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Kick Off

歷史研究版小遊戲(五)

   火..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9-18 12:05:17 | 顯示全部樓層
截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18 14:58:13 | 顯示全部樓層
答案

1. 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它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佔地0.3公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屋寬64米,深54米,高25米。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

在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戰事中,上海「四行倉庫」是一處十分重要的地方。1937年8月13日爆發淞滬戰役,日軍原本希望透過襲擊攻勢快速佔領中國,但卻意外與國民政府部隊陷入長期的拉鋸戰而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計劃。在10月26日的四行倉庫保衞戰中,四百多名中方守軍在中校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之下死守了四行倉庫四個晝夜,除了有效掩護主力部隊西撤的戰略意義之外,由於四行倉庫與位於蘇州河南岸的英美租界僅有一河之隔直接就在西方民眾與媒體的關注下,再加上女童軍楊惠敏冒險獻旗的事蹟,因此使得四行倉庫成為八一三淞滬會戰的重要見證地。

現上海四行倉庫是上海一家專業性的物流企業,在四行倉庫保衞戰中涉及的四行倉庫(光復路1號)、交通銀行倉庫(光復路127號)均屬於該企業,原四行倉庫現稱光一庫,交通銀行倉庫現稱光二庫。現在光一庫、光二庫、光三庫(光復路195號)大樓外牆上均貼有「四行倉庫」字樣,其實真正歷史上的四行倉庫僅是光一庫大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18 15: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答案

2. 台兒莊 ( 圖為台兒莊運河 )

台兒莊戰役為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國軍在山東省南邊台兒莊與意圖由山東分兩路進攻徐州的日軍師團精銳進行的戰役,日軍第5師團板垣征四郎主攻臨沂,第10師團磯谷廉介主攻滕縣、臨城、台兒莊。這場戰役是抗日戰爭中徐州會戰的一部分。因為是對日抗戰爆發後國軍首次取得的勝利,又稱為台兒莊大捷。

徐州在津浦鐵路(天津—浦口)和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交叉點,國民政府第五戰區總部。台兒莊位於京杭大運河的北岸,與徐州東北的邳縣(今邳州市)接壤。

台兒莊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扼守運河的咽喉。桂系將領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與時任國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的白崇禧合作指揮國民革命軍將兩路日軍分別阻止在山東臨沂和台兒莊。

日軍在1937年華北與華中地區的戰役獲得勝利後察覺國民政府並未如原本預想的失去戰力求和,反而是將首都內遷冀求長期戰爭勝利,因此日本陸軍一方面將軍隊從16師擴張到22師45萬人,同時策劃新攻勢希望打通津浦線(今京滬鐵路)將南北佔領區連成一塊,並強迫國府軍在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徐州進行大規模決戰以殲滅當時內遷的蔣中正政府底下所屬戰力。

1938 年二月,日本大本營為打通津浦鐵路,使南北戰場聯成一片,先後調集八個師團另三個旅、兩個支隊約24萬人,分別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煙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實行南北對進,計劃首先攻佔華東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攻取武漢心臟地區。

二月下旬,日軍南進部隊的磯谷支隊沿津浦鐵路南進,三月十四日由鄒縣以南的兩下店進攻滕縣。守軍國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一軍英勇抗擊,傷亡慘重,苦戰至十七日,該軍守城的國軍第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將軍在發出「決以死拼以報國家」的最後電文之後,即於破城後的巷戰中,與參謀長趙渭濱將軍、鄒紹孟將軍同時壯烈殉國,滕縣失守。

隨後,磯谷師團長未待在蚌埠的增援軍北上支援,即直撲台兒莊,企圖一舉攻下徐州,打通津浦路。日軍總數約有四萬人,擁有大小坦克車七、八十輛,山野炮和重炮百餘門,大批輕重機槍,還有飛機助戰。徐州及鐵路沿線橋樑車站,被日機轟炸的一塌糊塗。三月二十三日,日軍與守衛台兒莊的由孫連仲將軍率領的國軍第二集團軍相遇,台兒莊大戰正式開始。

