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4087|回覆: 1

轉貼 - 敦煌歷史 (II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5-7 12:08:18 |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敦煌樂伎

中國古代把以音樂、歌舞為業的藝人統稱為會,其從事演奏樂為主的藝人稱樂會,從事歌唱舞蹈為主的藝人稱舞伎。音樂舞蹈界的研究者們,把敦煌壁畫中以演奏樂器為主的人物形像稱為敦煌樂伎。敦煌石窟壁畫中有極其豐富的古代樂伎形像和樂器圖像。據敦煌研究院音樂舞蹈研究室近年來的調查統計,僅莫高窟繪有樂伎形像的洞窟就有200多個,樂伎 3400多身,大小不同的樂隊490多個,共有樂器44種,4300余件(大型經變畫中有一批不鼓自鳴的樂器飄浮在空中,沒有伎人演奏,所以樂器比樂伎多)這樣多的樂伎形像和樂器圖像,可以稱得上世界上保留音樂資料最豐富的博物館。國內研究敦煌石窟樂舞資料的專家和學者,經過多年來的考查、研究,把敦煌壁畫中的樂伎分為兩大體系:佛國天界中的樂伎和世俗人間中的樂伎 :

(一)佛國天界中的樂伎

1、天宮樂伎從廣義上講,依據佛經的廉潔,凡在佛國天界中,一切從事樂舞活動的菩薩、天神、天人都可稱之為天宮樂伎。但敦煌壁畫中的天宮樂伎,特指畫在北朝時期洞窟頂部藻井中和四壁上層的樂舞天人。是表現佛國世界護法天龍八部的樂神-乾達婆、歌神-緊那羅為天宮中的諸佛、諸菩薩、諸神眾奏樂歌舞的內容。表現這兩大內容的樂舞天人形像稱之謂天宮樂伎。

2、樂伎藥叉樂伎亦是敦煌北朝洞窟壁畫藝術的表現內容。藥叉,佛經裡也稱作夜充滿、羅剎、捷疾鬼,分為地行夜叉和飛行夜叉。地行夜叉能土遁,飛行夜叉能空飛。夜叉外形醜陋,面目猙獰,長發黑身,紅須綠眼。隱身疾行,傷人勾魂,屬於佛國世界裡的天龍八部神眾之一。他們有時是佛法的護衛者,揚善懲惡,鎮壓壞人;有時是佛國的搗亂分子,為非作歹,傷害好人。

3、飛天樂伎是樂神--乾達婆和歌神---緊那羅的復合體。乾達婆和緊那蜀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神中的兩部小神。他們最初的職能是有區別的。樂神乾達婆因周身散發著香氣、亦名香間神。他的任務是在佛國 世界裡,為佛陀、菩薩獻花、布香、從寶、作禮贊。棲身於花叢。飛翔於雲宵。歌神緊那蜀的任務是在佛國世界裡,為佛陀、菩薩 、眾神、天人奏樂歌舞。居住在天宮,不能飛翔於雲霄。

4、化生樂伎化生是一佛教常用術語。佛教宣揚人有四生:"一曰胎生,二曰卵生,三曰濕生,四曰化生。"化生是指無所依托 ,借業力而出現者。佛教所指的化生就是從蓮花中所生。

5、菩薩樂伎實際上就是供養菩薩。佛教裡把供養分三種:一是利供養,即香化、燈明、飲食、資財的供養;二是敬供,即禮敬、朝拜、贊嘆、歌頌的從養;三是行供養,即敬奉三寶(佛陀、佛法、佛僧),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養。供養菩薩的修行層次和地位低於協侍菩薩,是為佛陀和弘揚佛法服務的菩薩。在敦煌壁畫裡供養菩薩形像眾多,姿態豐富:有獻花菩薩、敬香菩薩、燃燈菩薩、跪拜菩薩、持經菩薩、貢寶菩薩、奏樂菩薩、歌舞菩薩、赴會菩薩、聽法菩薩、思維菩薩、禪定菩薩等。這些菩薩都可以說都是供養菩薩。供養樂伎菩薩數量大,據敦煌研究院音樂舞蹈研究室的調查統計,僅莫高窟壁畫中大小樂隊就有490余個,其中樂菩薩約在2000身以上。

