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3048|回覆: 63

[喇叭] 轉載: 劃時代的頂峰大作 - Sonus Faber Fenice

    [複製鏈接]
簽到
2314
發表於 2013-11-9 08:5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我說我話: 不能擁有,摸下聽下也是一樂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2010年6月26日,Sonus Faber在威尼斯舉辦了別開生面的產品發表會,大手筆邀請全球代理商與音響媒體齊聚一堂,為的就是宣告「The Sonus Faber」誕生。The Sonus Faber可說是這家義大利喇叭廠最龐大的喇叭,兩支喇叭加起來重量高達610公斤,等於每聲道305公斤,171.3公分的身高也創下了Sonus Faber的新紀錄。無疑地,The Sonus Faber是劃時代的巨作,也宣告全新時代的來臨。

首批限量僅有30對
2010年6月發表,台灣代理商的動作很快,8月音響展我們就見到The Sonus Faber的身影。當時這款喇叭叫做Fenice,如果用徐志摩的翻譯,中文應該叫做翡冷翠,念起來真是浪漫,可是後來翡冷翠地方政府有意見,認為商業銷售的喇叭不適合用地名來為商品加值,於是Sonus Faber才把這款喇叭改名為The Sonus Faber。雖然後來改名,但最早出貨的幾對喇叭以經鐫刻Fenice的字樣,就不再追回改名,站在收藏的角度來看,買到Fenice的用家絕對是搶到寶了,因為The Sonus Faber首批限量僅有30對,而其中只有個位數的喇叭鐫刻Fenice之名,更是珍品中的稀有款式。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世界第一的桂冠

