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waiking

[其他] "中國風光攝影 - 小城風貎篇" 相片選舉(投票區) (已結束)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23 19:2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開平市
IMG_1686-3.jpg

開平是中國廣東省的一個縣級市,由江門市代管,地處五邑僑鄉中部,總面積約1659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13個鎮和1個翠山湖管委會。城區面積26平方公里
開平碉樓,係中國廣東開平現存嘅約莫千四到千八幢碉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咗佢哋做世界遺產。
碉樓可以追到去明朝中後期,不過大多數碉樓係20世紀20到30年代起嘅。當時旅居世界各地嘅華僑,將佢哋僑居國嘅建築風格,帶埋返嚟開平,所以碉樓嘅建築風格,用嘅材料,都包晒現代主要嘅建築風格。
而碉樓設計嗰時,曾考慮到開平一帶有好多土匪,睇中當地回鄉華僑有錢想搶嘢。
當時嘅人為咗防土匪,會儲備好多槍;同土匪打嗰陣,碉樓係主要攻防陣地,所以當地人亦叫碉樓做「炮樓」,而炮即係槍。
開平碉樓,係由華人主動引入西洋文化,並非由西洋人引入,所以呢個代表咗華僑主動將中西文化搭埋一齊
開平碉樓喺2001年成為中國重點保護文物,喺2007年6月28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成為世界遺產(也是電影讓子彈飛的拍攝地)
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文化遺產
蜆岡鎮錦江裏碉樓群,其中瑞石樓高度為開平碉樓之最
迎龍樓,開平最古老的碉樓約430年
南樓,抗日戰爭遺迹
塘口立園,以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著稱
方氏燈樓
馬降龍碉樓群
自力村碉樓群
加拿大村
赤坎影視城
大沙雙石山
孔雀湖(大沙河水庫)
天露山
梁金山
開元塔
保厘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3 19:32:42 | 顯示全部樓層
LY 055.jpg

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洛水支流之一,發源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流經嵩縣、伊川,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向流至偃師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伊河全長36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沿著伊河的兩側有一處最為壯觀的歷史文化古跡----佛教胜地龍門石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3 20:03:1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朋友號 於 2012-7-23 20:17 編輯

                 這座湖就叫『昆明湖』,遠處的山叫『萬壽山』,當年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在清漪園中挖了人工湖昆明湖,挖出來的土直接在旁邊堆成了『萬壽山』和更遠處的兩座山形成了很棒的美景。
                 昆明湖位於北京西郊頤和園內,北倚萬壽山,面積3300餘畝,約佔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

調整大小nEO_IMG_P1010323.jpg

                 金時引金山(萬壽山)下的水匯成金水河,稱為金海。元代定都北京後,經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發上游水源,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注入湖中,改稱瓮山泊(萬壽山原稱瓮山),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圍種植稻穀,湖旁又有寺院、亭台,酷似江南風景,遂有「西湖」之稱。清乾隆建清漪園時,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戰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練武演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3 20:2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北京 盧溝橋

       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15公里豐台區永定河上,距廣安門10公里,始建於金代,距今已有近810年歷 史,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橋東西長266.5米,南北寬9.3米,全用白石砌成,有橋拱11個,橋畔有石碑兩座:一座記載著清康熙三十七年( 公元1698 年)重修盧溝橋的經過﹔另一座上是清乾隆皇帝親題的“蘆溝曉月”四字。“盧溝曉月”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曉月要在黎明時分,站在 古橋上,憑欄遠眺,西山疊翠,月色嫵媚。橋兩旁有280根漢白玉欄杆,每根柱頭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態各異的石獅,或靜臥,或嬉戲,或張牙舞爪, 更有許多小獅子,或爬在雄獅背上,或偎在母獅膝下﹔其數目極難確定,據說共有485只,也有人說是498只,遊人若有興致,不妨自己去數數看。
      

IMG_6201.jpg.jpg
上面這張是到盧溝橋時拍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3 21: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鼓浪嶼

