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3706|回覆: 24

宇宙銀河奧秘

    [複製鏈接]
簽到
1912
發表於 2013-2-28 20:49: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Z370 於 2013-2-28 21:20 編輯

小弟想升究極,希望各位加多d分支持鼓勵小弟,萬分感謝。

1.jpg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表示,在對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進行研究之後,他們將有望揭開宇宙的最終命運。一種被稱作“真空不穩定性”的理論指出,在經過數十億年之後,現在的宇宙內部會產生出一個新的宇宙並最終取代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而這一切是否會發生都要取決於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些精密參數,目前研究人員們正在努力試圖確認這些參數。

去年,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探測到“疑似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與一種瀰漫整個空間的能量場有關,其可以解釋宇宙中物質質量的來源。換句話說,這種粒子賦予了我們身邊所有物質以質量。自從這種神秘粒子在加速器中被發現以來,歐洲日內瓦和世界各地的各相關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正致力於瞭解這種粒子對於物理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種觀點認為它所開啟的是一個循環宇宙,所有的空間都將被最終更新。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約瑟夫‧林肯(Joseph Lykken)博士表示:“只要你知道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那麼在現有的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就可以進行相關的計算。但是,如果使用我們現有的物理學知識直接進行這樣的計算,結果會很早。”他說:“這樣計算的結果所得到的將是一種量子起伏,其產生一個微小的真空泡泡。由於它處於低能態,這個泡泡結構會以光速急劇膨脹,掃蕩它眼前的一切東西。”不過他也指出,這並不是我們需要去擔心的東西,因為到那時候我們的地球和太陽早就已經壽終正寢了。

林肯教授是近日在於美國波士頓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上說這番話的。當時他正出席一項議程,主旨是向會議介紹有關對希格斯粒子的研究最新進展。

兩年的延遲
去年歐洲發現玻色子是在大型對撞機中進行的質子高速對撞中實現的。兩台安裝在對撞機設備上的獨立探測器各自對這種神秘的新粒子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大約為126GeV。

克里斯‧希爾(Chris Hill)是美國俄亥俄大學教授,他說:“這一結果非常棒,因為它恰好落在一個特定的範圍內。”他說:“在這一結果揭曉之前,希格斯粒子的質量有一個很大的可能範圍,從114 GeV到數百GeV。而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此次測定出來的質量值是126 GeV,正好落在這個範圍內。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借此更加精確地評估宇宙的未來命運了。”

希爾教授本人是CMS(緊湊型μ介子線圈探測器)小組的成員,這是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安裝的兩台大型獨立探測設備之一。另一台這樣的探測器是Atlas。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仍然還有大約1/3的對撞數據尚未處理完成。另外他們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便最終排除仍然存在於希格斯粒子的質量數值以及它們性質之中的不確定性。事實上,只有到完成這些工作之後,科學家們才會正式確認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否則在此之前他們都只會繼續用“疑似希格斯粒子”來進行表述。不過令人沮喪的消息是,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被關閉了,原因是要進行重要的設備維護和升級工作。

霍華德‧戈登(Howard Gordon)博士是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同時也是Atlas探測器科學組成員,他說:“謹慎起見,我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大概還需要幾年時間才會恢複運行,可能是在2015年。”他說:“大型強子對撞機需要關閉兩年時間進行維護,修理磁鐵之間的連接段並對其餘部件進行維護保養。因此當我們在2015年恢複工作的時候,我們將擁有一個更高能級的對撞設備,這就意味著我們將獲得更多數據,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做出新的發現。不過要細緻地完成這些工作,還將需要耗費數年的時間。”

如果針對真空不穩定性的計算是正確的,那麼這將是對循環宇宙論的支援,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宇宙可能只是無休無止不斷重復出現消亡的循環宇宙中最新的一個而已。林肯表示:“我認為這個理論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高。”他說:“如果循環宇宙理論成立,那麼很多事情要解釋起來就會容易的多。因此如果要讓我去押注的話,我會押循環宇宙論。”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1:08:01 | 顯示全部樓層
2.jpg
在銀河系核心外圍有一些超高速恆星運行,銀河系的核心隱匿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近日表示,在銀河系中發現的6顆以時速超過200萬英里(約合322萬公里)高速運行的恆星可能是被銀河系核心的巨型黑洞彈射出來的。此次科學家們工作的最大意義在於首次發現了和太陽質量接近的超高速運行的恆星。這項發現於上個月對外發佈,這項成果將幫助天文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恆星是如何在我們銀河系塵埃包裹的核心區域形成的。