6、迦陵頻伽樂伎 "迦陵頻伽"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思為妙聲鳥或美音鳥,是佛國世界裡的一種神鳥。敦煌壁畫中的迦陵頻伽形像,常是人首鳥身,形似仙鶴,彩色羽毛,翅膀張開,兩腿細長,頭戴童子冠 或菩薩冠,立在蓮花或樂池平台上,有的張翅引頸歌舞,有的抱持樂演奏。


千年的記憶

廣義地說,一切以佛經為依據的繪畫,都是經變畫。狹義地說,經變畫是將一部經圖解成一幅巨型畫。敦煌壁畫中有97幅《彌勒經變》,《彌勒經》涉及到人們最實際的需要----衣食溫飽、婚喪嫁娶、老有所養、死有所歸。在未來的彌勒世界,人壽84000歲,"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從盛唐到西夏的彌勒經變畫都有婚嫁圖。於是在宗教的題目中,我們看到最寫實的民俗風情。

如今的藏經洞(17窟)被一道加鎖的鐵柵門封閉著,內裡空蕩蕩的,由一尊洪(音"辯")大和尚的塑像鎮守著。  

洪是晚唐敦煌的佛教領袖,職務是"河西釋門都僧統、知沙州僧、政法律三學教主"。16窟即是他所主持開鑿的,17窟原是寺廟的"廩室"(存放糧食的地方),在他去世後被改建為他的紀念堂(影窟)。紀念堂被用於藏經時,他的彩塑法身被挪走,藏經洞被搬空的許多年後,他才重回本座,繼續他的沉思默想。不過,無論他怎樣想,也想不通這段時光中都發生了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
 
斯坦因進入藏經洞的時候,洞中所有的材料原來都是分類包在兩種包裹皮中的,一類是所謂"正規的圖書包裹",總共有1050個裝漢文卷子的包裹,每包平均裝12個卷子,還有80個裝藏文卷子的包裹;另一類是所謂"雜包裹" ,梵文、於闐文、藏文的貝葉形寫本和回鶻文、粟特文卷軸以及絹紙繪畫、絲織品、修補佛經或佛畫的文書、廢紙、木棍等等,都分類裝存。

抗日戰爭的1942年,在寒冷的敦煌莫高窟,北大教授向達寫下了這樣的文字:"我們之所以不甘為奴為隸,情願忍受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困苦,來奮戰求存,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是有歷史有文化的民族,我們有生存的權利,我們也有承先啟後的義務。"莫高窟是祖先留下的老照片,在祖先的精神世界裡,我們總可以多少發現一點自己今天的影像。藏經洞留下的是祖先的殘破的日記,翻檢一下,那也是我們自己的寶貴歷程的一部分。從藏經洞到莫高窟到敦煌學,一百年了,敦煌的學者們,一點一滴地恢復著人類的記憶,如同征服太空一樣擴展著我們歷史的空間。


藏經洞封藏之謎 

藏經洞發現以後,中外學者對於這個寶藏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些寶物為什麼封藏起來?因為發現了一些碎紙和殘卷,一個流行很久的說法是廢棄說:敦煌某個寺院的廢棄物,長期堆放,最後無法處理這些神聖物品,就封存起來(斯坦因)。另一個說法認為是西夏的軍隊進攻敦煌,為了避免這些經卷遭受戰火,所以提前封存起來,此為避難說(伯希和)。

