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589|回覆: 4

[佛教] 多聞熏習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2-30 16:3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我們無緣生於佛世,但佛陀所開示的解脫之道,盡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經典雖只是文字般若,卻是通向實相般若的門徑。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法的重要性。親近善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依法。一位具德上師,本身就是法的實踐者,是法的代表者。
  但善知識只能起到向導的作用,還須通過多聞熏修,才能將法落實於心行。所謂多聞,不只是廣學多聞,更重要的是對於所聞法義不斷溫習、鞏固。古德對一部經論的學習,往往會反複多次,如道宣律祖曾依止智首律師聽聞《四分律》達四十遍,這種耐心和精進是現代人所缺乏的。現代人的學修往往淺嚐輒止,知道一點就自以為是,得少為足。很少去考量,真正領會的有多少?產生作用的有多少?
  任何法義,必須通過反複熏習才能產生力量。“三人成虎”也是同理:初聽某人告之鬧市有虎時並不相信,鬧市中何來老虎?再次聽說,便會將信將疑。待第三次聽說,就不得不信了!這正是多聞的原理。從這一點上,再次體現了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否則,我們又如何確定所聽聞的是正見,是正法呢?
  多聞熏習的竅訣,唯識宗總結為“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在重複中完成心行的訓練。聞法也是同樣,必須通過正確重複,才能使法義深深鐫刻心中,才能在任何境界中提起正念,保持覺照。就像體育健兒那樣,平時訓練得越熟練,比賽時正常發揮的把握就越大。若只是偶爾練習,就很難有穩定自如的表現。
  所以說,我們既要意識到聞的重要性,更要意識到多聞的重要性。聞還是多聞,力量完全不同。因此,我們當以精進勇猛之心聞法,並持之以恒。世人為了比賽得勝,尚能常年累月地艱苦訓練。我們為了改造生命,成就解脫,難道連這點精神都沒有嗎?
 樓主| 發表於 2016-1-7 15:37:02 | 顯示全部樓層
做人處事應有的態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6-1-11 11:3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我與萬法是一體的?甚至我們根本就認為,萬法和我完全是不同的存在個體。我好,並不表示你也好;你好,也不表示我就好。物、我分離,才是我們確確實實的感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6-1-11 23:51:16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所開示的解脫之道,只在習修內觀法,別無他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6-1-15 11: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任何宗教 皆勸人 為善, 勸人愛人, 這些是好宗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5 18: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