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3834|回覆: 1

[中國]統一北方的根據地: 大同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5-20 15:45:14 |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大同市是國家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北魏建都,遼重熙十三年(西元1044年)於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西元1048年)置大同縣附郭。後以大同稱之。

    西元395年,居晉冀魯豫遼五省,東晉十六國中最強大的鮮卑國家後燕向西北發展,進攻居晉北蒙南的另一個新興的鮮卑國家北魏。北魏國王拓跋珪領兩萬精騎兵帶與後燕十萬大軍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東南)展開一場血戰。後燕軍大敗南退,北魏乘勝南下,一路奪取晉冀重鎮,終擁有黃河以北地區,成為北方的強大勢力之一。

    為進軍中原,逐鹿天下,西元398年,北魏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遷都于平城,即今天山西大同。拓跋珪在大同稱皇帝———即北魏的第一個皇帝,魏道武帝。北魏以大同為都將近一百年。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裏,北魏的實力迅速發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拓跋珪

    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非常欣賞漢文化,他棄遊牧而獎勵農耕,招納漢族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在拓跋珪之後,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孫魏太武帝拓跋燾承其前業,繼續擢用漢族人才擔任官職,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一時國勢大盛。特別是在拓跋燾時代,16歲時領軍親徵,打敗了北方大漠政權柔然的瘋狂入侵。數年後先後13次出反擊柔然,終使柔然臣服,統一漠北。接著向西滅大夏國,向東滅遼寧後燕,接著平山胡,逐吐谷渾,滅北涼,終使北方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復歸於統一,南北朝對峙局面正式形成。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百年古都南遷

    西元467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繼位。這位皇帝在位時做出的最大決策,就是將鮮卑族徹底漢化,而不是像後來的元、清朝代實行民族分治政策。孝文帝漢化的第一步是遷都。大同為都以來,北魏的國力一直在上升,但大同之地過於偏北,對於南下統一中國不利,且這個地方常年發生旱災,疾病肆虐。更重要的是,這一帶的人民以少數民族貴族居多,保守勢力十分強大。要想將整個民族漢化,必須要遷都到漢化程度較高的洛陽。於是孝文帝于西元493年藉口南伐齊國,親率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及大多數文武大臣南下。

    一路上秋雨連綿,到處道路泥濘,行軍非常困難。到洛陽的時候,眾官實在是走不動了,紛紛勸孝文帝停止南征。孝文帝道:“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裡。諸位認為怎麼樣?”眾臣這才知道上了當,也只得如此。

    孝文帝定都洛陽之後,立刻改革鮮卑舊俗:禁止鮮卑貴族穿著胡服,一律改穿漢族衣服;禁止鮮卑貴族講鮮卑語,一律改說漢語。不久又下令改鮮卑複姓為漢姓,首先把皇族的鮮卑姓氏拓跋氏改為漢姓元氏,並把其他的100多個鮮卑姓氏全部改為漢姓。同時下令改變鮮卑人的籍貫。規定凡是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就算是洛陽人,死後不許歸葬塞北;提倡鮮卑貴族同漢家世族通婚;改鮮卑官制、法律、禮儀、典章為漢制,革除鮮卑舊制。

    通過孝文帝的改革,鮮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比起同期進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鮮卑族的漢化程度是最高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使北魏政權得以鞏固。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大同已啟動古城保護

    記者採訪了解到,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從今年3月份開始,大同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了大同古城保護規劃方案。大同市將依託歷史文化名城資源、依託深厚的文化歷史資源,發展古城,建設古城。按照規劃,大同市將恢復大同古城傳統風貌,按照“一城雙軸、分開發展”的原則,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對古城內古跡周圍環境的綜合整治和對違章違規建築的叫停和清理,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大同市民的一致贊同。歷史給大同這座千年古城留下了太多有價值的東西,而所有的這些內容也正是大同歷史文化的根脈所在,也是大同的魅力之源、優勢所在。絕不能忽視,更不能消失。(
發表於 2019-2-16 19:59:01 |
这个古都比较少被留意到?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4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