從外觀打量,The Sonus Faber絕對是挑戰State-of-the-art的極品,龐大的箱體容積、大尺寸單體、多音路複雜設計、加上610公斤誇張的重量,The Sonus Faber想在喇叭的世界搶進第一的桂冠,企圖心很明顯。過去我們總認為Sonus Faber的喇叭漂亮,聲音又有質感,但要猛力操駕、火爆熱辣,恐怕有點困難,但The Sonus Faber則是霸氣十足,君臨天下的氣勢外顯,顯然新東家入主之後,持續引進設計新血,也為Sonus Faber品牌注入嶄新的活力。傳統上我們喜歡的Stradivari系列依然是Sonus Faber的主力產品,但The Sonus Faber卻宣告了新時代的來臨,不僅以全手工義大利工藝自豪,還加上了威猛壯碩的氣魄,往「絕對之聲」再靠近一些。除了重量和體積之外,The Sonus Faber採用3.5音路設計,前後與側面加起來總共7只單體,其中還有15吋大尺寸超低音單體,這些都是超越Sonus Faber傳統的嶄新設計思維。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義大利手工
雖然The Sonus Faber尺寸龐大,但義大利手工確實高明,遠看The Sonus Faber,龐大威猛,近看呢?每一處細節都非常漂亮,不僅是木工打磨精緻,面板的真皮披覆與金屬底座的加工,造成材質上明暗的對比,讓冰冷的喇叭呈現出宛如精緻藝術品的質感。喇叭的設計是冷調的,但精緻的手工打磨,彷彿為The Sonus Faber加上了生命力,仔細端詳,確實賞心悅目,可是這當中藏著多少人慢工細活、精緻打磨的工夫,才將碩大宏偉的The Sonus Faber雕琢出精緻美形?The Sonus Faber面窄後寬,兩側板呈波浪狀的弧形,光這個弧形,就煞費工夫。過去Stradivari三部曲,喇叭箱體師法魯特琴,箱體都有龍骨收尾,但新的箱體師法里拉琴(Lyra),設計思維都不一樣了。里拉琴的特徵就是兩側都是弧形,上窄下寬,而The Sonus Faber的箱體如果從上而下俯視,就像是里拉琴的線條。目的何在?藉此設計出沒有平行面的箱體,消除箱內駐波的影響,道理講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弧形箱體的製作
弧形側板怎麼製作出來的?使用多層薄板放在高壓模具中壓緊成形,與內部箱體隔板上膠接合之後,以工具固定,等膠完全乾透之後,才能開始反覆上漆打磨的工作。這些工作可以用機器代勞嗎?不行,全部要手工慢慢做。箱體的製作與打磨不僅費事,而且費時,壓合薄板成形要時間,上膠固定要時間,上漆打磨要時間,反覆施做也要時間,偏偏在歐洲工時可說全世界最高,為了The Sonus Faber的誕生,原廠真的是不計成本。打磨成形的箱體還要在面板上繃皮,用木片慢慢地壓實繃緊,這部分也不能取巧,全部都靠手工。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使用製作船舶的木材,經過壓製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經過多次壓製後,才成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箱體上膠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去耦合」的設計
The Sonus Faber重量高達610公斤,單一喇叭就有305公斤重,究竟重量從何而來?我想底座份量最重!怎麼做?實心鋁合金直接CNC車出來,難怪份量那麼重。可是The Sonus Faber的底座不僅厚實穩重,還有設計巧思。為何我們說喇叭「不重則不威」?因為喇叭工作時單體不斷進行活塞運動,要靠質量來抓住單體,可是喇叭總要放在地上,怎麼讓喇叭的振動與地板隔離非常重要。專業術語講「去耦合」(decouple),我們想做喇叭和地板之間「消除」相互振動干擾就是了。The Sonus Faber的底座當然重,質量可以幫助「去耦合」,但原廠還有巧思,這個底座是懸浮的,靠近旁邊輕輕推一下,喇叭會稍微晃動,馬上又回到穩定的狀態,這項設計叫做「Multiple Tuned Mass Damper」。「去耦合」的設計還不僅於此,The Sonus Faber底座還有一個金屬盤,撐起一根中柱,箱體的振動會引導到這裡,靠金屬盤的質量抵銷掉,原廠稱為「Sound Pole」,又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聰明設計。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中高音
中高音可說是一對喇叭的靈魂,The Sonus Faber的高音和中音單體擺放在一塊獨立的面板上,高音用的是Scanspeak的尖鼻子高音,不過似乎是外面買不到的型號,標榜超高線性,磁力系統採用釹磁鐵與釤鈷磁鐵(Neodymium/Samarium-Cobalt)混合設計,這個高音單體背後還有玄機,原廠裝置了一個原木製作的迷宮式空腔,可以消除單體背波多餘的諧振。中音使用6.5吋單體,振膜選擇多種天然紙漿混合物,內藏強力釹磁鐵引擎搭配1.5吋音圈。為了讓中音單體發出最純淨的聲響,不受諧振干擾,框體使用航太鋼胚與做槍的鋼胚兩種材料直接CNC車製,因為兩種鋼材的諧振不同,混合之後能相互抵銷。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低音單體
The Sonus Faber喇叭正面還有2只10吋低音單體,振膜採用三明治結構,前後與中音單體一樣,都是混合紙漿振膜,中間多了一層高科技複合泡沫塑料,取其高內阻、低質量特性,內藏3吋音圈選擇堅硬的Lapton材料。側面還有一個15吋大尺寸超低音,振膜一樣是三明治結構,但內外層是奈米碳纖維材質,中間一樣是高科技泡沫塑料。單體講完了嗎?還沒,The Sonus Faber背後還有單體,這看起來就像是附掛在喇叭上面的另一個兩音路小喇叭,稱做「Sound Field Shaper」,言下之意就是來為音場「塑形」,角度和音量都可以細部調整,使用的單體類似以前的Minima,但已經進化到第四代。這麼多喇叭單體,分工合作靠的還是分音器,分頻滾降的設計也不太傳統,稱為「循序滾降」(progressive slope),細節沒有講得很清楚,但用料倒是頂尖,選的都是Mundorf銀箔/金箔/油質店容,Jantzen Cross Coil電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正面還有2只10吋低音單體,振膜採用三明治結構,前後與中音單體一樣,都是混合紙漿振膜,中間多了一層高科技複合泡沫塑料,取其高內阻、低質量特性,內藏3吋音圈選擇堅硬的Lapton材料。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側面是15吋大尺寸超低音,振膜一樣是三明治結構,但內外層是奈米碳纖維材質,中間一樣是高科技泡沫塑料。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以上所描述關於Sonus Faber,大部分都是看不到的細節,我在大器聆聽也參不透究竟,還好原廠給的資料很足,藏起來的細部設計都交代得很清楚,否則我只能單純寫的聆聽報告了。


