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546|回覆: 12

[古今戰爭] 韩战

[複製鏈接]
簽到
1990
發表於 2013-6-17 20:26: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 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战爭,后美国、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雙方的多個国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冷战中的一场“热战”。由于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从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与苏联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安东-沈阳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覆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

1950年6月25日(星期日)凌晨,在猛烈的炮击准备后,朝军全面攻击分界线以南的大韓民國國軍。四小时内,朝军的坦克和步兵突破韩军防线,直趋汉城。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广播声称,韩国侵略了朝鲜,李承晚政府“在美国操纵下”突然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武装侵犯,朝军是在反击“强盗卖国贼李承晚”的挑衅。當時,韓國國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也缺乏对全面战争的准备。这导致韩军在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损失,战线快速南移。

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于6月24日深夜收到驻韩使馆的报告。

6月25日,安理会通过82号决议,“断定”“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施行武装攻击”“构成对和平之破坏”,“要求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促请北朝鲜当局即将军队撤至北纬三十八度”。

6月25日晚,美国总统杜鲁门授权在朝鲜半岛北纬38度以南地区出動美國海軍、空軍部队攻击朝军,沃爾頓·沃克將軍奉令率美軍第八軍團阻擊。

雖然杜鲁门總統在1月5日宣布美國不會防衛台灣,國務卿艾奇遜1月12日的演講也不把台灣列入美國防衛圈之內。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改變政策。6月27日,杜鲁门命令美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以防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渡海攻击台湾,或中華民國國軍進攻大陸。

6月27日,安理会通过83号决议,“须采取紧急军事措施,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

6月28日,美军作战飞机进入朝鲜半岛投入战斗。該日凌晨,在未發布公告的情形下,漢江大橋即被韓國陸軍工兵隊以炸藥炸毀,500至1000人遇害;上午,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漢城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內共700至900人遭到朝鮮人民軍虐殺。

6月29日,杜鲁门授权部队对北纬38度以北地区进行海空打击。

7月1日上午11时,史密斯先遣队-驻日本九州的美军第24步兵师第21步兵团第1营的两个连,空运抵达釜山附近的机场。这是战时首支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半岛。7月5日晨,史密斯先遣队在汉城以南约50英里的水原附近阻击朝军主力第4步兵师南下的坦克部队。这是美军地面部队的首次作战。

7月7日,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建议………会员国将此项部队及其他援助置于美国主持之联合司令部指挥之下”,“请美国指派此项部队之司令”,“授权联合司令部斟酌情形,于对北朝鲜军队作战时,将联合国旗帜与各参战国旗帜同时使用”。

7月8日,杜鲁门指定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的指挥官。6天后,李承晚将韩军指挥权交给麦克阿瑟。

此后几个月,来自18个国家的军队陆续到达朝鲜半岛援助韩国。其中英國首相艾德禮於7月24日派遣一個旅的英軍前往韓國,並於7月30日發表了支持美國的聲明。

在朝鮮軍揮軍南下的混亂中,朝韓兩方都犯下了嚴重的戰爭罪行,北朝鮮的政治人員有系統的逮捕、處決南韓方的公務員、軍警與反共主義者,而韩国国军也在潰敗中大規模屠杀了被認為有通敵嫌疑的左派分子,被統稱為保導聯盟事件的全國級屠殺中‎的受害者據信在20萬人以上。

苏联在6月27日發表公報,表示苏联不會在朝鮮半島與美軍對抗。

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軍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认为这是“针对中国领土的武装入侵……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并宣称韩国在美国的指使下入侵朝鲜的做法是“美帝国主义夺取亚洲的计划”。在7月初,得知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消息后,周恩来明确向斯大林表明,中国会在东北集结9个师,如果朝鲜人民军被打败,会迅速派遣部队入朝帮助朝鲜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进行作战。7月7日东北边防军正式组建,并确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一名称。

在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漢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韓国國軍一路潰退到釜山附近的洛东江一带。此时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下达了死守釜山环形防御圈的命令,不得再后退。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將风险很大的仁川做為登陆计划的實施地點。

9月15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集團軍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後重夺漢城。

