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17|回覆: 2

[其他資訊] Syd Barrett 傳奇:格格不入的天才

[複製鏈接]
簽到
334
發表於 2023-7-8 19:56: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cocteau 於 2023-7-8 20:25 編輯

Syd Barrett 傳奇:格格不入的天才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R.I.P. Syd Barrett (1946年1月6日—2006年7月7日)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Ⅰ.Syd和Pink Floyd

搖滾樂界有一個盡人皆知的「傳說」:「27歲俱樂部」,指的是許多傳奇性的搖滾樂手離奇地在27歲死亡的「魔咒」。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Nirvana樂隊主唱Kurt Cobain,結他之神Jimi Hendrix,搖滾女歌手Janis Joplin和The Doors樂隊主唱Jim Morrison,他們要麼因為吸毒,要麼因為各種「神秘原因」,皆死於27歲。而在60年代叱咤風雲的The Greatful Dead創始人Ron mckeran,也因酒精過量死於27歲,The Rolling Stones結他手Brian Jones,27歲時死在了游泳池......

搖滾樂容易「造神」,英年早逝更容易成為傳奇。雖然不可否認,Cobain如果活到現在,Grunge或許要佔領世界,Hendrix當年沒死,60年代之後結他演奏的歷史或許會變成他的個人史,而提到Joplin,我會覺得90年代同樣叛逆的Sinead O『Connor難保沒有她的影子,但這樣的祭奠與膜拜卻往往會讓另一些人,另一些傳奇被死亡的「光輝」所遮蔽,而被有意或無意地遺忘。

比如Syd barrett,Pink Floyd的締造者與迷幻搖滾宗師。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yd Barrett

搖滾樂的歷史,簡單梳理,可分成三個階段:

50年代中期由一批黑人搖滾樂手,諸如Chuck Berry、Little Richard、Buddy Holly等先行者奠基的經典搖滾;貫穿整個60年代的「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風潮和搖滾樂黃金年代,典型樂隊是無人不知其名的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和The Who;60年代末期,Led Zeppelin、AC/DC、Aerosmith等樂隊打磨成型的硬搖滾(Hard Rock);70年代中期由Sex Pistols定義的朋克(Punk)。

那麼從中梳理,Pink Floyd在什麼位置?

要知道搖滾樂界,能夠開創某一流派、成為一面旗幟、最終進階一種符號的樂隊和歌手,少之又少。The Beatles和The Rolling Stones堪稱流行搖滾範本,The Velvet Underground是地下搖滾鼻祖,David Bowie開華麗搖滾風格之先,Sex Pistols成為朋克旗手......

而Pink Floyd,肇始於「英國入侵」,活躍於黃金年代,集前衛搖滾(Prog Rock)、藝術搖滾(Art Rock)和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於一身,影響了硬搖滾的發展,在朋克風靡的年代達到巔峰,時至今日即便解散,仍與以上諸位並列為搖滾傳奇。

The Beatles有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The Rolling Stones有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s,The Velvet Undergroundy有Lou Reed,David Bowie和Bob Dylan自成一派。而Pink Floyd有Syd Barrett。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yd Barrett原名Roger Keith Barrett,出生於英國劍橋的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他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普通人沒有太多區別,只有兩個特殊情況:他14那年,父親死於癌症;父母鼓勵他在音樂上的發展。1964年,Syd考入倫敦坎伯威爾藝術學校學習,第二年便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樂隊。

如今回顧Syd的成長經歷,相對於其他搖滾傳奇或許顯現不出將要改變世界的徵兆,甚至可說是平淡無奇。若論教育,他沒有Queen樂隊結他手Brain May(倫敦帝國大學數學學士、倫敦大學天文物理學博士、參與冥王星探索計劃)和Radiohead樂隊貝斯手Colin Greenwood那樣的高學歷(劍橋大學現代美國文學學士),但也不至於像許多搖滾樂手那樣,高中或者大學便肄業投身搖滾,他接受過專業學習,有傳統的中產階級教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ource=172ae18b

他也沒有被60年代英國轟轟烈烈的Mods文化帶入反傳統的陣地,雖然那群以工人階級為主、崇尚個人主義、反對傳統文化的青年群體,影響力不可小覷,至今對英國亞文化仍有重要影響。但Syd的選擇更加自由,他選擇了搖滾。