黑洞恆星
銀河系的核心部分被一層厚厚的塵埃氣體雲包裹,因此從外界觀察,僅有那些最明亮的恆星才能被看到。然而,超高速運行的恆星將為我們打開一扇窗子,讓我們得以一睹在塵埃背後正在進行的恆星形成過程。

為何如此呢?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美國俄亥俄大學天文學系學生凱斯‧哈金斯(Keith Hawkins)表示,這是因為超高速恆星往往是由於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了雙星系統中的一顆成員恆星,並將另一顆成員恆星以極高速度彈射出去之後形成的。在上個月在美國加州長灘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21次年會上,哈金斯表示:“這些恆星的運行速度極高,事實上已經足以掙脫銀河系的引力束縛。”

這些超高速恆星曾經位於非常接近黑洞的位置上,但現在它們已經不再被塵埃氣體雲所遮蔽,從而可以被望遠鏡所觀察到。由於這些超高速運行的流浪恆星是從銀河系核心被彈射出來的,對它們進行研究將會有助於瞭解銀河系核心正在發生的恆星新生類型。

不過在此之前,天文學家們在搜尋這些超高速運行的恆星目標時一般都傾向於搜尋那些大質量的最明亮目標,在那些它們不應該存在的位置上搜索它們的蹤跡,從而判斷它們是否是從別處遷移過來的。這些恆星的質量一般都要達到太陽的3~4倍,由於它們非常明亮,因此也相對容易被找到。不過這些恆星的數量並不具代表性,絕大部分的恆星質量都是和太陽接近或是低於太陽質量的。

大海撈針
布拉德‧漢森(Brad Hansen)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文學家,他本人並未參與這項研究工作,不過他對此評論道:正是由於類太陽恆星在銀河系中的常見,要想從中辨認出那些超高速恆星目標就變得困難重重。他說:“這真的就像是大海撈針一般。你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從數十億顆相似的恆星中找出其中幾顆運行速度較快的目標呢?”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哈金斯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亞當‧克勞斯(Adam Kraus)合作,使用位於加州帕洛馬山天文台5米口徑望遠鏡的數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是,他們發現130顆位於銀河系中央黑洞邊緣位置的恆星,它們曾發生過明顯的位移。隨後,他們對這130顆恆星目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尋找那些具有極高速度,因而符合從銀心被彈射出去特徵的恆星目標,最終有6顆恆星符合標準。

對此哈金斯本人表示,儘管該項研究的結果目前看來非常有意思,但是它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確認。漢森也表示,一旦這一結果得到確認,它將幫助我們瞭解在銀河系核心位置形成的恆星類型,並幫助天文學家們更好地評估隱匿在銀心位置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實際大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1: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3.jpg
藝術想像圖:在第二拉格朗日點開展觀測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

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正式宣佈參加由歐洲空間局(ESA)組織實施的“歐幾里得”項目,該項目旨在發射一顆空間望遠鏡,對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之謎開展考察。

根據計劃,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將於2020年發射升空,並花費6年時間對覆蓋全天1/3天區面積中超過20億個星系的形狀和位置進行精密測量。它將對宇宙的演化,以及對這種演化造成影響的暗物質與暗能量謎團開展研究,目前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知識還非常貧乏。

這台空間望遠鏡將被發射並定位於日-地L2點,即第二拉格朗日點,這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平衡點,這樣望遠鏡在這一位置上可以維持較為穩定的軌道,並且從太陽的角度看去望遠鏡將一直被地球所遮擋。

約翰‧格朗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是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科學任務委員會副主任,他說:“美國宇航局對於能為歐空局的這一項目做出貢獻感到驕傲,這一項目將幫助我們揭開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科學謎團。”