三月二十四日,日軍開始猛烈炮轟國軍防衛工事,戰鬥激烈期間,第二集團軍陣地每日落炮彈竟達六、七千發。炮轟之後,日軍又以坦克車為前導,向國軍陣地猛攻。台兒莊外圍陣地工事被悉數摧毀,日軍步兵隨後越過戰壕,步步向前推進。國軍因武器太差,僅能以血肉之軀與日軍炮火、坦克車猛烈搏鬥,當坦克車突入戰壕時,不少中國士兵腰纏炸藥包,與日軍坦克同歸於盡。日軍猛攻三晝夜,才衝入台兒莊城內,與國軍發生激烈巷戰,第二集團軍至此已傷亡過半,漸有不支之勢,孫連仲總司令死守待援。自二十七日起,雙方軍隊在台兒莊寨內作拉鋸戰,情況異常慘烈。

與此同時,台兒莊外圍戰鬥也空前激烈。國軍擊潰了日軍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主力的無數次猛攻,使其不能直接增援台兒莊莊內的日軍,延長了莊內國軍的堅守時間。

在此危急時刻,裝備有德軍配備的湯恩伯軍團奉命迅速南下,夾擊日軍,然此時台兒莊的守軍已傷亡殆盡。至四月三日,全莊三分之二已為日軍佔據,日軍電台宣稱已將台兒莊全部佔領。

四月四日,日軍用燃燒彈攻擊台兒莊,試圖將台兒莊夷為平地,孫連仲第二集團軍此時處境已極其危險,連預備隊都已經用完。孫連仲對師長池峰城說: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退過運河者,殺無赦!」 池峰城 奉命後,乃命令城內各守備隊利用地形和斷牆殘壁,築起第三道防衛工事,勉強與日軍週旋,國軍士兵逐屋抵抗,任憑日軍如何拚死衝鋒,也堅守不退,戰至黃昏,進攻的日軍不支,退了下去。

四日深夜,孫連仲打電話給李宗仁,請求撤退到運河南岸。李宗仁深思後說:「敵我在台兒莊已血戰一週,勝負之數決定於最後五分鐘。援軍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將於明晨來台兒莊督戰。你務必守至明天拂曉,並要組織夜襲。堅持就是勝利,待明天援軍到後,我們就可對敵人內外夾攻!這是我的命令,如違背命令,當軍法從事!」

非常湊巧,日軍原定在次日拂曉發動總攻擊,軍事指揮部的夜襲命令,確是及時。當夜孫連仲部隊在軍事指揮部督促下,組成數百人的敢死隊,連輕傷員亦參加了戰鬥,分組向敵逆襲,衝進敵陣。仇敵在前,孫部各自為戰,手持大刀,向日軍砍殺,奮勇異常。日軍血戰十日,已精疲力竭,不料戰至最後,國軍還能乘夜夜襲。日軍此時倉惶應戰,亂作一團,血戰數日為日軍所佔領之台兒莊市街,竟在一夜巷戰中,被孫部一舉奪回四分之三,日軍死傷無數,退守台兒莊北門,與國軍通宵激戰。

當日半夜裡,李宗仁長官部接到湯恩伯軍團的來電,知湯恩伯軍團已向台兒莊以北迫近,天明可到,比預定的時間還要早,精神大振。後半夜,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前往台兒莊郊外,親自指揮對磯谷師團的合圍。黎明之後,台兒莊北面炮聲隆隆,湯恩伯軍團已在日軍背後出現,磯谷師團撤退不及,陷入國軍重圍。爾後國軍內外夾擊,在湯軍團強大炮火支援下,台兒莊內國軍以敢死隊衝入日軍陣地,與日軍拚命廝殺。

四月六日,磯谷師團已全面崩潰,台兒莊一線國軍全線出擊,殺生震天。日軍機動車輛多被擊毀,其餘也因缺乏汽油而陷於癱瘓,彈盡糧絕,嚇得魂飛魄散,只顧突圍逃命,逃竄的日軍屍橫遍野,被擊毀的各種車輛、彈藥、馬匹遍地皆是。國軍士氣高昂,各軍團向敵猛追,如疾風掃落葉,銳不可擋。

最後,磯谷師團長率殘部萬餘人突圍進入嶧縣城,開始閉門死守,戰鬥信心盡失,對國軍已無絲毫威脅。台兒莊之戰,至此國軍大獲全勝。

戰後國軍清點戰場,僅掩埋的日軍屍體就近萬,敵軍總死傷在兩萬以上,坦克車被擊毀30餘輛,繳獲各種大炮70餘門,戰車40餘輛,裝甲車70餘輛,汽車100餘輛,機關鎗數百挺,步槍上萬枝,這次勝利,可能也是日本新式陸軍建立以來的第一次慘敗。捷報傳出後,中國舉國欣喜若狂,前線國軍士氣大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18 15:37:07 | 顯示全部樓層
答案