最新的說法是榮新江教授提出的。藏經洞就是當初敦煌三界寺的圖書館,而這個寺院在敦煌並不是最大最好的寺院,為了年久失修的經卷,在一個紙張缺乏的時代,他們必須經常收集這種紙張(包括廢紙)用來對經卷的修補,而事實上也確實存在著這樣的當時修補的經卷。另外,從外國探險家保存下來的藏經洞照片來看,藏經洞裡的經卷是有序存放的,經卷都是用經帙(一種包袱皮)捆扎好的,甚至可以看到用千字文順序作出的標示。這就否定了廢棄之說。為什麼封藏呢?以往的西夏進攻說是有問題的,因為用錯了證據,把黑城出土的文書當成了敦煌出土的文書。新的說法是與新疆有關的。以新疆喀什為政治中心的喀拉汗王朝與信仰佛教的和田的戰爭,前後持續了三十年。當時的和田與敦煌關系密切,和田的佛教僧侶逃亡敦煌的大有人在。和田發生的戰爭在敦煌引起恐慌,於是在公元1006年左右,三界寺為了保全寺內最重要的財產,提前把自己的圖書館封藏起來。雖然後來喀拉汗王朝並沒有打過來,但敦煌很快也陷入混亂,於是藏經洞一直封存著,直到忙忙碌碌的王道士走進來。這個說法的誘人之處不僅在於使用了新的證據,而且暗示著今後敦煌考古的美好前景,因為當時敦煌佛教寺院眾多,采取相同措施的不應該只有三界寺一家。這就是說,敦煌可能還有未發現的藏經洞。

敦煌學的視力範圍

陳寅恪先生1930年為陳恆先生所編《敦煌劫余錄》作《序》,第一次使用"敦煌學"概念,其含義是指對敦煌藏經洞出土文書的研究。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把敦煌學的內涵擴大到敦煌乃至吐魯番和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所有文物和文獻。被公認的敦煌學研究對像有:敦煌石窟遺書,包括藏經洞遺書、第464窟的回鶻文寫本、土地廟發現的經卷,統稱敦煌遺書、敦煌卷子;敦煌石窟藝術和考古,敦煌石窟不僅指莫高窟,還包括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西千佛洞等八處石窟;敦煌地區的許多城址、關址、古代墓葬、出土的漢晉木簡(從1906年到1992年,敦煌共出土九批木簡25000余枚)。西方學者常常把1907年斯坦因的"發現"作為敦煌學的開端,這是中國學者所不能接受的。

佛經"別藏"

藏經洞打開的是一個信仰和經典的時代。90%的佛教經典,說明了藏經洞的性質,一個時代的特征也盡數展現。佛教為中國文化輸入了第二次動力,而佛教留下的經典卻是中國最完整最大量的經典。但是,藏經洞使我們了解到傳世佛教經典的許多缺陷。傳世經典因流傳太久,錯誤不能避免,現在可以靠敦煌經典校正。在唐武宗滅佛的時候,敦煌還在吐蕃的統治之下,所以敦煌保存了許多中原已經毀滅的經典。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史上,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定式,重視域外翻譯的經典,輕視中國人自己的研究著作,於是這種被稱作"別藏"的佛教著作大多散失無存。實際上,這正是佛教中國化的重要證據。現在,相關研究,全靠藏經洞保存的別藏資料了。中國佛教宗派的如天台宗的經典《天台分門圖》、《天台四教義》等,因為晚唐五代破壞嚴重,也只有在敦煌才被保存下來。禪宗經典也有類似經歷,所以敦煌也都有同樣的補充。在一個信仰時代,與經典相關的事情都可能變得神聖,一些經典的抄寫本身就是藝術品,如嚴整的17字一行,精美圓暢的楷書作品P3278《金剛般若經殘卷》。

"道士文書,並無用處"