近日美國宇航局和歐洲空間局之間已經正式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其中明確了美方所要承擔的職責範圍。根據協議,美方將為歐幾里得望遠鏡上計劃搭載的兩台科學載荷提供16台最新的紅外探測器以及4台備用探測器。

阿爾瓦羅‧吉蒙茲(Alvaro Gimenez)是歐空局科學與自動化探測部門主管:“歐空局的歐幾里得項目旨在回答當代宇宙學中的一個最基本問題,我們歡迎美國宇航局在這一重大努力中做出的貢獻,這也是我們雙方在漫長合作歷程中的最新動作。”

除此之外,美國宇航局已經指定了3個美國科學家小組,共計40名美方科學家參與到歐幾里得項目組中去。在此之前已經有14名美方科學家在歐幾里得項目組任職。該項目組是一個國際合作團體,包括1000名各領域的專家,他們將共同監督歐幾里得項目有關設備儀器的研製開發,負責項目的科學運行以及後續的數據分析。

歐幾里得望遠鏡將會繪製宇宙中的暗物質分佈圖。我們所知的“物質”──那些由原子構成的“正常物質”,也就是組成你我身體和你面前的電腦或流動設備的物質,實際上在宇宙中僅僅占據了很小的一部分。剩下的大約85%都是暗物質,它們是由我們目前還不瞭解的粒子組成的。暗物質最早在1932年被首次提出,但一直都沒有能被直接觀測到。科學家們之所以稱其為暗物質是因為它不會與光發生反應。不過暗物質與普通物質之間會通過引力作用發生相互作用,也正是暗物質幫助將宇宙間的星系束縛在一起而使其不至於分崩離析。

如果說暗物質是將物質“粘合”在一起的無形的粘合劑,那麼另一種更加神秘的力量──暗能量則相反,它試圖撕裂宇宙中的一切,甚至推動整個宇宙加速膨脹。從整個質量-能量角度來考察我們所處的宇宙,暗能量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而我們目前對暗能量的認識甚至還沒有暗物質多。

面對這黑暗的宇宙,歐幾里得望遠鏡將使用兩項技術開展研究,這兩項技術的實現都需要建立在對數十億光年外遙遠星系的精密測量之上。這種觀測將使我們獲得宇宙在過去各個時期的膨脹加速度值,從而為研究工作提供有關宇宙演化的新線索。

歐幾里得項目是歐空局實施的重大科學項目,其科學設備由歐洲各成員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另外還有美國方面的積極參與。美國宇航局的歐幾里得項目辦公室設在加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另外JPL還將提供用於歐幾里得項目的紅外探測器設備,而設在馬里蘭州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則將在紅外探測設備實際發射升空之間對其進行相關測試工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1: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4.jpg
現在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我們一旦暴露自己的位置便有可能遭受外星人的攻擊,但是另一種觀點認為這樣的攻擊將是非常不可能發生的

據美國《探索》雜誌網站報導,自從上世紀80年代電腦特效被大量應用於科幻影片之後,各種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設想便紛紛湧現出來了,從1996年的《獨立日》到2011年的《洛杉磯之戰》,再到2012年的《超級戰艦》。

即便是作為天體物理學家的霍金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並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他表示人類不應該嘗試跟外星人取得聯絡,因為那樣將可能遭來入侵。

然而在一份最新發表的論文中,芬蘭阿爾託大學的詹尼‧庫爾霍尼納(Janne Korhonena)認為人類不太可能會遭受來自外星人的攻擊。我們手中並不擁有任何可能被其它智慧文明視作潛在威脅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這種情況下,有智慧的外星人應當不會無緣無故地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入侵戰爭。

庫爾霍尼納表示:“摧毀一個本就不會威脅到你的種族不會改善入侵者原有的安全,而一顆小小行星的價值對於一個在技術上已經在太空中行動自如的高級文明而言實在微不足道。”

他同時也警告稱,一旦我們的技術能力開始達到如《星球大戰》中那樣的技術水準時,外星人便可能開始對我們產生敵意。他寫道:“任何可以在可接受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恆星際航行的飛船本身就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糟的是,如果外星人的飛船向我們飛來,我們幾乎沒有什麼準備時間。外星人的飛船至少要飛到距離地球約20億英里(約合32億公里)範圍內時,其發出的紅外信號才有可能被我們探測到,而此時我們便只剩下12~24個小時的反應時間了。

在此之前人們已經設想了無數種外星人可能對我們會懷有敵意的理論:覬覦我們的資源,好戰的本性,妄圖獨霸銀河系,對於弱小文明毫無憐憫心,或者以上皆有。另外,也有人懷疑某些外星社會是否可能本來就病態般地敵視一切其它文明世界?

