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053|回覆: 1

從食品安全的失守看質控制度的幻相 (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6-21 19:57:57 |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瘦肉精”豬肉、“染色饅頭”、“回爐面包”、假薯粉以及爆米花桶熒光劑超標等一系列事件連續曝光,標志著食品安全的監管連連失守。與此相對應的是,涉案企業如果不是作繭自縛,也深受其害。這就給那些試圖通過企業制度建設謀求“長壽”的企業再次敲響了警鐘。其實,春秋時期孔子的命運早就證明了制度建設有“軟肋”,不可存有制度迷信。

質量監管理想境界的幻滅

在雙匯集團應對“瘦肉精”事件而進行的萬人集會上,有經銷商喊出了“雙匯萬歲”的口號。這雖然屬於合作伙伴的聲援,但也迎合了雙匯力圖使企業長壽的訴求。有一種觀點認為,建設長壽企業,關鍵是要抓好企業制度建設;制度建設催發更優秀的企業公民。然而,食品安全連連失守的嚴峻形勢告訴我們,無論制度建設在形式上如何健全,並不能保證企業必然長壽,同樣有可能步入三鹿覆轍。

雙匯集團堅稱自己對質量控制有“十八道檢測”,似乎足以生產出“放心肉”。這使人聯想的三鹿集團的“1100道檢測程序”,在幾乎武裝到牙齒的情況下,三鹿的生產線依然沒有阻止三聚氰胺的通過。有資料表明,早在1989年,三鹿集團就制定出“八大本”、146項、1469頁的規章制度。次年他們又結合ISO9000質量體系的推廣推出一套完整的《企業管理標准》,內容包括綜合管理、經營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等18個方面。然而這並沒有使他們完成從“優秀”到“卓越”的嬗變,十年後被法院日依法裁定破產。由此可以看出,一套完善的制度假如不能落到實處而流於形式,擺在那裡等於守株待兔,很容易被稍加偽裝的李鬼兔輕松“穿越”。

當然,我們可以根據“瘦肉精”的成功闖關推論食品質量監管制度依然有漏洞。但是,當制度多如一地雞毛時,那不僅很難奉之如令箭,反而會陷入一種制度黑洞。在這方面,孔子生前四處奔波,勞而無功的教訓值得汲取。孔子看到當時社會逐漸衰敗,認為老百姓浮華輕薄難於治理,提出了周密的禮法制度。在《春秋》的寫作中,孔老先生“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加密致之罔,設纖微之禁,檢狎守持,備具悉極”。儒家設置了各種很細微的禁令,糾正什麼維護什麼,規定得極為完備詳盡,可謂當時制度建設的集大成者。然而,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幾乎都認為儒家的制度設計無濟於事,孔子就一度沒有飯吃。

孔子的學生看出了老師的“軟肋”,提出了一種“三教”說,力圖改弦更張。三教說以史為證,提出了忠、敬、文三種教化模式:夏的君王倡導忠厚,這是忠教,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德治。忠教的好處是讓君子都忠厚,弊病是導致小人粗野。為了糾正這種弊端,殷代的君王倡導敬奉天神和祖先。這叫敬教,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理治,倡導願景和信仰。忠教的好處是讓君子都敬奉天神和祖先,弊病是導致小人迷信搗鬼。糾正這種弊端的做法莫過於提倡典章制度,這就是文教,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法治,如以法治企等等。文教雖然能夠促使君子遵循典章制度,同樣也有它的弊病,導致小人浮華輕薄。也就是說,提倡典章制度並不是社會的理想境界,只不過是三種教化方式的一種,歷史不會停留在典章制度的建設階段。食品領域目前出現的情況,同樣使我們看出了這個趨勢。

走出制度自然生效的迷信

為了避免三鹿集團的覆轍,今天的管理精英對“典章制度”的認識,不應該不如孔子的弟子,需要走出制度能夠自然生效的迷信。站在執行者的角度反觀制度,儒家關於忠、敬、文三教的認識值得我們借鑒。

應當承認,中國企業在進行現代企業制度的再造時,日益重視制度建設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尤其在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建章立制一度是必須及時解決的新課題。但是,這和通過制度健全進入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兩回事。需要強調的是,建章立制主要反映的是管理者的思考,難以阻止執行者的“變通”處置。當管理者試圖用制度代替自己的管理時,一般要考慮制度的可操作性,努力進行詳盡的規定,這使得制度文本很“厚”。比如要確定若干行為或者事件的特定值域。然而,正是因為一個行為或者事件的是與非,可以通過特定值域來“確認”,執行者只要設法滿足或者規避特定的值域,就可以輕松穿越制度的重重關口。三聚氰胺的通過三鹿集團“1100道檢測程序”,就是如此。