IMG0286.jpg

鼓浪嶼上有三處紀念鄭成功的場館,分別是:鄭成功紀念館、延平公園、皓月園。而在鼓浪嶼上的一草一石間,更是隨處都能找尋到鄭成功當年收復台灣時留下的足跡,可見鄭成功與鼓浪嶼的淵源之深。

鄭成功紀念館是1962年,是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週年而建立的。

1926年秋,南安籍的越南歸僑黃仲訓在鼓浪嶼建別墅,因佔用公地,引起輿論反對。隨後黃登報聲明:所建別墅將供眾人遊覽,並在港仔後一帶捐地建延平公園。

皓月園建於1985年8月,全園佔地大約近二萬平方米,再現了當年鄭成功揮師東渡,驅荷復台的歷史場面。

鄭成功1624年生於日本平戶海濱。 7歲時,從日本回國。 20歲入南京太學。 1645年,南明的隆武皇帝在福州即位,見他英俊非凡,才華橫溢,且忠心耿耿,便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民間都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1653年,南明的永曆皇帝又封他為“延平王”。

鼓浪嶼是鄭成功最初的根據地,他率師駐鼓浪嶼前後四年,在鼓浪嶼日光岩等要地屯​​營扎寨,設水操台練兵,為之後的收復台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3 21:48:36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小城向大城出發了, 福建福州路上拍下的一輯。

或許小城慢慢會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回憶了!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4 00:27:28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金門又名仙洲,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金門。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海上,分為大金門和小金門。大金門指的是金門島,小金門指的是散佈在金門島周圍的小島中最大的一個,又稱烈嶼,面積僅14.6平方公里。金門與廈門最近處僅2310米。與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一帶更是一種地緣、一脈血緣、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來往密切。金門的古建築、村落、人文史跡處處都展現出閩南古文化,許多古厝、牌坊、宗廟、官邸都顯示出閩南風格。因為長年的軍事管制,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孤島。也因此保存了悠遠的閩南文化,許多在大陸形同絕跡的閩南建築、禮儀習俗,在金門卻俯拾皆是。燕尾脊的閩南紅磚古厝是完美的鄉土教材、僑鄉文化的象徵,成為今天旅遊的一大看點。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4 00:40:39 | 顯示全部樓層
西塘風月

「西塘」距上海一小時, 與周庄,烏鎮等齊名的江南古鎮.
相隔3年, 上週重訪西塘, 變化頗大, 非單純古鎮得了.

現在的西塘是:
- 有一千多家客棧, 供人浪漫一夜;
- 有酒吧一條街, 30多間夜店給人夜浦至深宵;
- 飯店,酒吧,茶吧,果吧,各色前衛商店不計其數;
- 大批美艷少女, 在此追尋浪漫一刻......

拍了七百多張相, 如果只用一張來概括西塘, 我會選這張:

西塘「送子來鳳橋」上的黃昏

XinTong.jpg

討論

搶鏡: 5.0
搶鏡: 5
發表於 2012-7-31 13:11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4 07:48:04 | 顯示全部樓層
昆明市為雲南省省會,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雲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區第四大城市(僅次於成都、重慶、西安),它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一級口岸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還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是中國唯一面向東盟的大都市。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在全球亦少有的氣候特徵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譽中外!

面積: 21473平方公里

人口: 625萬

著名景點: 石林,滇池,翠湖,陸軍講武學堂等。

昆明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1.春季溫暖,乾燥少雨,蒸發旺盛,日溫變化大;

2.夏無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佔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澇災害;

3.秋季溫涼,天高氣爽,雨水減少。秋季降溫快,天氣乾燥,多數地區氣溫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減少一半多,但多於冬、春兩季,故秋旱較少見;

4.冬無嚴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5.乾、濕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時間分佈上,明顯地分為乾、濕兩季。 5~10月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降水量僅佔全年的15%左右。

此照片是在去石林途中停留於一小鎮上的一家酒店於晨早向街外拍攝。


Yunan small town a.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4 15: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今次老餅不是帖 "小城風貌".........而是帖 "大城風貌".......
這個城市大家並不陌生........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 多示威, 多遊行, 多抗義...........但也是中國土地上最有人情味, 最正義及法治最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香港".