對此,庫爾霍尼納認為,有一種很多人不常提起的重要動機是:外星人發起攻擊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競爭者,這種心態是深深地根植於達爾文進化理論之中的。美蘇冷戰告訴我們的重要一點便是:兩個互相敵對的,且有能力互相摧毀對方的文明都各自具有發起先發制人打擊的意圖。

1954年,當時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高級研究組曾經向總統艾森豪威爾建議向蘇聯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以便搶在蘇聯實現足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熱核武器能力之前扼殺這種傾向。不過,出於對蘇聯發起報複性核反擊,核冬天以及可怕的,預計超過二戰的人類傷亡後果的顧慮,實施這項計劃看起來更像是自殺,因此這項計劃後來也被戲稱為“瘋子計劃”(MAD),因為這個英語中表示“瘋子”的單詞的三個字母恰好是“確保互相摧毀”(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的首字母縮寫。

然而星際戰爭完全不同,進攻一方的外星文明的“本土星球”遠在數光年甚至更遠的距離之外,因此即便受到攻擊的一方有能力展開反擊,這樣的反擊要抵達對方的星球也將需要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時間而不是數分鐘之內。這樣一來敵人便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防禦準備。

而事實上,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攻擊我們,那他們的技術優勢相對我們而言必將是壓倒性的,我們甚至連進行任何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問題並沒有就此結束。由於光速無法超越的特點,想要攻擊我們的好戰外星人,他們發起的任何攻擊企圖都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當這些外星入侵者氣勢洶洶地駕駛飛船趕到他們準備發起攻擊的星球附近時,他們會發現原本那個技術落後的星球現在早已具備領先艦隊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技術水準和裝備。想像一下吧,當他們在這個原本準備征服的星球附近遭到致命反擊,被一些他們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超級武器摧毀時他們該有多麼驚訝。這種狀況就像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帆船戰艦向著夏威夷群島進發,但是由於在海上耽擱了太久,當他們抵達那裡時面對的卻是駐紮在珍珠港中的美國海軍艦隊。

因此最可能的現實將是:星系太過巨大,所有的文明都擁有足夠大的空間,他們並不需要冒險去跟其他文明發生衝突或嘗試摧毀其他文明。也就是說,除非這個入侵文明實在瘋狂地好戰,否則不太會做出這種得不償失的不理智舉動。另外,考慮到銀河系的古老歷史,如果外星入侵者真的想摧毀我們,他們應當早就已經來了。

然而這些外星文明確實有可能會在銀河系各處遍佈哨兵偵查探測器,監控目標星球的文明發展程度,並在其有可能跨越某個技術門檻時向“本土星球”及時發出預警。這種觀點在1950年代曾經非常盛行,當時人們認為美國在1945年進行的3次核爆炸可能會引起外星人的注意,這種想法甚至一度引發社會恐慌。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在1950年代時,1945年的核爆炸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在宇宙中傳播的距離還非常有限。

然而即便拋開這些不談,庫爾霍尼納也指出,儘管他認為星際文明之間的戰爭應當是非常罕見的,但也並非完全不會發生。他寫道:“如果恆星際航行被証明是可行的,總是有可能發生人類危害到外星人利益的情況,但是我想說這樣的情況更有可能是反過來。”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在銀河系其它地方是否正上演一場生死決戰,宇宙太大,廣袤空洞,這本身便是具有毀滅性的──不管是什麼樣的超級武器產生的多麼威力巨大的爆炸或輻射信號,在宇宙的寬廣無垠面前都僅僅會被我們認為是宇宙背景上一個不起眼的噪音而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1: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6.jpg
根據科學家重新定義的恆星適居區﹐地球處在適居區邊緣。適居區距離恆星不遠不近﹐溫度適中﹐允許液態水存在

