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6147|回覆: 1

[養生交流] 佐敦女人117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2-2 01:44:56 |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名稱: 阿紅痛症
地址: 佐敦 佐敦道 28 號敦成大廈
(港鐵站A出口 │ 7-11便利店側門口入乘電梯上)
電話: 9084 6623 (需有來電顯示|敬請預約)
類型: 泰式/中醫保健
網址: http://go141.com/zh/A43182-佐敦-泰式/中醫保健-阿紅痛症.html

西遊記,四大古典名著之中,唯一一部當時被禁的禁書,所以,它絕不止降妖除魔這麼簡單,請繼續消遣,
阿紅痛癥,佐敦女人新春故事會,話說西遊記;

(12) 取經難, 傳經更難


唐太宗之所以需要如來佛的經,是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惡, 做的孽, 犯的罪, 掃清心中的鬼。上回已經說明。但是細想:要是觀音菩薩不告訴唐太宗,唐太宗會知道如來佛有這個經嗎?肯定是不知道的!
如果唐太宗不知道如來佛有這個經可以為他解災,那他也就不會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經了。所以整個事件的關鍵之處還在於觀音菩薩。
那麽,觀音菩薩又為什麽要來指點唐太宗呢?《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講得非常清楚:

一日,如來佛祖喚聚諸佛、眾弟子, 對大眾說: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麽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誰肯去走一遭來?
觀音菩薩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凡作一部大書,必有提綱挈領之處,然後線索在手,絲絲不亂。此一回為取經故事千頭萬緒之總綱, 不明此, 則極易被後面取經過程中的精彩故事所迷惑。
從這個總綱可以看出: 取經的最初緣由, 是如來佛祖要傳經, 而不是唐僧要取經, 也根本沒有任何人想要取他的經。
這段提綱挈領的文字, 數百年來竟無人讀破, 都誤把“傳經”作“取經”。

如來佛祖要傳他的經, 要把他的經永傳東土,這個難度其實是挺大的。
怎見得? 是萬水千山, 路途遙遠嗎? 不是的, 是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旨要,怠慢正宗。
這個難度究竟有多大呢?派誰去,都完成不了這個任務,只有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方可去得。
那麽, 我堂堂中華真的很愚蠢嗎? 以至讓佛法無邊的如來佛祖都感到傳經難, 我們來看《西遊記》中是怎麽講的:

1. 福陵山雲棧洞的豬八戒同誌, 此時扮演的角色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匪類”。豬八戒同誌因為沒有個贍身的勾當,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
豬八戒在為匪的時候, 是靠“吃人”來過生活的, 而且還是“依本等吃人”的。可見豬八戒同誌為匪是有“幾不殺”,“幾不搶”原則的, 說明他僅僅只是為了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菩薩點化他道:“古人雲,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妳既上界違法,今又不改兇心,傷生造孽,卻不是二罪俱罰?”
豬八戒同誌道:“前程前程,若依妳,教我咳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什麽二罪三罪,千罪萬罪!”
豬八戒同誌非常的直率, 他根本就不信佛, 即使是觀音菩薩本人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信那壹套。他只相信:填飽肚子要比犯罪強。

2. 菩薩將袈裟、錫杖拿到長安城裏叫賣。遇到幾個水陸法會主持人落選的愚僧,倒有幾貫村鈔。愚僧問道:“妳的袈裟要賣多少價錢?”菩薩道:“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二千兩。”那愚僧笑道:“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拿了去,賣不成!”
愚僧, 倒有幾貫村鈔。這是小富小康這一階層的代表, 手上有幾個錢的人。更是佛教內部會員的代表, 而且還是級別很高的會員, 因為他們是水陸法會主持人落選的。要知道:能夠參加皇帝舉辦水陸法會的和尚,都是全國有名的高僧。
這些高僧們雖然披著佛教的外衣, 其實心裏壓根都不信佛, 因為他們都非常的現實, 就是對“長生不老”,“成佛作祖”都明確的表了態: 沒有興趣。

3. 我們再看皇宮貴族這壹階層, 太史丞傅奕大膽的上疏皇帝“謗”佛:
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至漢明帝始立胡神。然西域桑門,自傳其教,實乃夷犯中國。
言禮本應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若遵無父無君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
太史丞傅奕, 不僅不信佛, 還“謗”佛, 專揀佛的壞處說, 直接了當的提出“佛教有害”論。

由此可見: 說我中華眾生愚蠢,非真。我看這做惡的, 勢利的, 權貴的, 一個個的既不愚, 也不蠢。說毀謗真言,這倒不假。幾乎是人人詆毀, 個個誹謗。
無量無邊的佛法,在我中華大唐社會最底層的尚未解決最基本生存問題的人員中, 沒有市場。在小富小康, 手上有幾個錢的人員中, 也沒有市場。在上層貴族官僚中, 更沒有市場。
要到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去推廣自己的產品, 真是難啊!

