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065|回覆: 63

西洋古帆船模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6-28 10:2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西洋古帆船模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航海模型運動起源于歐洲。早在16、17世紀,歐洲已有帆船模型比賽活動。帆船模型(S)是航海模型的競賽專案中的一個種類。按照世界航海模型運動聯合會NAVIGA的規則,航海模型的競賽專案分為五類,帆船模型就是其中的一類。它是一種無線電遙控帆船模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際上競賽的航海模型分為三種:動力船模型,帆船模型,外觀模型。比賽分A、B、C、D、E、F六個組,共35個級別。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動力船模型指有機械動力裝置,能在水上航行的艦船模型和競速艇模型。動力裝置有電動機、內燃機、蒸汽機,不准使用放射性物質作能源。內燃機動力的雜訊指標不能超過80分貝。比賽分牽引、自航和遙控三種方式進行。牽引的有圓周競速艇模型,自航的有自航艦船模型,遙控的有競速艇、繞標競速艇、耐久賽競速艇、繞標艦船和表演艦船等模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模型是以風帆為動力,通過無線電操縱帆和船來航行,要求參與者有很強的戰術意識,益于鍛煉人的韌性。帆船模型按帆面積和船體主尺度可分三個級別:F5 - 10級,F5 - M級,F5 - E級。

帆船外觀模型則以展現原來船舶的形態,特質及其細緻程度作為觀賞的要點,亦是本帖介紹的重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西洋古帆船簡史

當您把玩手中精美的船模時,每每想要瞭解人類航海文明的進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從簡單的原始船發展到近代結構複雜、用途廣泛、功能強大的各種帆船。而伴隨帆船的發展,是人類不斷探索未知世界,開闢文明前沿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無情殘酷的殖民掠奪。

船的起源

船是人類的偉大發明,早在舊石器時代,船就成為當時人們廣泛應用的、從事水上活動的重要工具。我們的祖先最早時發現洪水來臨時漂浮在水中的樹幹可以救生,於是產生靈感將切去枝杈的樹幹並聯成筏。大約在距今8000-9000年之前,人類開始把一段樹幹平整、挖空,從而製成了一隻堅固耐用並操作靈便的運載工具—獨木舟,後來在挖空的部分上方安置多道橫樑,以為劃手和乘客的坐凳。為了增大獨木舟的容積和載重量,人們在船體上緣加接舷側列板--這樣,船內的容積增大,吃水也可以加深,載重量增加了。為了固定舷側列板並保證船體的橫向強度,列板內側安裝若干肋骨或隔艙板,肋骨上端連接並鋪設甲板。這時,原來的獨木舟便成為船最低下的一根龍骨了,龍骨兩端可增加木材,並安裝首柱與尾柱—形成船長,船寬和船深不斷增加的木板船。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早期的推進器具包括篙(punt pole),短槳(paddle), 長槳(oar), 和櫓(scull)等,人們在水上操駕船隻,發現風力可以推船前進。於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依靠自然力為驅動力的工具—風帆出現了。


古代歐洲的木帆船
帆船的誕生,擴大的人類的活動範圍,增加了貨運量,促進了人類的旅行、運輸、文化交流,甚至為爭奪某一地區或某一資源的海上戰鬥。

地中海地區

這個地區包括世界文明最早出現的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還有後來發展的愛琴海諸島,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現黎巴嫩)人,地中海北岸的希臘人和羅馬人。

埃及船
埃及人的造船歷史課追溯到西元前3000年以前,早期的埃及人由於缺少木材,使用當地的紙莎草捆紮成船。約在西元前2600年埃及人從北方的腓尼基輸入雪松、冷杉等木材造船。根據歷史遺跡,我們可知,在西元前15世紀時,埃及人所造的船有25-30米,每舷有15名劃槳手。船的中部立有一根大桅杆,上下各有一根長的橫桁張帆,帆可以轉動以適應不同的風向,船尾兩側各有一根舵槳。西元前1100年間,埃及人的船出現了沖角(船首前尖銳並堅固的部分,常包以金屬或由金屬製成,可衝擊敵方船體使其破裂)。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克利特人與腓尼基人的帆船
愛琴海克利特(crete)島上的米諾斯(minoan)文化歷史悠久,造船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2000年前。海島的居民是天生的航海者和貿易商人。克利特人擁有龐大的商船隊,並由強大的海軍保護。愛琴島上有優質的木材,為帆船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但所存遺跡不多,人們對克利特船知之甚少。