就在1964年,Syd的好友Roger Waters和他在倫敦劍橋工藝學校的兩位同學Rick Wright及Nick Mason組建了一支校園樂隊,取過「The Abdabs」、「The Screaming Abdabs」、「Sigma 6」和「The Meggadeath」等名字,直至後來Syd加入,他根據自己的愛好,將兩位布魯斯傳奇——Pink Anderson與Floyd Council的名字各取一個,組成了後來大名鼎鼎的「Pink Floyd」,樂隊名稱才正式確定。時間是1965年。

隨著Syd的加入,Pink Floyd開始在其帶領下一步步走向探索與實驗之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yd時代的Pink Floyd

起初,Pink Floyd只是翻唱美國的一些R&B歌曲,表演風格趨於傳統布魯斯音樂,但在Syd改造下,樂隊從British Poprock和Jazz中取其所長,並在1966年倫敦Marquse俱樂部的登台演出中,展現出此後一以貫之迷幻與張力融為一體的表演風格。

與此同時,倫敦UFO俱樂部也在1966年成立,這個俱樂部之於地下迷幻搖滾的意義,堪比70年代CBGB俱樂部(Country、Blues Grass、Blues的首字母組合)之於朋克的意義。Pink Floyd的實驗與前衛,和UFO俱樂部所傳播的革新精神完美契合,藉此機會,Pink Floyd成為英國迷幻搖滾(British Psychedelic)的代表,UFO俱樂部則成為了倫敦地下音樂(London Underground)的大本營。

1966年,The Beatles發佈了自己的第一張迷幻風格專輯《Revolver》;The Rolling Stones憑藉《Satisfaction》的走紅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原創專輯《Aftermath》;Bob Dylan早前一年在新港音樂節插電,並推出歷史性的《Highway 61 Revisited》,正處在風口浪尖;The Who正在英國搖滾界呼風喚雨;Lou Reed與John Cale偶遇Andy Warhol,The Velvet Underground製作了那張難以定義的《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Pink Floyd則剛開始摸索。

第二年,就也就是1967年的1月,樂隊錄製了第一首單曲「Arnold Layne」(最終排到了英國單曲排行榜第20位),並在2月簽下了EMI公司(即百代公司,發掘了The Beatles),至此開始製作第一張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黎明之門前的吹笛手」)。從1月到7月,Pink Floyd在Abby Road的Studio 2錄製完了這張專輯,Syd包攬了10首歌中的8首,並參與寫作了另外兩首。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在隔壁的Abby Road Studio 1,The Beatles正在製作後來名列滾石最偉大專輯第一位的《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實際上,《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幾乎就是Syd的個人作品,他在專輯中將實驗精神發揚光大,將酸性搖滾(Acid Rock)的迷幻風格與實驗性的演奏方式相結合,使之成為迷幻搖滾經典。8月,專輯推出,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中排在了第6位,在英國大受歡迎。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現在來看,1967年同樣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在三藩市,十萬嬉皮士聚集在Haight-Ashbury社區和金門公園,開始了後來以「愛之夏」聞名的反傳統集會,嬉皮士運動進入高潮。迷幻搖滾在此間大行其道。

天時地利人和,Pink Floyd沒有不火的道理,而Syd已經可以預演一位註定的搖滾傳奇。但問題恰恰出在了Syd自己身上。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在錄製《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之前,Syd便開始服用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60年代嬉皮士和搖滾樂手的常備「食糧」),專輯走紅之後,Syd增加了迷幻藥的劑量,成功帶來的壓力加重了他的精神負擔,他出現了精神緊張的症狀,行為開始變得越來越古怪。

流傳至今的幾個事例讓人不禁唏噓:1967年11月,Pink Floyd訪美,在「The Pat Boone Show」中,面對採訪Syd只是神經錯亂般沉默不語;在三藩市The Fillmore West的一場表演中,Syd在演奏過程中讓結他失諧,讓樂隊成員們目瞪口呆;在1967年年底的一場演出中,Syd似乎將碾碎的鎮靜劑和一整管Brylcreem(一種髮蠟)塞在頭髮里,藥物在舞枱燈光的照射下融化,淌在他臉上。樂隊隨後請來了Syd大學裏的朋友David Gilmour擔任結他手,後面的許多場演出中,Syd只是在台上漫無目的地遊蕩。

他在「Jugband Blues」中唱到:「And I『m most obliged to you for making it clear.That I'm not here.」