按照儒家的三教說,每個歷史時期雖然往往需要強調忠、敬、文其中的一個為重點;但是更需要注重三者的共存。三教一體,沒有可以省略、去掉的部分。也就是說,德治、願景信仰與建章立制,在管理中一個也不能少。如果把德治、願景信仰與建章立制之間的關系比作軟件與硬件、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關系,那麼三種方式的共存就是今天我們常說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建章立制需要德治、共同願景和信仰力量的維系,就像人的活動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一樣。這本來是管理的普遍原理,只不過在食品領域表現的更為突出。因為食品安全事件的“燃點”低,更容易為公眾所關注。如果道德血液、共同願景和信仰力量缺失,食品廠商的逐利心很容易戰勝按制度辦事的良心防線。

儒家的忠、敬、文三教說實際上是一種三教循環論,東漢的王充則則將其總結為“文質之法,古今所共”,提倡典章制度與重視質誠、信諾方法的交替使用。所謂“一質一文,一衰一盛,古而有之”,即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意思。在我們今天看來,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和注重道德血液、實施願景與信仰激勵的方法的確可以交替使用,滾動推進,促進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只不過彼此不是簡單的循環,也未必一定要按照“忠—敬—文”固定的模式演進。毫無疑問,制度建設和建立信仰之類方法的交替使用是一種螺旋式上升的趨勢,而絕不是改革走回頭路之類。這足以說明,當制度建立健全之後,管理者仍然有新的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需要研究執行動態,把握執行者的思想脈絡,以便及時推出更合適的管理舉措。

質量監管需保持鮮明的實踐特色

有資料表明,全國食品生產企業40多萬家、食品經營主體323萬家、餐飲單位210萬家,又有2億多戶農牧漁民形成上下游關系,如果能夠用制度的復制管好食品安全,那肯定不會出現讓消費者憂心忡忡的情況。而消費者對食品消費憂心忡忡的情況表明,食品生產的特殊情況需要生產企業保持食品質量監管的鮮明的實踐特色,不能止步於制度形態,不能炒制度剩飯。

首先,管理者必須忠實履行管理的經常性職責,在執行中不斷地校正各種扭曲行為。儒家的三教說中,每一“教”的形成都是針對前一“教”存在的弊端,作為補正措施應運而生的。比如夏後氏倡導忠厚,產生小人粗野的弊病後,殷代的君王開始倡導敬奉天神和祖先,用以糾正小人的粗野。但是隨後又產生了小人迷信鬼神的弊端,而糾正迷信鬼神的做法莫過於提倡典章制度。於是周代的君王開始倡導典章制度。不料其結果是“君子文,小人薄”,弊病是小人浮華輕薄。因而《樂稽耀嘉》中說:“教者,所以追補敗政,靡弊溷濁,謂之治也”。從這裡可以看出,三教也可以理解成三校。這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發是,管理的經常性工作就是在執行中不斷地校正各種扭曲行為,否則就等於放棄自己的管理職責。

其次,管理者需要努力掌握管理的多樣性方法,對執行者進行積極地引導。管理者在制度面前固然要堅持原則,不講情面;但是也應當與執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實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並非消極地迎合人性中落後的訴求,或者簡單地與其落後的訴求妥協;而是要弘揚人性中積極的因素,使得執行者在逐利中能夠進行“基於價值的自我調節”。以便執行者在制度尚不能顧及的地方進行嚴格的自律。這固然需要用願景進行教化,又要善於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激勵。使得管理者能夠通過模範地執行制度,與鑽制度空子所能獲得的利益之間,進行理性的權衡。毫無疑問,假如能夠通過鑽制度空子獲得更多的利益,付出的成本不多,那麼執行者更願意把後者作為一條捷徑,足以煽動與制度博弈的一波又一波的“蝴蝶效應”。

再次,不斷提高管理的前瞻性力度,主動發現和補正管理短板。從儒家的三教說中可以看出,無論採取哪一種管理方式,總會有其弊端出現;那麼,與其被動的應對,不如主動採取預防措施在前,防止積重難返和折騰。比如像防止“黑客”攻擊網絡一樣,建立維護制度的“黑客”部隊。在利益驅使下,應對食品質量監管的“黑客”總是會變換手法以售其奸。而建立維護制度的“黑客”部隊,就是主動發現監管制度的漏洞,以便提前使制度“升級”。比如對“瘦肉精”的檢驗,在實際的操作中此前只檢測一種叫做鹽酸克侖特羅的“瘦肉精”,而目前發現的“瘦肉精”有七種。在這種態勢下,就需要從造假者的角度考慮,采用什麼樣的“瘦肉精”變種對他更有利,以便及早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如果等到問題成了堆之後再回頭治理,不僅造成的損失難以彌補,而且會陷入按倒葫蘆浮起瓢的局面不能自拔。
發表於 2013-7-30 01:03:22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4 21: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