聲音活生自然
在大器位於內湖的新辦公室試聽The Sonus Faber,搭配的器材是全套Krell,而且是Evolution系列的最高等級,包括505CD、Evolution Two前級與Evolution One後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大器新的辦公室寬敞舒適,裝潢看起來很居家,但設計品味很高,在這裡聽The Sonus Faber很舒服,很自在。我比預期的時間稍早一點到,所以全套Krell才剛開機不久,我摸了一下後級,還沒熱,所以先「客氣」的聽,用凱薩琳.芭托的「Grace」專輯開場,韓德爾彌賽亞裡面的「Rejoice Greatly」,典雅秀麗地登場,芭托的歌聲如黃鶯出谷一般,在空氣中飛舞著,The Sonus Faber雖然外觀龐大壯碩,但聲音卻活生自然,人聲厚實與輕盈兼顧,你可以聽見芭托厚實的聲腔共鳴,演唱時彈跳活躍的表情更增添了聆聽的趣味。可能是「Sound Field Shaper」的作用,音場空間感很寬闊,幾乎超越了聆聽空間的限制,但聲音的密度還是非常的高,芭托的歌聲穩固地凝聚在面前,樂團則如眾星拱月一般圍繞著女主角。「Grace」專輯的場面不算大,但The Sonus Faber唱了擬真的寬闊舞台,定位還很精準,而聽感則是非常地輕鬆。

盡情恣意表現藏在音樂當中的浪漫
用「Grace」幫Evolution One後級熱身,約莫二十幾分鐘之後,大場面的曲子可以拿出來了,我播放了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選的是伯恩斯坦的版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在伯恩斯坦的指揮之下,紐約愛樂展現了無比的浪漫情懷,The Sonus Faber則盡情恣意表現藏在音樂當中的浪漫。這首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相信愛樂者一定都很熟悉,曲調後來改編為「念故鄉」,慢板樂章從銅管開始,音樂厚實穩重,接著是弦樂群加入,簡短的導奏引出木管的主題樂句。在The Sonus Faber上面聽這段音樂,銅管群更有份量,展現健康又龐大的音像,從厚實逐漸到光亮,彷彿感受到伯恩斯坦用流暢的指揮手勢,一點一點請銅管群提高音量、增加音色的彩度,緊接著弦樂群綿密地引導著,那弦樂在The Sonus Faber上面聽來格外溫暖、恬靜,和緩地迎接木管的獨奏。吹奏主題的木管呢?音色好美!弦樂群溫暖地鋪陳在底部,烘托著木管的獨白,主題唱玩了,大提琴急轉直下,緊接著樂團漸漸加大音量,推向第二樂章的第一個高潮。在The Sonus Faber搭配全套Krell上面聽這段音樂,伯恩斯坦與紐約愛樂那種「戲劇性」的音樂張力,顯得格外清晰而令人感動。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享受著美麗而浪漫的第二樂章,直到第三樂章猛烈的導奏將我從浪漫與寧靜中驚醒。

無從挑剔的境界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聽完伯恩斯坦的與紐約愛樂合作的「新世界交響曲」,The Sonus Faber在音響性能的表現,幾乎到達無從挑剔的境界,能量感十足,聲音密度十足,全頻段表現均衡,豐富的細節讓錄音現場的感受更顯真實。我想很多音響迷在去年八月音響展上曾經聽過The Sonus Faber的表現(當時還叫做Fenice),對龐大又雄渾的能量應該印象深刻,我當時在會場上來來去去聽了好幾次,The Sonus Faber每次都很猛爆,展現強悍的能量,可是當時我卻感受不到The Sonus Faber細膩的面貌,因為音響展的空間隔音不好,加上各大代理商都精銳盡出,相互干擾很嚴重,根本無從判斷音質音色的細微表現。在大器試聽,聆聽空間很安靜,可以感受到The Sonus Faber細膩纖柔的面貌。播放馬友友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大提琴搖曳生姿地演奏著第一主題,順著節拍細微的變化,大提琴柔軟婉轉地唱著如歌的曲調,The Sonus Faber很能把音樂的美感帶出來,那是一種流動綿密的聲音質地,大提琴彷彿唱起歌來,訴說著淒美浪漫的故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The Sonus Faber與Krell加起來的好聲,讓我聽得如癡如醉。

我又聽得入神了,忘了來這裡試聽有時間限制,就這樣把八分多鐘的整個樂章聽完,那是CD的最後一軌,音樂停了,我卻還陶醉在音樂裡,等了一會兒才起身去換唱片。The Sonus Faber把弦樂的神韻掌握得真好,而且樂器質感非常真實,與過去印象中的Sonus Faber聲音很美,而且美得很自然,而The Sonus Faber一樣具有高度美感,但卻更有份量,更為真實。聽這「如歌的行板」,聽到第一主題再回來的時候,那幾個休止符夾在流動的音符之間,彷彿大提琴歌唱到一半,哽咽地唱不下去了,The Sonus Faber真實又美麗地把柴可夫斯基的浪漫重現出來,我新理想著:好樣的馬友友!難怪這張唱片當年拿下葛萊美獎,我以前雖然也很喜歡這張CD,但怎麼就從來沒有聽得這麼感動過!唉,一定是The Sonus Faber與Krell加起來的好聲,讓我聽得如癡如醉。

