今戰爭] 平津战役

  [複製鏈接]
簽到
1990
發表於 2013-6-20 19:5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平津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平津战役」,中國國民黨称之为「平津會戰」。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國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進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華民國國軍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1948年11月,华北地区剿匪總司令傅作义所部50餘万國軍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以6个军18个师守北平、5个军16个师守天津,1个军8个师守张家口,准备在战局不利时从天津塘沽乘船南撤,投入徐州战场,或向西撤退退回绥远地区。同时,中國共產黨的林彪、罗荣桓率东北野战军主力80万人在遼瀋戰役结束后迅速入关內,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军区2个兵团共100餘万人,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方针将國軍包围在华北地区。

戰前,傅作義到金陵面見蔣介石。蔣將華北黨政大權、統籌經濟權力、及直接接受山東青島的美國西太平洋艦隊援助的權力授予傅作義。

华北军区第1兵团(徐向前部)停攻太原、第3兵团(杨成武部)撤围归绥,不使傅作义感到过于孤立而撤逃。1948年11月25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向张家口地区守军发起攻击,形成对张家口包围之势。傅作义急令在北平的第35军(欠1个师)及怀来(今怀来镇)的第104军第258师连夜驰援张家口;又令昌平的第104军主力移至怀来,涿县的第16军移至南口、昌平间,以确保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

12月2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杨得志部)由易县、紫荆关向涿鹿、下花园急进,割断怀来、宣化间的联系;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由蓟县向南口、怀来急进,切断北平、怀来间的联系,抓住傅作义的援军,使其既不能西逃,也不能东撤。5日,先遣兵团主力一部在行进中攻克密云,歼灭第13军1个师,主力向延庆、怀来急进;华北第2兵团进抵涿鹿以南。傅作义感到北平受到威胁,遂令第35军由张家口星夜东撤,令第104、第16军由怀来、南口向西接应第35军;并令第92、第62军和第94军主力由津、塘地区开往北平加强防御。

35军在回平途中于新保安被包围。至此,解放军将北平、天津从中间隔断,并完成了对上述地区的包围和分割,切断了國軍西撤或南撤的路线。

國軍第35军在新保安被围困后,在北平西面的國軍部队全力向西攻击,企图解35军之围,但在作战中被人民解放军反包围,16军及104军5个师都被人民解放軍消灭。之后解放军发动新保安战役,次日破城,消灭傅作义嫡系部队35军2个师,35軍軍長郭景雲自殺。23日人民解放軍又在张家口东北将城内突围的國軍第11兵团7个师5万人大部消灭。1949年1月2日起,各攻击部队34万人在天津周围集结。1月10日,淮海戰役結束,人民解放軍勝利,消息傳來士氣大振。1月14日发起总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军62军、86军2个军10个师13万人,生俘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据守塘沽的國軍第17兵团部及第87军等部5个师共5万餘人,于1月17日乘船南撤。

天津被攻陷后,國軍北平守军已陷于绝境。傅作义決定與共產黨于1月21日谈判达成和平解决协议,國軍2个兵团8个军25个师26万部队开始陆续撤出城外听候改编。1月31日中午12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由西直门进入北平城,接管北平防务。平津战役结束。

images.jpg
images1.jpg
images2.jpg
images3.jpg
發表於 2013-6-20 20:03:00 | 顯示全部樓層
自古以來中國人打中國人都特别出色、特别狠,對外就似隻哈巴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0 20: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homax #2 的帖子

Fully agre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1 16: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playerboy #1 的帖子

好老實,任何國家的內戰都好無謂,國民打國民,死傷又係自己人。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1 16: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merrychristmas #4 的帖子

anyway from what I see this civil war is more like to see who is the "emperor" only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2 08:10: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hchoy #6 的帖子

It is not fully true, anyway the KMT is the stronger party in the earlier stage.  The communist get into power because after WW2, the KMT forces were weaken and the communist get the weapon and arm from the surrender Japanese in Northeast and with the backing of Russi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3 15:34:07 | 顯示全部樓層
傅作義無理由將數十萬軍隊以一字長蛇陣由新保安至大沽口,   國民黨有的是海 .空軍支援,   無的是士氣以及民心! 若果軍事失敗,  就全局皆輸,     是否應該將主力放在北京至大沽弧形防線抵擋林彪的東北軍   旣可防守又可從海路撤退!     最少可以減少同時間發生的淮海戰役   國民黨軍所受的壓力,,   不過,   己是歷史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