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将朝鲜人民军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产生大幅改变。麦克阿瑟将军要求乘胜追击,将共产主义势力逐出整个朝鲜半岛。9月2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总统杜鲁门都同意了麦克阿瑟的建议,但是总统要求麦克阿瑟: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都不会参战的情况下才可攻击朝鲜,這僅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美國單方絕不願再掀起世界大戰。麥克阿瑟则信誓旦旦地表示,中國大陸在百業待舉之際,絕不可能介入朝鮮半岛戰事。9月28日,聯合國军进逼三八线;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终于进入朝鲜作战。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376號決議案,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军越过三八线; 10月9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军大举进攻前,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面。麦克阿瑟保证不会进入中國大陸,并同时还认为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士兵回家过这个传统节日。10月11日,韩国国军占领元山;10月19日,美军進佔平壤,朝鲜政府迁往江界市。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已跨过鸭绿江,但当时美军还不知道具体情况。韩国国军陆军第六师的部队已进抵鸭绿江畔楚山郡。

战争爆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7月13日即成立东北边防军,抽调4个军及炮兵部队,积极备战,以防不测。8月5日,毛泽东电告东北边防军领导,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战准备,在9月上旬能够出动至朝鲜参战。此时,朝鲜人民军还在朝鲜半岛南部洛东江一带作战,联合国军仅守住釜山防卫圈一小块地区。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北京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会出兵。9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措辞强硬讲话;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北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美国总统杜鲁门视这段讲话为企圖影響联合国正在討論的376號決議。10月1日,韩国第一批部队进入朝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雖然做出強硬聲明,中共高層領導人內部意見卻不一致,大部分傾向於不參戰,因為中國歷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捲入這場戰爭對國家發展不利。前蘇聯解密檔案表明,史達林作為共產主義陣營的首腦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北京政府仍未對參戰與否做出最後決定。周恩來赴莫斯科跟蘇方討論參戰問題。10月4日,中國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奉命抵北京商討朝鮮問題;10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出兵援朝。10月8日,中革軍委主席毛澤東電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北京當局作出這個決定表面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中國丹東的文物市場,中國領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但朝鮮如被美軍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共高層在10月初對是否要派兵入朝参战長久不能決定,派兵计划一直没有执行。10月8日,周恩来和俄語翻譯師哲自北京前往莫斯科;10月11日,在黑海的阿布哈茲區的阿德列爾休養所同林彪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问题。双方就该问题达成协议,兩國同意不出兵,准备让金日成到东北组建流亡政府。不过经毛泽东与其他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高层讨论决定最终还是出兵参战,但要求苏联方面最迟在两个半月内提供空军掩护,还要负责各主要城市的领空安全。斯大林最后也在17日同意了请求。

决策形成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并初步拟定了“支援军”的名义。黄炎培认为支援军,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让国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宣战。因此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表示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当时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愿意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市)渡鸭绿江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界河鸭绿江。中国人民军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此次战役是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场战役,中國因此將10月25日訂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聯军并未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会在聯军越过三八线進入朝鲜的情況下发动进攻,而且此前聯军也没有收到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已经跨过鸭绿江的情报。聯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全面告捷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宣称歼灭了3万5千名联合国军士兵。

在撤退的過程中,由於李承晚政府與軍方將領的貪瀆侵吞物資,40萬以上的韓國國民防衛軍(南韓武装部队)於缺乏給養的寒冬中的撤退演變成一場死亡行軍,導致九万军人於沿路上因飢寒而死(國民防衛軍事件)。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联合国军全部被歼的危险”,因此建议应该大规模轰炸东北地区,但是美国杜鲁门政府显然意识到在二战刚刚结束后就立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战将有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认为应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动参战,令杜鲁门政府再度改变政策,称朝鲜半岛的统一可以“日后再谈判”,显然抛弃了之前要一鼓作气统一朝鲜半岛的策略。

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中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先示弱于敌,诱敌军进入战役发起线后于11月25日发动第二次战役,在东线出动第九兵团,将联合国军10余万人压缩在长津湖地区围攻。在西线战场使用志愿军第38军、42军从左翼突击美军第8集团军纵深。美韩军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弃守平壤。此時彭德懷向毛澤東要求停下來:“目前部隊糧、彈、鞋、油、鹽均不能按時接濟,主要原因是無飛機掩護,隨修隨炸。”12月13日,毛復電:“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

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战斗至一月二日,志愿军已突入联合国军防御纵深十五至二十公里,将联合国军部署打乱,联合国军迫全线撤退。中朝军队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战斗至一月七日,联合国军已退至三七线南北之平泽,安城,堤川,宁越,三陟一线,但在作战过程中大批韩军和少量美军因撤退不及被中朝军队歼灭,却并未歼灭联军的重兵集团,彭德怀认为联军是在有计划地南撤,企图诱志愿军深入,重演仁川登陆故伎;于是命令志愿军停止追击联合国军,战役遂于一月八日结束。