我們大家看西遊記,一般都誤以為,取經的難度是在西天路上。總以為唐僧歷經種種磨難是最大的難度。其實不是的。難度總共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沒有市場。其次才是路上的困難。
從上面如來佛的話中,可以十分明確地看出:他並不擔心路上的困難有多大;而擔心的是這個地方根本沒有市場。

(13) 觀音菩薩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 在我中華大唐社會的各個階層, 均不信佛, 並沒有對佛法產生需求關系, 這裏根本就沒有市場。而供給卻十分巨大!
如來佛的出貨量為:《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這三藏經書合計為三十五部,共有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之多!
吾觀天下, 各行各業, 萬般皆不難, 唯“出貨”為最難! 賣不出去等於零。即使身為如來佛祖者, 也不能例外, 要想把到自己的產品, 三藏經書, 推廣到一個沒有市場的地方去, 這真的是個難難難!
所以如來尋思著, 要想辦成這件事,“怎麽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才行。觀音菩薩當即表態: 願意去。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那麽, 觀音菩薩究竟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究竟是何德何能? 有何種法力? 何等神通? 唯她能完成如此大任?
如果能用民間的傳說來評價她為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的話, 那麽, 也一定有人會引用封神榜, 說他是專施毒計的慈航道人, 手裏拿個清凈琉璃瓶, 將人畜吸入瓶中,身皮肉化成膿, 後來又欺師悖祖, 叛經離道, 割了雀雀, 變了性, 改了名, 投到西天如來佛門下。
這樣就說不清白了, 我們還是從《西遊記》原著中找答案比較客觀公正。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就是個女性。
觀音菩薩最初的出場是在孫悟空偷蟠桃反天宮後的第六回。這個時候, 是她向玉皇大帝舉薦的二郎神, 導致孫悟空第一次被捉。
菩薩開口對老君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又說:“我將那凈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而事實卻是: 菩薩自己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並沒有動手, 又問老君道:“妳有什麽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取下個金鋼圈,自天門上往下壹摜,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
由此可見, 菩薩對自己的“用人之道”頗為自得。而後面說的那句話, 躲在背後使陰招, 唆使他人下暗手, 就絕對不是光明之舉。
菩薩第一次出場, 未見行一善, 也未見行一惡, 未施展任何法術, 也未使用任何法器, 只是如如不動, 空口說了幾句白話而已。足見: 高深莫測!

現在, 傳經業務中, 如來佛對看她的看法是: 有法力, 神通廣大。
如來座下的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眾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大小尊者聖僧,除她之外, 沒有一個人能辦得成這件事。
這麽說來,觀音菩薩就是如來身邊最得力的壹個人了。如果觀音菩薩辦不成這件事,相信其他人更不能辦成。
觀音菩薩此時的表現是: 那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
看樣子, 菩薩接到這筆大單, 對籌建新的分公司, 顯得非常興奮。她身邊的惠岸行者大概是個狠人, 不好惹的。
這是菩薩在《西遊記》中的第二次出場。
至此, 仍未見菩薩做壹事, 還是如如不動。不過, 她兩次出場的環境卻是交代的清清楚楚, 前一次是天宮大變之際, 這一次是如來大愁之時, 她總在關鍵時候出場, 真可謂: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
菩薩在前往長安的路上, 遇到沙僧、八戒、悟空, 可以看出菩薩慣用的三招:
1. 數落對方的罪孽,
2. 入我門下可脫罪,
3. 勸人行善。
看完《西遊記》全書, 菩薩也僅只是“理論”學的好, 勸別人行善而已, 她自己勉強行了壹善, 即救了小白龍壹命, 可她的目的卻是要弄一匹好馬。

菩薩到了長安大唐國。行至大市街旁,見一座土地神祠,二人徑入。

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知是菩薩,叩頭接入。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祗,都知是菩薩,參見告道:“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
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妳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眾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在城隍廟裏暫住。

註意:土地佬兒是被觀音菩薩趕出去的。
土地佬兒, 是仙界天庭玉皇大帝設在人間最基層的幹部。不是佛派的人員。那麽,他怕菩薩作什麽? 菩薩會來檢查他的工作麽? 不會, 菩薩既不是上司, 更不是幹部, 一出家人而已。現在的身份是在街上賣衣服賣拐。
據我所知, 基層幹部對付在大街上亂擺攤設點賣衣服賣拐棍的人, 唉...還是不說了。怎麽這位基層幹部怕她就怕成了這個樣子呢? 怕的蹊蹺, 怕的離譜, 而且, 把辦公室都讓出來了。
可見, 在土地佬兒這位基層幹部眼裏, 觀音菩薩是個極厲害、極KB的角色!
菩薩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這麽神秘! 她想幹什麽? 到底有什麽見不得光的事怕走漏了?
書中沒有直接交代。這是《西遊記》第八回的事, 但後面緊接著的五回, 自從觀音菩薩到了長安之後, 長安城裏就發生了三大怪事!

