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372|回覆: 0

[佛教] 學佛目的與任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6-3 15:28:22 |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個目的。做事如果不預定一個目的,不但浪費時間,徒耗精力,而且結局也決不會收到美滿的效果,甚至或會留下許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遺憾和不幸!
  學佛,自然也需要認清目的。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轉迷成悟"和"離苦得樂"。

  迷和悟,是相對的名詞。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聖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緣起無常的事相,所以執我執法,起惑造業,流浪生死,長淪苦海。佛號覺者,覺而不迷,有大智慧,對於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緣起的事相,有透徹的理解,知道是緣生性空,緣起無我,不從執著,再造惡業,自尋煩惱,以招苦果。這便是迷悟的界線,也就是聖凡的分野。

  因此,學佛的目的,不外乎轉迷為悟,轉凡成聖。但迷是迷個什麼?悟又是悟個什麼?乾脆的說:迷是迷昧真理事實,不知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貪嗔癡的煩惱;悟是悟理見性,明辨事相,從而修戒習定,由定發慧,便可決破無明的羅網,截斷生死的根源,證登涅槃的彼岸,生起離苦得樂的勝用。

  離苦得樂,是學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勝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歸納的說,不出物資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體,食不充腹,住難遮身,行無舟車,都是物質缺少的痛苦;至於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個慾望。慾望一起,想這不成,想那不得,沒有金錢,想金錢,有了金錢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長命。像秦始皇那樣,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漢武帝那樣延召方士煉丹,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結果是幻夢一場,終歸於空,不但難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種無可彌補的缺憾和痛苦。

  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們提倡學佛,因為佛法教人清心寡慾,解結去縛;而能獲致這種修養,使身心恬澹寧靜,少欲知足,必須要瞭解諸法性空、緣起無我的道理,對於世間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徹,不爭不執,即於現世,便可減少許多自尋煩惱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學去修習,斷除貪嗔癡的三毒習氣,那麼,就可獲得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

  但是,學佛的任務,還不光是為自己解決痛苦,尋求快樂;還要普為一切眾生解除苦難,得到快樂。在現世少欲知足,減少煩惱的痛苦,或修習戒定慧的道法,得證涅槃。這都是在消極方面,為了自己要離苦得樂,所達到的目的。我們在達到這種目的之後,更須進一步地拿出積極的精神,來為社會服務,來教導社會,來化度社會,來為社會廣大的人群謀福利,使廣大的人群都走上離苦得樂的境地。像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像地藏大士說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學佛的人能夠這樣做,那麼,不特學佛的目的達到,亦是學佛的任務完成。

  【注】

  地藏菩薩——佛將涅槃前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以報母恩,並囑記天人護持佛法,勸地藏菩薩代佛度末世眾生,直到彌勒成佛。地藏菩薩肩荷教化地獄眾生,此與他的本願有因緣。他為光目女時,為救其生母在地獄之苦,而於清淨蓮華目如來前,發願度生不盡,誓不成佛,即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地藏菩薩的化跡:遠於公元六九六年,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覺,年廿四歲,落髮出家,攜白犬名善聽,乘船渡海,入大唐之九華山修道,端坐七十五年,曾入定二十年。得閔公獻九華山為其道場,閔公的兒子跟他出家,名為道明和尚,後閔公亦出家。地藏菩薩世壽九十九歲(僧臘七十五)。入滅日子是農曆七月三十日。其肉身納石函中,後經開函,法體依舊,顏貌如生,歎為奇跡。於肅宗至德二年建塔安置法身,塔成發光如火,因名建塔處為"神光嶺"。

  徐福又名徐市,是齊國人,自稱為道士,告訴秦始皇,海中有三個神山:一是蓬萊,一是方丈,一是瀛洲。這些神山,都住滿了仙人,臣願替皇帝入海求仙,求得長生的方法,但要先期齋戒,還要帶了童男女數千人,一同前往,並預備許多供給的食用物品。始皇聽了大喜,命人到民間募童男女數千,並供給許多食用之物,命徐福入海求仙,可是徐福尋得一個海島,就在島上和那些童男女一齊住下,不再回來。只虧得始皇日夜望仙人降臨,連信息都沒有。秦始皇結果只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就崩於沙丘。

  漢武帝是中國漢朝最強盛的皇帝,他造了華麗的宮殿,迷信神仙,希望長生不老,故延召方士煉丹。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5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