杜鲁门政府与联军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的意见产生很多冲突。杜魯門希望避免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蘇聯产生直接衝突,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麦克阿瑟則以軍事上的勝利為優先,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首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大陆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中華民國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这项命令是麦克阿瑟在无线电广播中与全世界民众一起知悉的,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被解職以後的麥克阿瑟在全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在國會大廈發表了題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講。但是這股熱潮並未持續到1952年麥克阿瑟參與共和黨總統初選。

聯合國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毛泽东认为志愿军有能力将聯合國军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事实上,由于军需紧缺,彼时的志愿军已难以即刻推进。

聯合國第一委員會討論過中國對停战建议的答覆後,24國認為它等同要求:聯合國放棄聯合國憲章,間接宣告中朝沒有侵略,聯合國安理會與大會決議防衛韓國是錯的;委員會在1951年1月30日否决了12个亚洲和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关于在朝鲜停止敌对行动、和平解決朝鲜问题及其他远东问题召开7国会议」和「包括志愿军在内所有外国军队退出朝鲜半岛,公开选举民族自决」的提案,及苏联的修正案,通過美國的提案。聯合國大會2月1日以44票贊成,7票反對,8票棄權,通過第一委員會草案,成為第498號決議,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介入朝鮮是「侵略行為」,呼籲中國停止對抗聯合國軍,退出朝鮮。

1951年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責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及其第一委员会,在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代表参加,而且在超越安全理事会的权限下,通过美国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认定是非法的,诽谤的,无效的”。呼吁美军停止侵略朝鲜的行为,决心要将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底。

1月的第四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撤退,放棄仁川和漢城,全線被迫後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此時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已掌握志願軍的“禮拜攻勢”與“月光攻勢”,由於後勤的落後,只能揹負五天的糧食。志願軍到了第七天糧盡彈絕,不得不停止进攻,聯軍則趁這時發動“屠夫行動”(Operation Killer)與“撕裂者行动”,志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炮火下承受了惨重的伤亡。

2_21_070608_koreaUSExecutions.jpg
38thPar.jpg
korean-war-30.jpg
KumRiver_Howitzer_KoreanWar.jpg
us-marine-captures-north-koreans.jpg
weal_06_img1141.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6-17 20:26:51 | 顯示全部樓層

1951年2月11日晚,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在志愿军牵制住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志愿军计划进攻横城西北的南韩第八师,由此打开缺口,向原州的美军防线进击,志愿军取得胜利。志愿军利用横城反击战迫使南韩第三、第五、第八师以及美军第二师一部和空降一八七团开始后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志愿军在整个战场上面临的压力。横城反击战后,东线联合国军出现了全线动摇的迹象,并开始不同程度的后退,除了砥平里的联合国军。

2月13日,志愿军发起砥平里战役。溫玉成將軍指揮五個師中的八個團,約25,000人,向橫城以西砥平裡的一團聯合國軍發動猛攻,美軍第二步兵師23團(弗里曼團)和團屬坦克中隊、一個野炮營及法國步兵營,約4,500人以火海戰術對人海戰術,志愿军第39、第40、第42軍的八個團蒙受惨重伤亡,傷亡高達5000餘人。僅40軍參與攻擊的三個團就有1830人傷亡,其中359團3營的志愿军幾乎全部阵亡。美軍伤亡301人, 42人失蹤,美軍稱砥平里战役為「韓戰的蓋茨堡戰役」,對美軍士氣鼓舞極大。

砥平里战役后,为了避免志愿军陷入不利局面,彭德怀下令志愿军放弃汉城等地全线后撤。1951年3月7日,美軍第八軍發動「撕裂行動」攻勢。中國軍隊彈藥不足,炮損嚴重,軍服破爛以致赤身露體,糧食耗盡,被迫忍饑挨餓,但志愿军依靠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士兵顽强的意志避免了全线溃退的局面。美军乘志愿军后撤之时,又空降部队到志愿军后方,企图抢占咽喉要道,攻占重要高地,但由于志愿军的果断后撤并提前抢占了各咽喉要点,不仅目的没有达成,空降部队还受到志愿军和朝鲜军队的打击。为掩护主力顺利撤退,志愿军层层阻击,在每一个高地与联合国军激战,对联合国军造成重大杀伤,有效迟滞了联合国军的前进。1951年3月14日,韓國第一步兵師與美軍第三步兵師进入漢城,4月20日,志愿军完成撤退,开始构筑防线,等待国内援军到来。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也停止了前进,第四次战役结束。