7.jpg
這幅圖像展示了適居區與不同類型恆星之間的距離。地日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大約相當於1.5億公里

8.jpg
根據新的計算結果﹐地球處在太陽適居區的邊緣

據國外媒體報道﹐恆星周圍的適居區也被稱之為“金髮姑娘區”。這一區域距離恆星不遠不近﹐溫度適中﹐允許液態水存在﹐進而孕育出生命。通過更精確的計算﹐美國科學家重新定義了適居區的邊界﹐結果發現地球處在太陽適居區的邊緣。

研究小組表示他們的研究對搜尋外星生物的“行星獵人”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領導人﹑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拉維-庫馬爾-科帕拉普指出﹕“這項研究將對可能在適居區內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產生重要影響。”藉助於獲取的最新數據﹐賓州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研究小組對20年前研發的模型進行了更新﹐用於確定所發現的行星是否處在適居區。處於適居區的行星具備擁有液態水的條件﹐支持生命存在。

通過將新評估數據與此前的模型相比較﹐研究人員發現適居區與恆星之間的距離超過此前預計。根據刊登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立基於此前由賓州大學地球科學教授詹姆斯-卡斯汀研發的模型﹐對恆星周圍的適居區範圍進行更為精確的計算。

研究過程中﹐科帕拉普和研究生拉姆斯-拉米萊茲利用了最新的溫室氣體吸收數據庫──大氣分子吸收光譜數據集(HITRAN)和高溫氣體數據庫(HITEMP)。這兩個數據庫收錄的有關水和二氧化碳的信息的準確度超過此前的數據庫﹐允許研究小組利用一個20年前研發的針對其他恆星的突破性模型得出新的評估數據。

藉助於這些數據以及賓州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超級計算機﹐研究小組能夠計算出其他恆星周圍的適居區範圍。在此前的模型中﹐水和二氧化碳並沒有像新模型那樣被大幅吸收﹐導致行星不得不進一步靠近恆星﹐才能被視為適居區行星。根據新模型﹐一些此前被認為處在適居區的系外行星可能並不處在這一區域。在新模型中﹐人類所在的地球處在適居區的邊緣。不過﹐新模型並沒有參考雲層反饋這個因素。雲層能夠反射輻射﹐穩定地球氣候。

新模型能夠幫助科學家進行系外行星研究﹐可用於確定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探測器發現的系外行星是否處在適居區。迄今為止﹐“開普勒”探測器已發現2000多顆潛在的系外行星﹐新計算結果有助於確定哪些候選者最有可能處在適居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1:47:2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好既詳細介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1:53: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2:42:20 | 顯示全部樓層
20億個星系甘多,典精密測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宇宙真係好很大,,,,人類真係好細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3: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combo 發表於 2013-2-28 22:42
20億個星系甘多,典精密測量?

“開普勒”探測器已發現2000多顆潛在的系外行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3:11:35 | 顯示全部樓層
cheong141 發表於 2013-2-28 23:09
宇宙真係好很大,,,,人類真係好細小,,,,,,,,

Yes Cheong cake

we are very small with regard to the solar syste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12:49 | 顯示全部樓層
cheong141 發表於 2013-2-28 23:09
宇宙真係好很大,,,,人類真係好細小,,,,,,,,

大到禾地刀5豬企有幾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13:27 | 顯示全部樓層
Z370 發表於 2013-2-28 23:11
“開普勒”探測器已發現2000多顆潛在的系外行星

2000之分2000000000,巧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Z370 發表於 2013-2-28 23:11
“開普勒”探測器已發現2000多顆潛在的系外行星

2000之分2000000000,巧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3: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combo 發表於 2013-2-28 23:13
2000之分2000000000,巧少

yes yes. We are trying our best to discover in the solar syste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combo 發表於 2013-2-28 23:12
大到禾地刀5豬企有幾大

九成有外星人,,,,,只有扮唔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21:10 | 顯示全部樓層
你好快升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2-28 23:40:1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深,睇唔明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3:40:44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suppor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2-28 23:4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後砲 發表於 2013-2-28 23:40
好深,睇唔明 !

Yes~~~~as it is the complicated concept of the solar syste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7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