腓尼基人生活在黎巴嫩山脈與地中海之間的狹長地帶和近海的一些島嶼,善於經商,在地理學、造船、航海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前8世紀達到鼎盛。根據遺跡,人們發現了腓尼基船的發展:有一種腓尼基船除了中部主桅的橫桁上掛一大方帆外,船前端還裝了一根斜首桅,上面也掛了一面方帆。他們發明了三孔滑輪(deadeye)以拉緊支桅索(shroud)—這已是一種全靠風力推進的帆船了。腓尼基人可乘橫風航行。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腓尼基人意識到戰船的重要性,他們的戰船具有龍骨、首柱和尾柱、肋骨、甲板橫樑,並裝有甲板和較高的艙口,船上有容弓箭手作戰的橋樓,船首有沖角。船殼和甲板用羊毛撚縫,塗以瀝青,可達到完全水密。

希臘船
腓尼基的勢力衰落後,希臘人作為了他們的繼承者從事海上的貿易。當時希臘的各城邦之間時有爭戰,且東方的波斯帝國常入侵地中海東部。於是希臘大力發展劃槳戰船,雙排槳戰船出現,航速加快。隨後又造出了更大的三排槳戰船(Trireme)這種船除在船首下部有一向前伸出約3米的沖角(銅皮包裹),在水線處又有一沖角,以便在敵船受衝擊破損後再給與致命一擊。這種船配有170名劃槳手。短時間衝刺航速可達7-8節(1節 1海裡/小時 1.852公里/小時),憑藉這種三排槳戰船,希臘在西元前480年擊敗了強大的波斯人。

羅馬船
西元前3世紀,羅馬帝國在義大利半島崛起。他們在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和軍事活動受到迦太基的威脅(迦太基原是腓尼基人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羅馬人在他們的戰船上裝有懸吊踏板,在靠近戰艦時,踏板被放下,前端的抓釘牢牢釘在敵艦的甲板上形成為士兵登敵艦的坡道。那時的羅馬商船在主桅的大方帆上出現了一面三角形的帆,並且在水下的船殼包裹有鉛皮。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北歐地區

西元前58-西元前49年,羅馬人征服了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之間的整個高盧地區。羅馬人發現高盧地區的人駕駛船舶更多時用帆,他們在船桅杆上掛一面皮制的方帆,將一角系于船首,可在偏逆風下航行。

北歐船
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歷史上的維京(Viking)時期約從8世紀到13世紀,他們的船稱為長船--著名維京海島的座駕—長有五六十米。在與英法等國的交戰中,維京人在船的舷側列板上加裝30-60釐米的舷板,在船端部建樓。這樣可以居高臨下射箭、投石,並增強了船的抗風濤能力。另一項改進是用一根長杆撐住帆的一角,使船能在偏逆風下航行。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英國船
英國人所建造的戰船是基於北歐的長船,並採用羅馬人的造船技術予以改進。為適應海岸彎曲、風向不定的海域航行,英國人使用了可適應不同風向的斜桁縱帆。


地理大發現時代

十四、五世紀以來,西歐各國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的萌發。歐洲與東方的貿易雖然迅速增長,但受到中東地區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嚴重剝削。西歐的商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中部,直達東方的新航路。

這一時期的歷史被稱為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它記載了諸多航海家的名字:包括七下西洋的鄭和,宣導遠洋探險,改進測繪海圖和船舶定位方法的亨利親王,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達·伽馬,越過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哥倫布,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三次環球航行的庫克船長等。

當時遠航探險所用的船舶大都噸位較小,例如哥倫布第一次到達美洲的3艘船都屬於Caravel型。較小的船適合於探險之用,因為小船吃水較深,可以接近海岸航行;另外初次遠航不需要裝在很多貨物;另外較少的船員相對容易控制管理。


西歐各航海強國爭奪殖民地

16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在亞洲和美洲已建立起範圍廣泛的殖民地,從中獲取了巨大的財富。這是西歐的英國、荷蘭和法國等民族君主國崛起,他們竭力打破葡、西對海上貿易的壟斷,擴張自己的海上勢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

英國
隨著英國人開始他們「日不落」帝國的建立,對船舶噸位的要求也不斷增大。亨利八世于1514年建造了有名的「Great Harry」號。這是一艘4桅帆船,船首部還有一根首斜桅,前桅和首桅的上端都安裝了中桅和上桅。這樣一根桅杆上可掛3面方帆。後桅與尾桅則下面掛三角縱帆,上面掛方帆。首斜桅上則掛一面斜桁帆。船首樓有三層,尾樓有四層。其上裝21門火炮。