香港最美的風貌不在維港兩旁, 也不在山頂海景........而是那份"人情味"!
CYU64_020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4 22:23:40 | 顯示全部樓層
江西婺源油菜花

SDC11311_small.jpg

婺源縣位於贛東北(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北部。
婺源爲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婺源東西分別與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鎮毗鄰,南隔銅都上饒德興市與世界自然遺産“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和國家歷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縣。
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爲“中國最美的鄉村”、“一顆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

油菜花 - 江西:婺源油菜有韻味
陽春三月,婺源縣10萬畝油菜花田陸續開放,成片的金黃色油菜花與粉牆黛瓦的徽民居組成一幅幅美麗的春日畫卷,吸引遊客踏春賞花。

名称由来
關於婺源縣名稱的解釋,衆家說法不一。
  
婺(wù)字的意義,《辭海》裏是這樣說的:
  一、古星名,即“女宿”,舊時用作對婦人的頌詞,如婺煥中天;
  二、水名,亦爲對金華江的別稱。

《現代漢語辭典》是這樣說的:
  (1)婺江,水名,在江西;
  (2)指舊婺州,在浙江金華一帶。
  
對婺源的解釋,歸納各派說法,大致可以分爲三種:
  一是以“婺水繞城三面”,故名;
  二是“舊以縣本休甯地,曾屬婺州,取上應婺女之說”,故名;
  三是“以縣東大鱅水流入婺州”,故名。

然而這三種觀點都不夠完美。

其一,婺源縣城確有一條河繞城三面而過,但是這條河雖然稱爲婺江,它卻是樂安河的上游,流經江西的德興、樂平、鄱陽最終與昌江河匯合並流入鄱陽湖。它之所以稱爲婺江,是因爲先有婺源,而後才把它稱爲婺江。 

其二,休寧隸屬婺州是隋代的事,並且也只有18年的歷史,而婺源建縣是在這以後約140年,並且相隔了一個朝代,不可能再沿其名,更不可能說明稱作婺之源的原因。 

其三,婺源縣東面和浙江交界處確有一座大鏞山,發源於大鱅山的“鱅水”,流向浙江的開化,經衢州、蘭溪、金華至富春江,這一帶隋唐時期曾稱作爲婺州,但是,“鱅水”雖流至婺州,在金華也稱作婺江,但並不能說明是婺之源也,所以這種說法也難以服人。 每年冬天有2000多對鴛鴦來到這裏越冬,有華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其四婺源歷史悠久,物華天寶,素有“書鄉”、“茶鄉”之稱。相傳商周屬揚州之域,春秋爲“吳楚 分源”之地。唐開元二十八年(西元740年)置婺源縣,古屬皖南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中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近代鐵路之父詹天佑 的桑梓。 “茂林修竹映村廓,飛禽走獸相對鳴”。婺源之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文化與生態完善結合。

江南婺源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北部,現轄10個鎮、6個鄉:紫陽鎮、清華鎮、秋口鎮、江灣鎮、思口鎮、中雲鎮、賦春鎮、鎮頭鎮、許村鎮、太白鎮、溪頭鄉、段莘鄉、浙源鄉、沱川鄉、大鄣山鄉、珍珠山鄉。共有19個居委會、171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紫陽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5 21:26:05 | 顯示全部樓層
江蘇省的江南水鄉烏鎮
水乡乌镇简介水乡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00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pucat[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5 23:14:20 | 顯示全部樓層
Untitled_HDR3.jpg

赤坎鎮
赤坎鎮(「坎」粵語讀「ham3」)是中國廣東省開平市下轄的一個鎮級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赤坎鎮的歷史大約有350年。面積61.4平方公里(其中鎮區5平方公里),人口4.8萬,港、澳、台及外國華僑7.2萬,是著名僑鄉。距開平市中心12公里,歷史上曾是開平縣城所在地,後來才挪到三埠鎮,即現開平市區。
赤坎鎮原先由新會縣分割出來,由於潭江的各支流包圍着赤坎鎮,赤坎鎮的水路交通相當發達。據1991年修的鎮志記載,1676年赤坎已有水渡碼頭。但隨着現代陸路交通工具的進化,水陸交通已經沒落。
雖然歷史不如中國其他名古鎮如周庄、烏鎮、朱仙、黃姚等悠久,但赤坎鎮位處著名僑鄉,另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樸味道。因此有「中國第五名古鎮」之稱。
赤坎鎮的堤西路被譽爲歐陸風情街,沿路商鋪建築風格保存良好,充滿1920年代的味道。早年旅美、歐的本地華僑帶囘國外建築圖紙再融合本地傳統建築風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樓房。其特色主要體現在樓頂建築。
嶺南地區常見的騎樓在赤坎鎮非常普遍,堤西路也不例外。據統計,赤坎鎮共有3公里騎樓,約600座房子。
赤坎影視城入口,海報為風雨西關的拍攝宣傳