4月,聯合國軍开始掌握一定的優勢,中国军队国内增援兵团于4月16日陆续抵达后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总兵力首度超过联合国军,在数量上处于上风。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以20万兵力發動第五次戰役至29日攻勢結束,志愿军再次向南进攻至汉城附近。之后,志愿军进一步打击南韩军队。在志愿军的全面攻势结束后,聯合國軍開始發動攻勢,逼進鐵原、漣川,志願軍63軍奉命防守铁原,减缓了联合国军的进攻速度,最终,志願軍全線撤退約40公里后在铁原一线阻止住聯軍的進攻,聯合國軍第二次跨进三八線,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密集砲擊,被稱為“范弗里特的彈藥量”,單一砲兵營在24小時內就射擊12000發以上進行無間歇砲幕,志願軍奉命孤军断后的第三兵團60軍180師陷入重围,损伤过半,剩余5600余人突围至三八线以北。双方最后在“三八线”附近再次陷入僵持状态。7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了談判桌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战役结果统计是歼灭聯军8万2千多人,为五次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一次。志願軍傷亡是8万5千多人,尤其是后期的撤退行动中,伤亡达1万6千人,其中损失最惨重的是第180师,负伤、阵亡和失蹤的总数字为7644人。朝鲜方面统计人民军损失10000多人。联军方面的战役结果统计是,4月攻势期间歼灭敌军75,000人,韩国方面的统计则是五月攻势期间歼灭敌军100,000人,总战果超过20万人。

由於缺空現代化空軍編制,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曝露於美軍的猛烈空襲之下,只能利用夜戰突擊,並利用夜間以大量民工搶修道路與橋樑,隨炸隨修,修復後又再遭炸毀。嚴苛的環境逼得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搭機返回北京,排闥直入,掀毛澤東的被褥進言前線之困難。毛澤東向彭德懷提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

经历了一年的大规模冲突后,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提出双方进行停火谈判的建议:目前最尖锐的朝鲜武装冲突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

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表声明表示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日《人民日报》中发表社论表示“我们中国人民完全赞同这个建议”,而美国总统杜鲁门则在田纳西州参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说表示美国“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命通知朝鲜人民军: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举行一次会议,以讨论一个停止在朝鲜半岛的敌对行为及一切武装行动的停战协议,并愿适当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我在贵方对本通知答复以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一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贵方代表会晤。我提议此会议可在元山港一只丹麦伤兵船上举行。

7月1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答复:你在6月30日关于和平谈判的声明收到了。我们受权向你声明,我们同意为举行关于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和你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我们建议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若你同意,我们的代表准备于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会晤。

这样,双方第一次停战谈判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了,朝中方代表为南日(朝)、李相朝(朝)、邓华(中)、解方(中)和张平山(朝)五位将军,韩美方为特纳•乔埃(美)、克雷奇(美)、霍治(美)、勃克(美)和白善烨(韩)五位将军。朝中方提出三点建议,即1、停火,2、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以及3、外国军队尽快撤离。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要求将停火分界线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区,要求中朝方将军队撤至当时的实际控制线以北的金城、金化、市边里、伊川、洗浦里、淮阳、通川一线,给予联合国军方面1.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海空优势补偿”,中朝方拒绝。第一次谈判破裂。

为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条件,联合国军和韩军于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分别进攻朝中方西线和东线防线。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防御,同时还遭到了洪水灾害,很多防御工事被毁。经过两个月的激战,联合国军占领了646平方千米土地,平均每个月推进约2公里。停战谈判在10月25日重新恢复,地点改在了板门店。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反击战,占领了280平方公里土地,并巩固了开城地区的防御。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地区。如军事停战协议在本协议批准后30天之后签字,则应按将来双方实际接触线的变化修正上述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由於雙方的條件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王樹增提到:“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200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合国军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组成,数层阵地使其纵深达300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沿着对峙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埋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被称之为‘闭居洞中的龙’。”