1968年1月,在南安普敦的演出中,樂隊拒絕了Syd同行。3月,官方宣佈Syd不再是Pink Floyd的成員。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1968是奇蹟之年。法國「五月風暴」、捷克「布拉格之春」、墨西哥奧運會前夕的大屠殺、馬丁路德金與羅伯特甘迺迪遇刺身亡,嬉皮士運動與民權運動、反戰示威一道,為60年代留下最濃重的一筆。搖滾樂、公社和性解放,成為時代符號,成為其時的精神坐標,成為後來的文化遺產。

而Syd Barrett離開了Pink Floy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評分

參與人數 2魄力 +31 +350 魅力 +35 黃金 0 收起 理由
馬甸尼 + 1 + 150 + 5 0 英年早逝
BB29 + 30 + 200 + 30 0 多謝分享,小小獎賞,以示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23-7-8 20:16: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octeau 於 2023-7-8 20:30 編輯

Ⅱ.Pink Floy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但是Pink Floyd並沒有就此衰落,相反,貝斯手Roger Waters取代了Syd的地位成為樂隊主導,與David Gilmour一道,將Pink Floyd帶向了世界性的成功。

1970年發行《Atom Heart mother》,Pink Floyd的整體風格由此確立;1973年推出《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在美國Billboard排行榜榜首停留了創紀錄的741周,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數碼設備、沒有合成器的年代裏(想想Daft Punk失去了那套價值百萬美元的數碼設備之後會怎樣,再想想The Kraftwerk),這張專輯讓Pink Floyd直接封神;1975年發行紀念Syd的《Wish You Were Here》,「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成為祭奠Syd的絕唱,Gilmour的結他獨奏和Right的鍵盤演奏堪稱史詩級;1977年推出《Animals》,Roger的厭世與悲觀、反思與批判,最終取代了Syd時代自由的迷幻實驗;1979年創作了《The Wall》,這套概念唱片幾乎就是Roger個人的傑作,以其先鋒性與批判性,成為Pink Floyd作品裏經典中的經典。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he Wall》


70年代是搖滾呈現多流派發展的年代,前有硬搖滾,後有朋克和重金屬,美國有Led Zeppelin、Aerosmith、The Stooges、AC/DC、Deep Purple,英國有Sex Pistols、The Clash、The Ramones,還有獨樹一幟的David Bowie、Alice Cooper等,此間硬搖滾、朋克和重金屬又衍生發展,流派更加繁雜,而代價就是更加形式化與商業化,已不復60年代的革命性。

Pink Floyd在十多年間跨越多種風格,啟迪多個流派,而始終以其藝術性和先鋒性為標誌,以迷幻搖滾、前衛搖滾為根基,屹立搖滾界不倒,創作了不止一張「神專」,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毫不為過。70年代是其最好的見證。

然而盛衰無常,進入80年代之後,Pink Floyd內部矛盾開始激化,其他成員再無法忍受Roger的獨斷專行(在1983年的《The Final Cut》之後,這種跡象日趨明顯),於是在1986年,Roger Waters自行組建了樂隊The Bleeding Heart Band,同年10月上訴法院要求解除與樂隊成員的關係,並最終在1987年離隊。

其他成員獲准許保留了Pink Floyd之名,但此後歷經八九年代,樂隊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卻再無六七十年代的創作成就。直至今年8月17日宣佈解散,一支無比偉大的樂隊就此成為歷史。

不過這篇文章並非講述Pink Floyd的歷史(以後有機會或許會詳細地聊聊),我想要述說的,是Sy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size=384x

Ⅲ.Syd

Syd離開Pink Floyd之後,並沒有拋棄音樂,即便面對日益加劇的精神危機和病痛折磨,仍然不忘音樂創作。1968年10月,他推出了單曲「Octopus」,反響寥寥;1969年初,在Roger Waters和David Gilmour的幫助下,推出了個人專輯《The Madcap Laughs》;1970年,Roger正式主宰Pink Floyd那年,Syd悄無聲息推出了《Barrett》,從此再無任何作品問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1971年,他在BBC露面接受採訪,並錄製了《Barrett》中的三首歌;1972年,Syd組建過一支樂隊,但在短暫演出之後便告退出;1974年,他返回Abby Road錄製新專輯,單只持續了三天,Syd又一次退出了。