影視城
由於本地古舊建築衆多,城市風貌古樸,此地成爲國內外不少電影電視製作人青睞的拍攝地點。早在1939年,就有電影人司徒慧敏在本地拍攝抗日電影《保衛大四邑》。此後陸續有《三家巷》、《香江風雲》、《廖仲愷》和《醉拳Ⅱ》、《六兩金》、《南線大追殲》、《香港的故事》、《阮愛國在香港》(中越合拍)等影視作品在本地拍攝。
當地政府爲了吸引遊客並吸收資金進行文物修繕,2005年建成了赤坎影視城。該城佔地6萬平方米,縂投資2000萬人民幣。電視連續劇《風雨西關》、《三家巷》及港劇《東山飄雨西關晴》亦在此拍攝。

本地鎮區面積5平方公里,但古鎮區僅3平方公里。然而這裏卻清晰地被劃分為兩大家族的地盤。河東區是司徒族人,河西則是關族。其聚居區內也有外姓人居住,但他們互相之間絕不混住。
關氏族人來自福建,據族譜記載,始祖關景器於五代後晉開寶七年(974年)因官場失意來到廣東,後定居於新會縣石牌都談雅里(今稱司前鎮)。其第六世祖關興義遷入赤坎鎮,年代不詳,估計為北宋的中後期。
司徒族人則來自河北邯鄲。由於北宋末年靖康之變,金兵入侵汴梁,司徒族人的先祖南遷至南粵。定居赤坎的則是其第七世祖司徒新唐(1324年—1392年)。
作爲開拓者,經過多年發展,兩家都成爲開平地區的望族。而隨着地區發展,兩家也在各方面開始明爭暗鬥。最初在赤坎設墟的是司徒氏,選定的趕集日期是逢三、八日。至今當地仍有一地區名「三八墟」,即由此而來。後來關族人也將原設於他處的市墟遷至赤坎。兩墟一開始便一東一西,直至如今赤坎鎮仍分上埠下埠。隨着墟鎮逐漸擴大,兩家開始因爲經濟利益發生摩擦。嘉慶後期及道光年間甚至出現過為爭場地幾乎發生械鬥的事情,均需要官府出面調停。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圍繞土地產權問題再次出現糾紛,法院裁決執行的時候雙方幾乎駁火。

討論

搶鏡: 5.0
搶鏡: 5
發表於 2012-7-31 13:1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6 01:31:44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川成都「錦里古街」~西蜀第一街

CIMG1393a.jpg

錦里古街又名錦里一條街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條古商業街,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便已存在。

成都織錦始于秦漢,三國時期,諸葛亮設立專門管理機構,並將織錦區域集中在成都南郊,稱:“錦里”、“錦官驛”、“錦官城”。

“錦里”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並與三國聖地成都「武侯祠」東側只有一牆之隔,古街呈南北走向,但街道並不寬廣,蜿蜒曲折近400公尺。

錦里古街建築面積約6520平方公尺,是仿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的一條街,房舍高低錯落,樓高只有一到二層,色彩上以黑、白、灰三色為主色調,地板則鋪上青磚。

錦里古街內有茶坊、客棧、酒樓、酒吧、戲臺、工藝品、土特產、四川風味小吃等等,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爲一體,不僅是懷舊尋夢的好去處,也能在休閒氣氛裡細細回味深厚民俗文化。