大提琴的線條與張力強勁而深刻
馬友友聽得過癮,我在拿出大提琴的曲子,那是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大部分的樂迷都推崇杜普蕾,我也不例外,而杜普蕾演奏這首曲子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與巴畢羅理(樂團是倫敦愛樂)合作,另一張則是與巴倫波因(樂團是費城管弦),我兩張都聽,但這次就比較警醒,不敢把整個樂章聽完,因為我打算一口氣聽上五個版本,試試看The Sonus Faber的功力!EMI那張與巴畢羅理合作的版本較早,杜普蕾用她那天才般的樂思,詮釋出自由而浪漫的音樂線條,用The Sonus Faber與Krell來聽,可以感覺到錄音的年代稍早,但那音樂的質地卻是真實而質樸,大提琴的線條與張力強勁而深刻,情感的刻畫與宣洩真美。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杜普蕾的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2個版本--圖左:巴畢羅理(樂團是倫敦愛樂);圖右:巴倫波因(樂團是費城管弦)

換上巴倫波因的版本時,雖然錄音較晚,但之前EMI的錄音似乎更飽滿、更厚實,而重發的Sony版則略瘦,可是杜普蕾那自由的速度與詮釋,與巴倫波因配合起來,默契更好。用The Sonus Faber聽這兩個版本,錄音的差異很明顯,很容易區分出錄音的優劣,但更棒的是,就算聽得出錄音差異,音樂性還是非常強,可以讓人全然陶醉在音樂之中。

真實的細節表現
聽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杜普蕾的詮釋當然不能錯過,但還有很多很棒的版本,像是Virgin唱片由Steven Isserlis演奏的版本,由Richard Hickox指揮倫敦交響樂團,錄音電平較小,但錄音很細膩,音場空間感很好,弦樂雖然不顯得特別飽滿,但大提琴的轉折變化表情豐富,指揮和獨奏者都很能沈得住氣,速度走得很慢、很穩,自由的節拍中帶著節制,沒有杜普蕾那麼地自由不羈,卻更顯得出音樂的陰鬱灰暗。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2個版本--圖左:Steven Isserlis演奏的版本;圖右:Pieter Wispelwey獨奏,Jac van Steen指揮荷蘭廣播愛樂的版本

又像是Channel Classics發行,由Pieter Wispelwey獨奏,Jac van Steen指揮荷蘭廣播愛樂的版本,音像龐大而真實,音場稍近,但大音量聆聽也不覺得有壓力。透過The Sonus Faber與Krell搭配起來的系統聆聽,錄音的細微差異很輕鬆就能分辨,但並不是不好的錄音就難以入耳,而是每一張唱片都好聽,但真實的細節表現讓我們既可以分辨錄音的差異,也能享受好音樂,這才是真正第一流的音響系統。


強烈的音樂流動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艾爾加聽完了嗎?我還想介紹一個版本,那是「2007年逍遙音樂節」(BBC Proms)的現場錄音,大提琴演奏者是Paul Watkins,由Jiri Belohlavek指揮BBC交響樂團。錄音本身非常美,也非常真實,「逍遙音樂節」是倫敦年度重要音樂節,票價很便宜,但聽眾要站著聽,所以現場細微的騷動肯定免不了,而這些細節在The Sonus Faber與Krell的搭配中鉅細靡遺地呈現,可是音樂還是音樂,現場的細微聲響一點也沒干擾到音樂的進行,卻更強烈地烘托出現場錄音的真實感。The Sonus Faber那健康的龐大音像、豐富又自然的音樂細節、均衡又有密度的全頻段音樂重現,帶出強烈的音樂流動感,聆聽的情緒就那麼自然地跟著音樂的河流起伏移動,這樣聽音樂真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啊!

拿更猛爆的音樂來試試
聽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就滿足了嗎?不,來聽Sonus Faber與Krell肯定是難得的經驗,當然要拿更猛爆的音樂來試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拿出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演出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樂曲由銅管獨奏開始,一聲又一聲地催促著,樂團馬上用猛爆的齊奏回應,掀起滔天巨浪一般的咆哮。一陣猛烈的震撼之後,跟著是絕美的弦樂,搖曳生姿地擺盪著,接著又回到猛烈咆哮的主題,第一樂章就在猛爆與溫柔之間交替迴旋。聽馬勒第五難在哪裡?如果音響系統動態不夠好,撐不住第一題的猛爆,把音量調小來聽,到了弦樂的第二主題肯定會覺得怎麼樂團變這麼小聲,這強與弱的對比那麼地大,考驗的正是音響的動態範圍,大音量不能崩潰,還要有條不紊,小音量不能失去音樂的線條,在The Sonus Faber上面聽馬勒,交響樂團的動態對比顯得那麼地真實,我奮力地調高音量,在樂團齊奏的大音量時,龐大的能量襲面而來,坐在沙發上都可以感受到聲波震動彈簧的酥麻感,但依然不能讓The Sonus Faber崩潰,樂團火力全開,喇叭依然條理分明,馬勒那種末世紀的吶喊,真實地在聆聽空間中展現。

