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258|回覆: 33

[拯救地球] 消逝中的鮪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5-17 19:2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地中海美麗的大藍鳍鲔魚已因人類的貪婪而接近絕跡. 大藍鳍鲔魚身長可達四公尺, 體重可達兩百五十公斤,
美麗非常. 壽命有三十年左右, 暢游時速不下五十公里, 下潛深度超過一千公尺, 屬於温血動物往來於北極和熱帶海洋之間.
大藍鳍鲔魚有一致命傷, 腹部肉質肥美, 取作壽司, 為老餐饕所愛.
過去因大批先進裝備的漁船在偵察機引導之下搜遍地中海, 每年捕獲的大藍鳍鲔魚數以萬計, 而且往往是違法浦捉的.
新科技使魚類走投無路, 跨國公司為了暴利, 漁業管理機構怠忽職守, 消費者對海洋生物命運漠不關心.
令大藍鳍鲔魚陷入滅絕危機 !


1-bluefin_tuna.jpg

一個國際保育團體在摩洛哥舉行會議時警告, 原本充斥大西洋與地中海海域的藍鰭鮪魚, 已經減少 90% ,
已經快登上瀕臨絕種的生物名單.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資料, 全球約四分之三的藍鰭鮪魚是被日本人吃掉, 而且日本國內
漁獲量持續下降, 所以進口量也不斷升高, 大約是每年 4.4 萬公噸.  


2-Susi.jpg

日本漁民現在常常忙了一整天後, 仍然空著船回到漁港. 日本一家最大的漁業合作社去年夏天甚至史無前例地被迫停業.
地中海海域的藍鰭鮪魚更是在過去 30 年間數量驟減 80%.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WWF )表示, 以現時的捕捉速度,
藍鰭鮪魚會在三年內消失.


常見的鮪魚品種
北方藍鰭金槍魚(俗名:黑鮪魚)  Northern Bluefin Tuna


5-Northern Bluefin M.jpg
4-Northern bluefin Bluefin M1.jpg

產量是鮪魚的漁獲量之2%, 是鮪魚類中最大的, 分布北半球溫帶海域, 屬高度洄遊魚種. 台灣一般以黑鮪魚肚當作
生魚片中的最好美食, 背部吃起來就像高級牛肉, 下巴多用烤的來吃, 魚頭則是拿來煮湯或清蒸. 血液含有鐵質, 魚肉富則含
EPA, DHA, 核酸與多種維生素, 黑鮪魚身價超過民間的烏魚子. 黑鮪魚因受到日本, 臺灣等國家大量捕撈食用, 數量大減且
瀕臨絕種, 極可能在近數十年內滅絕.



長鰭鮪 Albacore

6-Albacore Tuna.jpg
7-Albacore tuna 1.jpg

體背藍黑, 腹部白色, 是他最明顯的特徵, 才稱之為長鰭鮪. 分布於三大洋的熱帶, 溫帶海域,
一般長鰭鮪身體長40至100公分. 棲息溫度範圍在10至28℃, 適合水溫為10至20℃.



南方黑鮪 Southern Bluefin Tuna

8-Southern bluefin tuna 1.jpg
9-Southern-bluefin-tuna.jpg

俗名 "油串", 分佈於南半球三大洋, 即南太平洋, 印度洋和南大西洋, 肉質跟口感跟北方相似, 南方黑鮪價格
超過北方,原因在北方黑鮪肉質較差. 與北方黑鮪比較則顏色較深, 體型較小. 南方鮪魚屬於高度洄遊魚種, 成長過程
比較緩慢, 然而平均體長是160至200公分. 因為魚肉顏色變化比較快, 所以適合拿來做壽司料理.



黃鰭鮪 Yellowfin Tuna

10-yellowfin tuna 1.jpg
11-Yellowfin-tuna.jpg

俗名 "串仔" , 體背藍黑, 腹部銀白色為最明顯之特徵, 名為黃鰭鮪. 它的顏色是其他鮪魚種類最豐富的,
廣範分布於三大洋之熱帶, 亞熱帶海域, 約為南, 北緯40度間之海域. 最大體長可達200公分, 體重170公斤以上,
一般約體長150公分. 棲息溫度範圍在18至31℃之間, 適合水溫為19至26℃. 生命周期是5到7年, 平均重量10到
70公斤重, 大小則是40至180公分, 佔所有鮪魚產量百分比約35, 台灣分布的地區有小琉球, 綠島, 東部. 它的肉
質較為堅硬, 味道清淡, 比較不會有鮪魚特殊的氣味.