歷時三年打造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圖”之稱的錦里,於2004年11月1日正式開市,對各地遊客開放。雖然錦里跟武侯祠連為一體,但進入錦里是不需要買門票的。

錦里古街的入口處有一座高約7米的牌坊,牌匾上兩個金色的『錦里』大字熠熠生輝,下邊一副對聯『史標三國輝秦漢,客聚五州樂古今』格外醒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6 13:5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廣西興平古鎮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HP1.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6 14: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城風貎

汕尾 ~ 遮浪

汕尾.jpg


        遮浪於汕尾市區以東18公里處,東臨碣石灣,南依紅海灣,三面環海。海上交通東往汕頭70海裡,西至香港82海裡;陸上交通東到汕頭200公里,西到深圳210公里、廣州320公里。
        遮浪島又稱南澳半島,位於廣東省廣汕尾紅海灣區,是紅海灣與竭遮浪半島石灣交接處突伸入海的一個半島,素有“粵東麒麟角”之稱。自然景光十分迷人,山、海、湖、岬角風光旖旎,有唐公墓、鄭祖嬉紀念廟、古砲台、燈塔等古蹟。
遮浪南澳島,不管風向何方,總有風平浪靜之處, 遮浪因而得名。半島兩側、東西海面,景象迥然不同。東海面波濤滾滾,巨浪排空,如萬馬奔騰。西海面風平浪靜,波光粼粼。
        遮浪島海域,礁岩多姿多彩。 《岸邊激浪》、《南海潮》、《年輕的朋友》、《天涯並不遙遠》、《快樂島奇遇》、《蜘蛛夢》、《馬戲情未了》等20多部電影、電視片的海島外景在此拍攝。這裡的海域,水浪動靜適合帆船、帆板運動,故為國家和省體育水上訓練基地。 1996年亞太地區帆板錦標賽暨奧運精英賽、1998年省八運會帆板賽在這裡舉行。
目前,除建有度假別墅區、度假酒店、遮浪碼頭、天后宮外,還將興建天然泳場、觀濤閣、海鮮食街、娛樂城等服務設施。旨在建成泰國巴堤雅式的濱海風光水上運動特色的旅遊區。
        遮浪有三大景,第一便是浪。遮浪絕非浪得虛名,既要遮,可知其浪之洶,一望無垠的沙灘、一望難盡的海浪,襯起遠處近處的風車帆影,仰臥在礁石上聽那雷鳴般的巨響,彷彿置身於世外。看著腳邊悄悄地爬行的小螃蟹,忽然地就悟到了莊周先生在千年前的化蝶遐想——也許,莊老先生就是這樣參天地的。只是沒有海浪,只有中原大地的茵茵綠草。沙灘上很奇怪地成了魚鱗狀,用腳試探地踩落,那些黑砂間雜著赤沙的沙面,竟是硬硬的如田埂;蹲下來仔細瞧瞧,才發覺海浪的藝術傑構是如此齊整,彎彎曲曲的小沙壟恰似海浪的溫柔:正是海浪形狀的拷貝。於是,我們把這裡稱作為“凝固的海浪”。
        遠處,伸入海洋的半島終端小山坡上,參差著好多的風車,扇葉在緩慢地轉動。藍天白雲、海水征帆,和著紅壤的強烈反差,那些純的白色,便如夢境般燦然於眼前,既像童話、更是一曲和諧的奏鳴。夜半時分,若月在中天,那境界就分外的迷離,如詩如畫。莫以為是誰在為遊人做秀,這裡本是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廠的所在。為了一窺奧妙,筆者特地驅車往風車的方向好奇地奔去。俗語說望山跑死馬真是不錯,這個遮浪半島頗大的,是一片相當平整的紅土地。近得風車一看,才知那些風車原來如斯龐然。這種從國外引進的發電風車安裝於一塔上,高大約與都市中的15層樓相當,扇葉大約起碼是一部汽車大小。旁邊有一個很大的工地,汕尾火力發電廠工程正在此施工,遠遠望去,巨大的吊車與構件也參差地組成了一幅畫圖。
        從遮浪小鎮往西走去,到了怪石層​​疊的盡頭是個小漁村,一個極有地方特色、風致盎然的民俗觀景地。村前正好傍著一個天然的港灣,那些獵歸的漁船一排排地蔓延至遠方,每艘船頭都插著一面小旗,或紅或黃,旗子下還繫著一個吉祥物。其中頗多的是一種竹筏似的船兒,為他處所沒有,但那竹竿般的材料並非是竹子而採用了塑料做成兩頭彎彎的形狀。夕陽下,漁港成了一幅天然畫圖,漁民們挑著水產絡繹地上岸,剪出一幅幅漁樂圖。
         漁村雖小,但廟宇極多,粗粗數去,達十間以上,最壯觀的是媽祖廟。漁農生涯全在海上,生死由天,故此對神明膜拜有加,是一種耕海人的特別文化使然;而華南沿海均奉媽祖為尊,卻是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民俗元素。