在8月18日-9月18日的夏季攻势中,为了确保休战后获得更为有利的阵地线,自8月18日起,韩军第1军对丁字峰、美军第10军对喋血岭和昭阳江东岸地区同时开始了攻击,这是夏季攻势的前期作战。进攻比雅里西南方的983高地和773高地的韩军第1军第5师第36团(临时配属美军第10军第2师指挥),遇到了朝鲜人民军将领方虎山的坚决抵抗。朝鲜人民军与大韩民国国军在983、773高地的反斜面上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血战,几天下来,整个山顶都被鲜血染红了,看到这种凄惨战况的美军记者,不由得喊出了"Bloody Ridge(喋血岭)这个名字。到8月27日,韩军被迫撤退,所夺取的各个山顶又被朝鲜人民军占领。联合国军改由美军第2师第9团接替韩军第36团攻击喋血岭,该团于8月31日和9月1日从正面进行了攻击,仍然没有成功。朝鲜人民军躲在反斜面的坑道内,在美军将要前进到山顶阵地时,突然予以猛烈射击,因此每次美军都遭到重大损失。9月5日喋血岭终被美韩联军攻下,在从8月18日到9月5日攻击喋血岭的3周时间内,联合国军所受的损失是战死326人、负伤2032人、失踪414人,共计2772人。依美军第二師估計,中朝傷亡15000人。

范弗里特上将在喋血岭的攻击开始陷于僵局之时,就设想在中、东部战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以求停火后有一条更加坚固的防线。但是喋血岭的损失报告却给了他很大震动,如果按照原来的计划实施,将会遭到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是无法承受的,于是美第10军转为夺取喋血岭正北方的851—931—894高地群,此高地群从主脉向东西延伸出的无数支脉会使人想起鱼的背骨而感到毛骨悚然。目击这个山峰战斗的美军记者喊出了Heart Break Ridge(伤心岭)这个名字。美军的攻击从9月13日凌晨5时30分开始,先进行了30分钟的攻击准备射击,然后美军第2师第23团开始前进。中午时分,美国人发现他们“闯进了黄蜂的窝巢里”,朝鲜人民军在之前一直静静的山背上同时喷射出交叉炮火,美军第23团突击连受到机枪交叉射击和手榴弹攻击,还受到了火炮和迫击炮的集中射击。第23团两个营除了退到山谷间避开直射火力,挖战壕防身外,别无他法。直到黄昏,第23团也没有发现一个朝鲜人,只是被打的抬不起头来,官兵们直言是“重蹈了喋血岭的覆辙”。9月16日,美军第23团詹姆斯·Y·亚当斯团长派出预备队从两翼同时攻击,以减轻正面部队的压力,但这次攻击也被朝鲜人民军“像铁桶那样的火网”所阻,一步也未进展。9月20日新任第2师师长罗伯特·N·扬格少将下令参加过喋血岭作战的第9团夺取位于伤心岭两侧的1024和867两个高地。1024高地被夺下,但因其距离伤心岭有7公里远,因而对朝鲜人民军反斜面的坑道战术的压制效果不大,而且新换上来的朝鲜人民军第15团顽强守住了867高地。扬格师长仔细地研究了这次攻击,作出结论报告说“这是一个大失败”,并于9月27日决定中止这次攻击,待10月初在新的构想之下再进行攻击,自联合国军于1951年1月转入反攻以来,困难的攻击是不少,可是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也没能夺取阵地,以致停止攻击,还是第一次。此时朝鲜人民军也受损过度、疲累不堪,匆匆将阵地移交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便撤走休息。中国军队一向采取灵活、多变的运动战,反对死打硬拼,后来为了迂回作战,主动放弃了这片高地。此役美军第2师傷亡3700多人,美方估計中朝此役傷亡25000人。整个朝鲜战争1951年夏秋季战役作战中,中朝共毙伤俘联合国军16.8万余人。中朝伤亡3.3万余人。这次作战,迫使美方不得不恢复停战谈判,并放弃其原来的要求。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创造的马蹄形工事是坑道工事的雏形,为以后建成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对方虎山提出了批评。1952年,他出任中朝联军“朝鲜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所属都是后备部队,实际上被赋闲置散。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后不久,方虎山就任军事院校校长。此时朴一禹自封为从中国回国的朝鲜革命者的代表,拉帮结派,隐隐有与金日成分庭抗礼之势。但是朴一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从中国回朝鲜的干部大多不理会他的拉拢。像金昌德(即林彪麾下的解放军四野第164师师长李德山)就直言不讳地对朴一禹说,自己是因为信赖党、祖国和人民才回国,并不是因为信赖朴一禹。而有的人更直接向金日成告发,说朴一禹是反党分子。1955年4月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朴一禹和方虎山作为“反党宗派分子”被开除出党。金日成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方虎山“因为在战争末期没有打好仗,所以在党内受到了批评”,有怨言的他被朴一禹利用,“在背后非议党和国家的政策”,因此受到了开除出党的惩处。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之戰,雙方在表面陣地上进行拉锯战。多次反復爭奪的結果,兩方面皆死傷慘重。前後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嶺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米。中國人民志願軍軍隊傷亡情況遽增,不過仍倚靠有系統建設的坑道工事阻止了美軍的攻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上甘岭战役统计,歼灭联合国军2.5万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相較於將上甘嶺視為一場決定性戰役,將之称为“朝鲜战场的凡尔登”的中國,美軍僅將此役視為一場激烈的局部攻勢,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公布傷亡为9000人左右,其中美軍約2000人,但范弗里特在不能奪得上甘嶺後,對中國軍的防禦能力不得不重新評量,後續期間也確實未再發動過較大規模的攻勢。守住上甘嶺上的中國軍隊,被全體嘉獎為上甘嶺英雄團。范弗里特在此战役中使用大量的弹药创造了“范弗里特弹药量”的新名词。