他賣掉了音樂版權,返回了劍橋,住在母親家中,投身寫作與繪畫,徹底隱居。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只有一次例外,而這次例外是經典也是告別。1975年,Pink Floyd在Abby Road製作《Wish You Were Here》,就在錄製「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這首歌就是為Syd所寫——的時候,Syd走了進來,他剃光了頭髮,剃掉了眉毛,坐在後排。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鍵盤手Rick Wright走了進來,並沒有認出他,當時沒有一個人認出他,他問樂隊成員,「你們後面坐的那個傢伙是誰?」後來才知道是Syd。Roger和Wright哭了。在2001年BBC的紀錄片《Syd Barrett:Crazy Diamond》裏記述了這一幕,David gilmour接受採訪時說,「我們沒有一個人認出他來,(他)剃光了頭,變得非常胖。」Roger說,「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

後來Syd轉身離開,再不曾回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年輕時的Syd與年老時的Syd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隱居之後,Syd改回了原來的名字Roger,離群索居,除了精神上的病症,他還患有胃潰瘍和糖尿病。他主要的創作是繪畫,他說在音樂和繪畫之間,他會選擇後者。在母親的家裏,Syd自70年代中期消失於公眾視線之外後,創作了許多巨大的抽象油畫。

關於他的精神狀況,當時的人和後世的學者,甚至以一種著迷的心態去研究。有許多說法相繼提出,許多描述充斥各種研究著作,但我認為,David Gilmour的一番話或許道出了真諦:「在我看來,他的崩潰必將發生。這是他內心深處本性的問題。但我認為迷幻劑確實惡化了他的精神狀況。我仍認為他無法應對成功和隨之而來的種種事情。」

在《The Piper at Gates of Dawn 》問世之後,Syd的天才顯露無遺。他善於運用各種器具演奏音樂,如用放大器製造不同的聲音效果、用老式回聲機演奏結他、用Binson Delay Unit(一種效果器)產生回應效果;他的詞作充滿瘋狂與隨性之美,他閱讀的文學與體悟的人生,糅合成別樣的詩句,處處呼喊自由與張揚;他的理念統攝Pink Floyd,他定下的藝術與先鋒,迷幻與實驗的基調,即便是Roger之後的改造也無法跳脫。Pink Floyd始終是最偉大的迷幻搖滾樂隊,而Syd Barrett締造了它。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但他無法駕馭它,無法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在Pink Floyd之後,在逃避了註定的傳奇人生之後,《The Madcap Laughs》變成了漠然與冰冷,悲觀與失落的哀歌,Syd的音樂無助到近乎痛苦,黑暗到顯現出病態,最終幻化成一種淒涼之美。

所以我願意相信Syd的精神崩潰與隱居避世,或許只是為了不讓自己淪為商業化符號的一種方式。他在Pink Floyd早期是自由的,玩盡他的實驗與迷幻,而在預見成功之後,他卻難掩內心的困惑和精神上的苦痛,只能在絕唱中道盡他的疑惑和絕望。他傳奇的背後,是對自由與純粹音樂的保留。

沒有必要過多解釋,Roger和Gilmour也看不透他。他甚至從不解釋他自己。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只是他消失之後,留下的財富卻讓後來者取之不竭。Paul McCartney和David Bowie坦誠受到Syd的影響,The Cure、The Smith、The Blur,無一不從Syd對布魯斯和迷幻搖滾的改造中受益,甚至於如今一批文化內涵缺失、只會搬弄心思的所謂的後搖、實驗音樂、前衛音樂,又有哪一個敢說自己沒有受到過Pink Floyd的影響?即便他們可能不知道,這源流都從一個叫Syd Barrett的精神疾病與癲癇症患者中來。

Syd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早就死了。《滾石》雜誌曾經煞有介事地報道過syd的死訊,《Wish You Were Here》一直被當作對Syd的緬懷,只有他的母親和姐姐知道,這個天才一直站在某條看不見的邊界之外,背向這對他來講格格不入的世界。

2006年7月7日,Syd Barrett因胰腺癌死於劍橋的家中,在死亡證明上,他的職業是「退休音樂家」。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w=998&h=786&crop=1

有時候我會很殘忍地想,Syd真應該死在27歲,在完成了自己的《The Madcap Laughs》之後,在他的Pink Floyd創作出《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之後死去。不為別的,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記住他,哪怕只是了解,有一支名叫Pink Floyd的樂隊在曾經的歲月無比偉大,而締造這傳奇的天才,是他。

現在的人,尤其是格格不入的天才,太少了。

『Come on you boy child,you winner and loser

Come on you miner for truth and delusion

and shine』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3-7-8 21: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英年早逝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25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