討論

搶鏡: 5.0
搶鏡: 5
發表於 2012-7-31 13:1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7 01:52: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上海【江南水鄉 朱家角】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朱家角」座落於上海近郊的青浦區,鎮由兩條小溪和橫亙它們之間的一條大河構成,水陸交通便捷,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它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水鄉古鎮。在江南水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周庄,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8 01:04:34 | 顯示全部樓層
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JPG

虎門大橋的橋址兩岸為低山丘陵地帶。東岸是虎門的威遠山,沿山分布有威遠炮台、靖遠炮台、鎮遠炮台等古炮台,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之一。西岸是南沙的南北台。江中心為上橫檔島和下橫檔島,兩島均分布有古炮台。整個江面寬約3.5公里,從東岸的威遠山到江中心上橫檔島的水道稱為虎門水道,最大水深21米,從江中心上橫檔島到西岸的水道稱為蒲州水道,最大水深19米。

虎門大橋及其連接線工程全長15.76公里,由太平特大型互通立交、太平特大橋、白花山1號和2號隧道、南面山隧道、威遠互通立交、大石蝦高架橋、威遠高架橋、虎門大橋、南沙互通立交、深灣高架橋和深灣水庫橋組成。其中虎門大橋主橋長4.588公里,引道總長11.172公里。虎門大橋按高速公路的標準設計建造,橋面為雙向六車道,設中央分隔帶、路緣帶和緊急停車帶,淨寬30米。設計晝夜通車量為10萬輛次,車速為120公里/小時。

虎門大橋的主橋由主航道橋和輔航道橋組成。主航道橋為「加勁鋼箱梁懸索橋」,是中國大陸首座現代懸索橋。主航道橋從東岸虎門的威遠山一直到江中心的上橫檔島,跨越整個虎門水道,跨度為888米,通航淨高60米、寬300米,可通航10萬噸級的巨輪。輔航道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1997年落成時為世界跨度最大的連續剛構橋。輔航道橋從江中心的上橫檔島一直到西岸南沙的南北台,跨越整個蒲州水道,中間三跨的跨度分別為150米、270米、150米,通航淨高40米、寬160米。

1998年虎門大橋開通後的第一年,日均車流量就達到1萬輛次以上,2004年上升到39176輛次,2009年最高峰達67890輛[1]。

2012年1月18日,廣深沿江高速一期通車,從虎門大橋可經廣深沿江高速前往廣州。


討論

吸引: 5.0
吸引: 5
發表於 2012-7-31 13:12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8 07:48: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沉睡小五郎 於 2012-7-28 07:53 編輯

此相攝於上海,構圖未必精美,但包含嘅意義值得深思


2.jpg



上海(Shanghai或者Shanghae),短名滬或者申,中國一城,亦係一埠。而家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嘅直轄市,行政上叫上海市。佢坐落喺中國東部長江三角洲,面臨東中國海,喺長江入海口南岸。家陣城市發展迅速,係國內經濟最發達嘅地方之一,係中國嘅商業同金融中心。上海有上海港,係世界大港,2005年全年吞吐量係1,808萬標準貨櫃。2010年,上海舉行世界博覽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7-29 20:2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雲南建水古城

CIMG1534 (600x800).jpg


雲南省南部「建水」古城,自唐元和年間,南詔政權在此築「惠歷」城至今,
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是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5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