發表於 2012-5-17 19:42:45 | 顯示全部樓層
綠色和平警告~2048年漁源恐耗竭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目前全世界有一半鮪魚是來自中西太平洋,光 在2007年,日、韓、台灣、印尼幾國國家,就捕撈了太平洋內八成的鮪魚。
「綠色和平 」警告,如果人類再這樣毫無節制,到了2048年,海洋內剩下的生物,可能只有浮游生 物和水母。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2:31:4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chhoalex #2 的帖子

鮪魚因為全世界的捕撈已給我們所能吃到的大小己到了臨界點。因為越多大的魚消滅,小魚的數量更日益減少。因為大魚才會去繁殖的。所以我們熟識的鬚眉也是越食越細條。這樣才會日漸消滅。人工飼養只是把人工的飼料餵養。但並不吸引更浪費能源。

少食這些魚類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5-17 19:28: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chhoalex 的帖子

藍鰭吞拿魚的三個品種已被過度捕獲, 部份更已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藍鰭吞拿魚被捕獲的目的
只得一個, 就是為了滿足世界各地饕餮的味蕾. 藍鰭吞拿魚會否於海洋絕跡, 決定權就在你的手上.
在東京築地的中央批發市場上, 一條重達269公斤的青森縣大間產藍鰭吞拿魚以5649萬日圓成交, 大大超過
了去年創下的3249萬日圓(約329萬港元)的最高紀錄.


12-築地.jpg

去年香港某食肆拍到的藍鰭金槍魚 :

13--香港魚王身價約為三百零八萬港元 M.jpg

由於, 藍鰭鮪魚的數量一直在減少, 日本沿海漁民的生計面臨挑戰. 日本偏遠南方的Ishki島有32,000居民,
其中八分之一靠捕魚維生, 但目前他們時刻擔心的話題只有一項:他們的生計已走上絕路.   
漁獲量減少的速度驚人, 使得為了生計的漁民違法捕獵小於36公斤的鮪魚, 這些小鮪魚還沒有生育能力,
按規定是不能捕獵,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讓鮪魚逼近滅絕.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19:39:5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19:57:36 | 顯示全部樓層
但係鮪魚都係....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0:28:45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好愛惜地球資源!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0:35:52 | 顯示全部樓層
藍鰭吞拿魚delicious ar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0:45: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chhoalex 的帖子

We shall protect it.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0:55:14 | 顯示全部樓層
又想食,又想保護佢,好矛盾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2:24:06 | 顯示全部樓層
人類肯定是大自然的破壞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2:4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鮪魚,三文魚,鱄魚,鱘魚,鯊魚都一樣陷入滅絕危機.
中國,巴西,印度等經濟迅速發展國,對食物需求暴增,好快全球海產都有滅絕危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3: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藍鰭鮪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3: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chhoalex 發表於 2012-5-17 19:22
地中海美麗的大藍鳍鲔魚已因人類的貪婪而接近絕跡. 大藍鳍鲔魚身長可達四公尺, 體重可達兩百五十公斤,
美 ...

一條魚咁好利潤,d人點會唔濫捕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7 23:55:19 | 顯示全部樓層
保護生態要即時, 珍惜資源莫遲疑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8 00: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we need to love our eart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8 01:37:3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chhoalex #0 的帖子

漁民違法捕獵小於36公斤的鮪魚, 這些小鮪魚還沒有生育能力,
按規定是不能捕獵,

一條36公斤?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8 01:42:57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師兄的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8 02:49:00 | 顯示全部樓層
Blue fin tuna, 好似未食過呢種貴野。同普通吞拿有幾大分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5-18 04:1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在歐洲,依照慣例每年的 5 到 9 月,是地中海捕抓藍鰭鮪魚的旺季,但自 2008 年起漁民提前在 6 月中就收工。
摩納哥王儲也贊助世界野生基金會在地中海東西岸海域,包括西班牙跟土耳其等地,展開三年保育計畫。
除此之外,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漁業單位,已配合歐盟實施漁獲量限制措施。

日本保育專家佐佐木表示:「 36 公斤以下的鮪魚不會生育,所以漁民捕捉未成年鮪魚形同殺雞取卵,自斷生路。」

唯有停止捕抓才能讓魚群數量回復常態,否則,過幾年不僅漁民生計陷入困頓,人類可能也面臨無鮪魚可吃的窘境。

偏愛鮪魚的饕客們,真的該改變飲食習慣了。


由於, 藍鰭鮪魚的數量一直在減少, 日本沿海漁民的生計面臨挑戰. 日本偏遠南方的Ishki島有32,000居民,
其中八分之一靠捕魚維生, 但目前他們時刻擔心的話題只有一項:他們的生計已走上絕路.


大家都明白,令自己走上絕路的,往往就是你自己,卻又無可奈何。

文明社會其實一点也不文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根本就是天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09: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