1953年双方因战俘问题再次在谈判桌上陷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3年5月13日发动夏季进攻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20兵团第19兵团和第9兵团在火炮掩护下从西线、中线、东线、三路出击,从正面突破联合国军地下坑道防御工事,经激战,除个别支撑点内的联合国军守突围外其余均为志愿军消灭,先后毙伤俘联合国军4133人,志愿军伤亡1608人。5月27日至6月23日,志愿军展开第二次攻势,志愿军在此次进攻中将原以打击美军为主的计划改为打击南韩军为主。志愿军第19兵团、第9兵团、第20兵团及朝鲜人民军先后对南朝鲜军团以下兵力防守的51个支撑点进攻作战65次,共歼灭联合国军41203人,志愿军伤亡19354人。志愿军突破联军阵地正面达12公里,纵深达6公里,为第三次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7月13日至27日展开第三次进攻,即金城战役,这是进攻以打击南韩军队为主。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对韩国军队防守的坚固阵地实施的进攻战役。此役志愿军第9、第19、第20兵团及人民军对南朝鲜军作战45次。在7月13日展开进攻至16日转入防御,仅3天时间便将战线从正面向前推进了192.6公里。联合国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出动8个师兵力反击1000余次,但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至27日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结束前仅占领巨里室北山一个阵地。中国方面宣称志愿军金城战役中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联合国军3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共歼灭联合国军52783人,志愿军伤亡2.3万人。

通过夏季战役,向南扩展阵地240公里,将战线拉直。整个夏季进攻战役,中方聲稱志愿军伤亡5.3万余人,志愿军毙伤俘联合国军12.3万余人。联合国军聲稱联合国军伤亡29,629人, 志愿军傷亡72,112人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双方在板門店签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协议。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三八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

1954年,苏联官员和在朝鲜半岛参战的各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但谈判未达成一个永久和平计划,未能解决朝鲜统一问题,至今,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1991年朝鲜和韩国签署了一项进行永久和平条约谈判的协议,1992年得到批准。但1991年朝鲜方面开始抵制军事停火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4年退出该委员会。

2009年5月27日朝鲜军方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朝鲜停战协定,将不再受军事停战协定约束。

2013年3月5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於声明中宣布,朝鲜将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8 00:06:14 | 顯示全部樓層

雄赳赳,气昂昂,跨過鴨綠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8 03:5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8 19:20:10 | 顯示全部樓層
cc1122 發表於 2013-6-18 03:52
回應 wahonwahon #3 的帖子

打生打死得個吉,何苦呢。

人生出來都是死路一條,死係睇下有無價值,打生打死,為啖氣囉!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9 01: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在當年聯合國部隊合力打走以蘇聯為首的共匪侵略行動,保衛了自由世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19 01: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所產生的價值也不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1 02: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Can you post more photos about Korea War? Thanks!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1 16:02:2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playerboy #1 的帖子

一場好戲劇化的戰爭。其實到而家大家係停戰,是但一邊可以再開戰,不過唔好再打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1 16:07: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merrychristmas #9 的帖子

I don't think any side will start the war again.  The previous time was start by North Korea, which I don't think that they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it now.  As for the South, I think they can just wait until the North collapse by itself.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1 16: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playerboy #12 的帖子

同意,北韓之前的是恐嚇居多,新官上任3把火,金正恩都係希望藉此建立威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1 16:20: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 merrychristmas #11 的帖子

agree, 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he is trying to blackmail the US and Sout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3 00:32:0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8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