道教是在外來佛教的刺激下迅速成長起來的中國宗教。為了與佛教抗衡,道教也制造了很多自己的經典。在敦煌,道教經典不到五百件,但仍然透露出道教在唐代興衰的重要信息。唐朝皇帝姓李,與道教老祖李耳同宗,所以特別推崇道教。藏經洞的道經卷子,字跡工麗,且紙質優良,但背面多用來寫佛經。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敦煌通往中原的道路不暢通,紙源緊張,另一方面也說明道教在敦煌的地位下降。斯坦因藏3071號卷子,正面是道家為皇帝祈福文,反面是僧人寫的佛典流通錄,中間還有一行文字:"道士文書,並無用處。"

"天寶二年寫了也"

在信仰的時代裡,儒家也被當作宗教對待,甚至有儒釋道三教概念。藏經洞裡保存了一批失傳的儒家經典研究著作,是最令中國學者興奮不已的事情。《尚書》是儒家最早的經典之一,自從漢武帝時代得到古文尚書以後,漢武帝命令孔安國用隸書撰寫了《隸古定尚書》,唐朝天寶三載(744年)用流行楷書寫出以後,隸書原本漸漸失傳,到宋朝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沒想到,敦煌竟然保存著,而且是"天寶二年八月十七日寫了也",正是以楷書抄寫的前一年,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孝經》也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東漢儒學大師鄭玄曾經作注,但南宋以後就失傳了。現在,《孝經》在藏經洞裡又出現了。《論語鄭氏注》也一樣是個奇跡。本來,鄭玄的《論語鄭氏注》在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是很流行的,五代以後佚失。藏經洞再次奉獻,使我們有機會見到連司馬光、朱熹都沒見過的古代著作。

摩尼教殘經

波斯人摩尼在三世紀創立的摩尼教,從伊朗地區一直傳播到北非、歐洲、小亞細亞、中亞一帶,並從中亞傳入中國。在摩尼教傳播的地區,多有各種文字的摩尼教經典發現。漢文史料中雖也有摩尼教的記載,但沒有任何實物發現,於是敦煌藏經洞再次出來填補空白。1911年,伯希和與他的老師沙畹以《中國發現的摩尼教經典》為研究題目向世界宣告了這個消息,這就是《摩尼教殘經》。此外的發現,還有摩尼教徒舉行儀式時誦唱的贊美詩《下部贊》,講述摩尼教歷史和教義的《摩尼光佛教法儀略》等。全世界都興奮起來,這些經典很快就有了多種文字的翻譯。

看圖講故事

有一種稱作變文的通俗文學形式,也與佛教有關,因為可能來自佛教的俗講。這是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把散文和韻文結合在一起,介紹佛本生故事或者佛經故事,也是一種宗教宣傳的方法。當然,變文不只是佛教內容,講歷史故事的變文就與佛教無關了。

講故事的時候,講演者還經常准備一些道具,最有意思的是一種圖畫,這就叫做變相。演講者一邊指點著畫面,一邊講解圖畫的內容。講演者講到關鍵處, "當爾之時,道何言語?"一邊引導著觀眾看圖,一邊唱出一段韻文。這種看圖講故事的方式據研究來源於印度,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這樣的圖畫跟現在的連環畫差不多,畫面與畫面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演講者不只是講,而且又演又唱,於是這與中國的戲劇起源又產生了糾葛(P4524)。

唐代的戶口本

唐太宗熱愛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當時就有許多故事流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間對二王書法於是就達到了崇拜的程度。敦煌出有王羲之的草書臨帖三種,雖然字數不多,亦足稱珍品了(P4642、S3753)。王羲之的蘭亭序,是王羲之書法的代表作,當時民間模仿太多,致使這帖"天下第一行書" 有的時候不是被用來學習書法,而是用來習字(P2544)。至於歐陽詢的《化度寺塔銘》,傳世的拓本有多種,但因為原石早失,多次翻刻難免失真,敦煌出土的唐拓,當然要比傳世的拓本更接近原作了(P4510)。唐太宗不僅熱愛書法,他自己據說也寫得一手好飛白。但是,唐朝以來,人們只是聽說過沒見過,現在敦煌出現了他的《溫泉碑銘》的拓本,真正是今人的眼福不淺(P4508)。