荷蘭與法國
15至17世紀,荷蘭人和法國人展開了全球化的殖民地開墾,其中荷蘭人所開發的100噸左右的三桅平底商船貨艙寬大,結構和帆裝簡單,操縱靈活,需要船員較少,在海上具有優勢。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潰敗
1588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為了報復英國在海上對西班牙船隊的掠奪和對西班牙城市的攻擊,組織了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Armada)」—擁有戰船總噸位和火炮數量遠遠大於英國的艦隊。西班牙的船較大,仍是高幹舷,首尾樓高大的Carrack,航速較低,而且在逆風下航行,帆的操作較慢;英國船則是已改進的Galleon,幹舷和首尾樓都放低了,受風面積和目標都減少了。帆具操作較為靈便航速也較快。英國戰船的火炮數目雖然只是西班牙船上的1/5,但射程遠,準確度高。船舷的炮孔開得較大,有利於瞄準。1588年8月間,英軍重創西班牙艦隊,獲得全勝。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歐洲列強爭奪海上霸權
隨著西歐列強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步伐不斷加劇,列強間在17、18世紀爭奪海上霸權的爭鬥也愈演愈烈。這一時期各國的海軍和商船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船型基於英國的Galleon。上甲板有較顯著的內傾,下面幾層炮位甲板較寬,使發射炮彈時炮身回彈,退有餘地。船上的帆裝已由4桅改為更方便的3桅。前桅和主桅上掛3面風帆,風小時上桅帆的上面再加一面頂帆。後桅上的三角縱帆已為斜桁帆所代替,之後又換上有斜桁的四邊形縱帆。另外,17世紀末開始使用的操舵輪大大提高了操舵的性能。

同時,木制帆船在建造技術,支索佈局,材料處理以及防蛀損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17至18世紀,英、法兩個殖民大國在北美洲和印度的爭鬥和他們在海上貿易的競爭異常激烈。其中以1805年的特拉法加爾角的戰鬥最為著名,該役中英軍大勝西法聯軍,從而鞏固了英國在海上的霸權達一個多世紀之久。 亦是此時期令航海事業與戰船受商船的發展一日千里。  


 樓主| 發表於 2013-6-28 10:28:59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大事年紀