音樂的結構都變得更清晰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一連串音樂聽下來,不知不覺將近三個小時,該結束這段與The Sonus Faber短暫的邂逅了,該選什麼音樂呢?選個夠份量的作曲家,我拿出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我知道很多朋友覺得布拉姆斯很重,有時候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第一號交響曲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一樂章一開始,連續十六個小節樂團齊奏,定音鼓連續猛烈的重擊,音樂又厚又重,確實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受。用The Sonus Faber來聽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那定音鼓的能量強而穩定,感受到布拉姆斯那種勇往直前的氣魄,一點都不遲疑。The Sonus Faber不僅能量強悍,音像更是穩定,我聽的是伊凡費雪指揮布達佩斯交響樂團的版本,Channel Classics的錄音非常好,在The Sonus Faber更能感受到現代錄音的好處,頻寬很開闊,線條很清晰,而The Sonus Faber絲毫不受限制的能量感、聲音密度與豐富細節,讓複雜的聲部頓時清晰起來,厚實而強悍地音樂穩穩地向前進行,布拉姆斯音樂當中複雜的節奏,在The Sonus Faber條理分明的表現中,彷彿音樂的結構都變得更清晰了。

沈醉在音樂中的感動,無價!
為什麼用The Sonus Faber搭配Krell來聽平常覺得很難的唱片,都變得更為清晰、條理更分明了呢?我想是The Sonus Faber那種「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氣魄,讓複雜的音樂變得簡單了。無疑地,The Sonus Faber絕對是當今第一流的喇叭系統,在這款劃時代的巨作當中,The Sonus Faber維持了自家喇叭既有的音樂美感傳承,卻增添了龐大、真實、強悍的音樂能量,同時詮釋了音樂的美與真!是的,The Sonus Faber非常昂貴,但能聽見音樂的每一吋情感流動,沈醉在音樂中的感動,無價!



參考售價:7,200,000元(台幣)
發表於 2013-11-10 20:55:15 | 顯示全部樓層
What ever that is in Taiwan $$...look at how many zeros... or 150K Euro lol...That is good for MM for life time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0 21:08:20 | 顯示全部樓層
auraheart 發表於 2013-11-10 20:55
What ever that is in Taiwan $$...look at how many zeros... or 150K Euro lol...That is good fo ...

小到死個日都小唔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6:5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真心好奇,這些高貴限量版的,在聆聽上到底能表現的有多好,是否真的能符合其身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1 06:55:03 | 顯示全部樓層
pokerusa 發表於 2013-11-11 06:51
小弟真心好奇,這些高貴限量版的,在聆聽上到底能表現的有多好,是否真的能符合其身價。

講乜都無用,當你親身聽過摸過自會明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7: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哇....真是高級品.......價錢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7: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淨系呢樣"多層薄板放在高壓模具中壓緊成形",
已經值回票價^_^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7:32:38 | 顯示全部樓層
so much work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7:53:41 | 顯示全部樓層
夠晒豪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8:34:40 | 顯示全部樓層
要唔要七十萬呀全 se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8:41:29 | 顯示全部樓層
cableitoh 發表於 2013-11-11 08:34
要唔要七十萬呀全 set?

一隻刀唔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02:54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月瞳 發表於 2013-11-11 08:41
一隻刀唔得

讲乜都假,買間大D屋擺佢至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04:22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月瞳 發表於 2013-11-11 08:41
一隻刀唔得

我一世都買唔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07:49 | 顯示全部樓層
每 kilo 3 雞幾港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全人手造,真係非常昂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柒喜 發表於 2013-11-10 21:08
小到死個日都小唔哂

珍品中的稀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11-11 09:42:38 | 顯示全部樓層
將歌劇院搬咗返屋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1 10:01:17 | 顯示全部樓層
lomei 發表於 2013-11-11 09:42
將歌劇院搬咗返屋企

直情現場一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1 10:01:59 | 顯示全部樓層

只做三十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1 10:02:56 | 顯示全部樓層
822leung 發表於 2013-11-11 09:13
全人手造,真係非常昂貴

意大利工藝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7 2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