14) 皇帝是最佳的傳經人選


前面講過,不是唐僧要取經,而是如來佛要傳經。
那麽,如來佛為什麽要把他的真經傳到東土大唐來呢?《西遊記》第98回有答案,如來佛祖親口笑著說道:

“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壹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如來佛的經,念一遍,最低收費標準為:三鬥三升米粒黃金,這還是賤賣了。可見是有著巨額利潤的。
舍衛國,是在西方。如果如來佛能把他的經傳到東土大唐來,則利潤至少會翻倍增長。但是,東土大唐這個地方沒有市場,所以如來佛很難辦,就尋思著要找一個有法力的去才行。
於是,觀音菩薩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筆大單。

觀音菩薩來到這塊沒有市場的地方, 底層不信佛, 中產不信佛, 貴族不信佛, 那究竟從哪兒開展業務呢?
上回有交代: 觀音菩薩是個深諳“用人之道”, 又善“背後使陰招”的人。既然妳們都不信佛, 那就幹脆直接找皇帝! 只要皇帝一個人信奉受行, 則全國信奉受行, 市場大著呢!
於是, 就有了唐太宗地府還魂這一幕。觀音菩薩為總導演。

我們來看孫悟空是怎麽到陰司裏的: 兩個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那兩個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進去。
而唐太宗死的時候, 是閻王有請, 判官來接, 自上而下, 完全不符合陰司的程序, 很明顯, 是受人指使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就是, 陰司閻羅殿本屬仙界天庭玉皇大帝管轄, 經孫猴子大鬧一場後, 啟表上天奏聞玉帝, 可是玉皇大帝也拿猴子沒有辦法, 還是如來佛收拾了猴子, 這閻王自然會掂量著倒向哪邊, 所以本屬仙界天庭管轄的陰司就被佛派西方極樂世界收編了!
收編的時候, 經過整頓, 重新掛牌開張。這陰司, 在猴王去的時候, 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幽冥界”。而唐太宗去的時候, 招牌都換了! 城門上掛著一面大牌,上寫著“幽冥地府鬼門關”七個大金字。三換七, 道變佛。
所以, 觀音菩薩在這陰司裏要指使安排幾個人, 簡直太容易了。
那條被魏征斬了的龍,他的魂魄就被關押在陰司裏,按說是不應該出來危害陽間的人的。但他卻天天跑來纏著唐太宗索命,終於把唐太宗也*到陰司裏去了。
那條龍,在整個事件中,僅僅只起了一個作用:就是纏著唐太宗*命!試問:要是沒有人放他出來,他又怎麽可能跑來*唐太宗呢?!所以,**縱的痕跡太明顯了。

唐太宗在遍遊地府之後, 點頭嘆曰:

善哉真善哉,作善果無災!善心常切切,善道大開開。
莫教興惡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唐太宗大概是想明白了。善哉真善哉,這一切都是神鬼有安排。
唐太宗還陽的時候, 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貴道門出的地府,何為貴道門?
地府裏有“六道輪回”之所,魑魅魍魎,滔滔奔走那輪回之下: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沈淪鬼道。
唐太宗殺人如麻不為善, 叛國自立不為忠, *父造反不為孝, 射兄害弟算惡毒。但是, 地府陰司裏對他的評價卻是“忠”! 因為是從“貴道門”送他出來的, 只有“盡忠的”才走貴道。
唐太宗忠於誰? 不是朝廷, 不是君父, 而是佛祖。
是因為唐太宗信仰佛教, 才被陰司評定為“忠”的嗎? 很顯然, 也不是, 因為唐太宗是在出了陰司,還陽復生之後才信佛的。
那麽, 這就只有一種解釋: *父造反, 射兄害弟, 為“忠”, 好殺, 善殺, 為“忠”, 以惡, 大惡為“忠”, 因為“忠”, 才得到認可, 得到嘉獎: 再添陽壽20年。
各位看官, 莫要以為我在胡說, 如來佛祖原本就是喜歡大惡之人的, 看看如來佛祖手下的四菩薩、八金剛、五百羅漢, 哪一個不是大惡人? 妳不惡, 他還不要呢。
《我佛造經傳極樂》一回中講到:

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妳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壹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從這兒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1.如來佛需要惡人,
2.如來佛的法寶很惡,
3.用很惡的法寶*很惡的惡人入他的門下。

觀音菩薩奉如來佛旨, 到長安尋找“善信”, 為了打開局面, 以唐太宗為突破口, 讓他死, 讓他活, 讓他大辦水陸法會, 促成傳經大業, 這一切都做的不動聲色。《西遊記》有詩為證:

萬裏相尋自不言,卻雲誰得意難全。
求人忽若渾如此,是我平生豈偶然?

各位: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身不住於法不住於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QQ图片20170202012103.jpg QQ图片20170202012122.jpg
發表於 2021-3-14 08:02:00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0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