3. 平型關

平型關古稱瓶形寨,周圍地形如瓶,在山西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相交界的平型嶺下,雁門關之東。明朝時是內長城重要關隘。平型關城樓據平型嶺之入口,城周長1公里餘,今殘高6米。平型關北的恆山高峙如屏,關南矗立五台山,兩山都是陡峻的斷塊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是晉北的交通障礙。兩山之間是一條不太寬的地塹式低地,是河北北部平原與山西之間的最便捷通道。平型嶺位於這條帶狀低地中部隆起,形勢險要。這條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接北京西的紫荊關,西接著名的雁門關,構成一條堅固的防線,自古就是北京西的重要藩屏。

平型關戰役,或稱平型關戰鬥,是對日抗戰期間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民國26年)中的一場戰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所領導,歷時一個月(從當年9月3日制定作戰計劃到10月2日全線撤退),戰場範圍達數百里,中國方面投入兵力11個軍共計十餘萬,歷經大小戰鬥數十次,屬中等規模戰役。共產黨所稱平型關大捷則指該戰役的第18集團軍第115師林彪部在山西靈丘縣西的平型關一帶配合國軍作戰,伏擊日軍輜重隊,為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段插曲。

1937年8月4日,彭德懷、朱德發出電報,反對毛澤東所主張單守不攻與退卻逃跑的戰略。8月25日,按國共談判協定,國民政府下令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9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八路軍番號改為第十八集團軍,歸第二戰區閻錫山司令管轄。

9月14日,115師林彪企圖聯合友軍抗日並電告八路軍總部。9月16日,毛澤東明確否決,強調獨立自主的游擊戰,決不能接受國民政府指揮,決不集中兵力配合國軍作戰。9月18日,彭德懷支持林彪,向毛澤東表示應配合國軍抗日。9月23日,在未告知中共中央與毛澤東的情況下,彭德懷、朱德(八路軍總指揮)擅自同意林彪配合國軍進行奇襲。平型關戰後彭德懷才向毛澤東呈報,雖然得到中共中央認可。

115師師長林彪預判日軍進軍路線及視察相關地形後,其指揮115師主力在平型關東北數十公里處設伏,並分出兩部阻援,又採取「避強擊弱」的戰法,放過要伏擊日軍的先頭部隊。

9月24日,國民黨的第6集團軍給第115師送來「25日平型關出擊計劃」:以8個團兵力,西北出擊,並誘引日軍第5師團主力從當面來攻,中國軍從兩翼包圍。第115師擔任從東南方出擊的任務。

25日晨,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偕同大批輜重車輛,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西進。晨7時許,該部日軍全部進入115師主力預伏地域。平型關道路狹窄,該地區道路狹窄,雨後路面泥濘,日軍機動性大減。115師以步槍、機關槍、手榴彈實施猛烈的火力突擊,第一波攻擊大量殺傷日軍,並繼而發起衝擊。日軍雖傷亡很大,但仍用車輛輜重作掩體進行反擊,派出一部企圖搶佔公路西側制高點「老爺廟」,掩護突圍。115師一部越過公路,佔領公路東側伏擊部隊兩面攻擊日軍,將日軍壓制於「老爺廟」至「小寨村」的狹谷之中。被圍日軍向老爺廟反覆「猛烈衝擊」,遭擊退,最終進入伏擊圈的日軍被全殲。

其餘115師兩部成功阻檔住增援的日軍,其中楊成武團在腰站戰鬥中擊退了第九旅團一個聯隊,殲滅日軍300餘人,並對撤退的日軍進行追擊。

平型關戰鬥用時僅一日,115師共斃傷日軍1000餘人。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擊毀汽車100餘、馬車200餘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21 17:41:46 | 顯示全部樓層
跟....跟......跟.........跟

圖一: 淞滬會戰一戰場=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
圖二: 徐州會戰一戰場=山東,台兒莊運河古城!
圖三:太原會戰一戰場=山西代縣,平型關

討論

遊戲已完, 唔好意思發表於 2012-9-22 11:16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22 09:2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7 15:1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跟一: 淞滬會戰一戰場=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目前正門門牌號為光復路1號。

圖二: 徐州會戰一戰場=山東,台兒莊運河古城!

圖三:太原會戰一戰場=山西代縣,平型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