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701|回覆: 5

大埔的歷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2-23 08:1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大埔古稱「大步」,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才稱為「大埔」。大埔在中國史籍中的記載可以上溯至五代的南漢,大寶六年(963年),後主劉鋹招募 3,000 人於「大步海」(即吐露港)採集珍珠,並設置「媚川都」。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因長期採集網羅淨盡,才明詔罷採,大埔的採珠業自此式微。

中國南方的氏族如「大埔頭」的鄧氏、「泰亨」的文氏、「林村鄉」的鍾氏等自宋朝開始遷到大埔定居。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實行遷界,使大埔區頓成荒域。康熙八年(1669年)批准復界,為恢復經濟,朝廷鼓勵外地人士入遷墾荒,其中以由江西、福建、惠州、潮州、嘉應等地遷入的客家人最多,建立圍屋聚族而居。

明朝萬曆年間,龍躍頭鄧氏分支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在今日天后廟後的汀角路建立「孝子鄧師孟祠」紀念孝子鄧師孟,於康熙十一年 (1672年)向新安知縣申請建墟,在已圮毀的「孝子鄧師孟祠」原址建立「大步墟」。泰亨村文氏於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於「大步墟」隔河另設「太和市」,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廣福橋」聯結太和市和林村河北岸的「大步墟」。英國租借新界以後,在1913年於「太和市」興建大埔墟火車站,「太和市」逐漸取代「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大步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4月,英國軍艦駛入大埔海登陸,舉行接管新界的升旗儀式,由於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英國人以此作為新界的行政中心,設立理民府、※※※總部及鄉議局。位於大埔區的北約理民府管理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沙田區,但不包括九龍水塘以西的地域及西貢北(當時屬南約)。1948年,元朗區從北約分裂出來;到後來1970年代,沙田區在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之時自立成為單獨一區;最後是北區於1980年獨立成區。

根據香港行政區劃,大埔區也包括西貢北,以及靠近惠州的東平洲。

大埔: 大埔滘、大埔墟、太和、林村、汀角、大尾篤、船灣
西貢北: 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十四鄉、泥涌
發表於 2023-2-23 18:5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身為大埔之友長知識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23-2-23 23:41: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埔猶如香港的世外桃源,依山傍水,和香港大多數地區比起來,大埔的綠地更多,氛圍也更加輕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3-2-24 09:08:11 | 顯示全部樓層
講述詳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3-2-26 11:18: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ecevevev ##1 的帖子

謝謝師兄分享有用資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23-3-2 10: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ecevevev ##1 的帖子

謝謝師兄分享有用資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19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