唐太宗的書法

唐朝法令規定:"諸戶籍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縣司責受實、計賬,赴州依式勘造,鄉別為卷,總寫三通。"一家之主每年正月把自家的戶口和土地情況按要求填寫,這就是"手實",手實的最後有一段保證詞,保證自己的填寫是如實的,若錯誤,願意接受法律懲罰。一個鄉的手實粘在一起,裡正也要寫上保證詞。在唐代,法律對於戶口統計出錯是有明確量刑規定的。這樣的戶籍,縣裡保存,州裡保存,尚書省的戶部也有保存。唐朝的制度是一年一造計賬,三年一造戶籍。但是,具體的戶籍樣式從沒有見到過,而敦煌出土的唐代戶籍給出了這方面的知識。唐朝的戶籍,基本上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戶口,記錄戶主及其家人(包括奴婢)的姓名、性別、年齡、身體狀況和身份,下面是生、死、逃亡等注釋。二是土地,記錄應受田、已受田和未受田的數量,已受的永業田、口分田的位置和四鄰。

古代的"婦聯"

"顯德六年已未歲正月三日女人社因茲新歲初來,各發好意,再立條件。… …父母生其身,朋友長其志,遇危則相扶,難則相救。結交朋友,世語相續,大者若姊,小者若妹,讓語先登。立條件已後,山河為誓,終不相違。"斯坦因藏527號卷子,是女人社的結社公約。

民間結社是一個淵遠流長、廣泛存在的傳統。唐宋時代,在許多地方有民間結社,而敦煌是留下資料最多的地方。結社的規模大小不一,多到百人,少則幾個人,可以因緣各種情況,鄰裡之間,同行之間,女性,親戚,官人,軍人等都可以結社。結社采取自願原則,凡參加者都必須保證接受社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稱作"社條",由全體社人開會制定(稱作"商量"),社中的重要事項,包括選舉社官、權利義務的規定等都在社條中有明確說明。日常事務由社官根據社條負責,遇到社條中沒有的新情況,召開社人大會商量。社中一切事務實行公開原則,收支不論大小都有當時的票據和賬目。敦煌文書中有一種是"社條文樣",可以說明結社以及社的管理制度是普同的。因為民間的這種結社,主要是民間自助性質的,對於社會安定有很好的維系作用,所以政府是一切不問或者支持協助。(S6537社條文樣)

《放妻書》

敦煌文書記錄當時的結婚禮儀實在是太復雜了,從通婚書的傳遞,到婚禮的完成,這中間的過程專家要寫厚厚的專著。有意思的是當時的洞房不是現在這樣的一個房間,而是一種帳篷(叫"青廬"),設在房間的西南角的"吉地"之上。新郎新娘,"同牢盤(新郎新娘用同一個盤子吃肉),合巹(jin)杯(用同一個葫蘆做的瓢飲酒),帳中夫妻左右坐。"這種婚禮來自很古老的傳統,又明顯地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習慣的影響,不僅敦煌如此,中原也如此。(第360窟的青廬圖)

結婚是喜事,離婚則令人感傷,但白頭偕老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的夢想,所以中途分手的事就在所難免了。丈夫寫一道《放妻書》,雙方父母親戚認可,婚姻即宣告結束。"三年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這道《放妻書》寫明要給妻子提供三年衣糧,最後不知道為什麼還喊了一句"伏願娘子千秋萬歲"。人類在情感上的無奈真是萬古長青的課題啊。


[ 本帖最後由 Kick Off 於 2009-5-7 12:09 編輯 ]
發表於 2019-3-9 09:37:04 |
摩尼教殘經等资料有没有汉番至少双语对照?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7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