約西元前6000年 最早有關帆船的記錄出現在古埃及陶瓶上,為簡約的繪畫。
約西元前4700年 古埃及人製造出由蘆葦作為船體的帆船,可在河上行駛;帆船配
           有一面方帆,桅杆位於船體前部,該船隻能順風行駛。
約西元前3000年 古埃及人使用從今天的黎巴嫩進口的雪松製造木質船體。
約西元前1600年 古埃及人將桅杆移至船身中央,並將風帆的位置降低,改進後的帆船可順風45度角行駛。
約西元前1500年 克里特人將桅杆安裝側支索,可使船橫風行駛。
約西元前700年 腓尼基人發明長且直的龍骨,可使船迎風行駛。同時最早建造不設槳位的船。
約西元前400年 三角帆出現在地中海地區,三角帆具有很好的迎風行駛的能力。
約在西元800年 維京人的長船使用單面風帆和槳舵。維京人發明船首桁使方帆的性
           能優化,船首桁插入帆的前緣,可提高船舶的迎風行駛的能力;後來維京人又在船首桁上安裝系船索和帆腳
           索進一步提升方帆的迎風能力。
1100年 維京長船發展成為更大的Cog型船,掛風帆,無槳。
1180年 安裝在船尾部通過合葉轉動的舵被發明,並使用在Cog型船上。
1200年 船首桁成為連接在船首的永久性的一根斜柱,成為船首斜桅。兩桅或三桅全
           掛三角帆的船出現,稱為輕快船(Caravel),遍佈于地中海。歐洲的Cog型船裝備有尾舵、系船索和帆腳索
          ,船首斜桅促進了後來的全副帆索船的出現。
1300年 北歐人于地中海人的交流使兩桅的大帆船(Carrack)出現,船上掛方帆和三角帆。
1400年 三桅的大帆船出現,前桅和主桅掛方帆,後桅掛三角帆。荷蘭人將三角帆發展為縱斜桅帆。
1500年 荷蘭人發明船首三角帆。大帆船演變為三桅的大型橫帆船(Galleon),除去後桅掛三角帆,其他桅杆
         都掛方帆,這種船被認為是最早的全副帆索船和軍艦。西班牙人建造高負載的大型橫帆船。英國人建造
         低負載的大型橫帆船擁有極佳的迎風駕駛性能。
1520年 縱斜桁(懸掛在縱帆上緣的斜柱)的發明造就了縱斜桁帆船的出現。
1690年 舵輪出現。
1700年 最好的全副帆索船--東印度人號(East Indiaman)建造完成。
1700年 橫帆船上出現船首三角帆和支索帆。
1713年 第一艘縱帆船在美國建造。
1750年 後桅縱帆取代了三角帆,作為橫帆船上的尾舵帆。
1751年 第一艘巴爾的摩縱帆快船(Clipper Schooner)在美國的切薩皮克灣建造。
1794年 美國國會授權建造6艘三帆快速戰艦(Frigate)。
1797年 美國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下水。
1818年 往返于大西洋間的定期郵船開航。
1832年 安.克金號(Ann McKimm)造成,該船是真正的高速帆船的原型。
1837年 黑牆號(Blackwall)三帆快速船(不是戰艦)在英格蘭的黑牆建造,航行證明她要快于東印度人號。
1845年 第一艘真正的高速帆船,彩虹號(Rainbow)建造完成。
1847年 馬修.莫里 Matthew Fontane Maury最早出版《航行指南》。
1850年 三桅縱帆船在美國建造。
1851年 縱帆船美利堅號(America)在紐約建造,贏得英國一百金幣杯,該賽事後來發展為今天的美洲杯。
1868年 高速帆船短衫號(Cutty Sark)下水(該船今天在英國的格林威治展覽)。
1870年 大三角帆應用於英國的賽艇上。
1880年 三桅縱帆船在美國建造。
1882年 裝備有升帆用的蒸汽絞盤機和輕便發動機、以及操縱船錨的捲揚機的縱帆船出現,使船員數量大大減少。
1890年 擁有7根桅杆的有史以來最大的縱帆船湯瑪斯?勞森號(Thomas W. Lawson),于1907年沉沒。合恩角人
        號(Cape Horners),是用於運輸智利的硝酸鹽的橫帆船,該船的船體和船索都是由鋼鐵製造的。
1916年 美國製造三桅縱帆船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1930年 橫帆船在大蕭條時期大量使用(因為當時的人工便宜),從澳洲運送糧食到歐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年 縱帆船蘇格蘭之星號(The Star of Scotland),在二戰中被德國人的潛水艇擊沉。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8 10:29:00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洋古帆船模型的分類

一、世界航海模型運動聯合會的分類方法

模擬航海模型是按一定比例建造的海洋和內河交通工具,或其中的一部份的模型,以及用模型來顯示碼頭或船塢設備,或它們的一部份。

C1級 使用帆和槳的船舶模型。包括各種帆船(以風為主要動力)、搖擼船、槳船、維京海盜船、小劃子、舢板、貢都拉(威尼斯小舟)、獨木舟等。帆船上是否張掛風帆由製造者選定。
C2級 機械動力船舶的模型。包括駁船模型和有一面輔助帆的捕魚船模型。
C3級 船舶設備或船舶局部的模型。包括船體剖面、甲板建築,與船體有聯繫或獨立完整的一部分。船舶部件,如絞盤、系纜柱、連同吊艇架的小艇、吊車、錨機等。

由不少於三個模型或局部模型構成,有船舶、航海標誌、無自身動力的飄浮設備等組成的動作場面演示,碼頭和造船廠設備,船舶發展階段演示等。航海與造船場景模型(比例不限)。

C3級又分為A、B、C、D四種:C3-A 港口和船塢設備,碼頭、船閘等。
C3-B 木質船舶模型。
C3-C 水線以上部分的船舶模型。
C3-D 船舶的一部分,船上設備,縱、橫剖面或局部。

C4級 微型航海模型1:250或更小比例的C1-C3級模型(不含場景)。
C4級又分為A、B、C、D四種:C4-A 帆船模型(同C1級)。
C4-B 機械動力船舶的模型(同C2級)。
C4-C 船舶的局部或船舶設備、剖面、片斷等模型(同C3級)。
C4-D 由至少三個模型組成的帆船或動力船的發展演示。
C5級 玻璃瓶裝航海模型。
放在玻璃容器內的航海模型,船舶需按比例製作,可以是現存的或曾有過的海船或內河船,或它們的局部。也可以是碼頭和造船廠設備,整個航海場面的展示。
C6級 塑膠拼裝模型。
採用可以購買到的航海模型套材(商業製品)製作。允許利用其它材料對套材做部分改變,改變的部分應有原始資料或照片予以證實。
C7級 紙板、紙質模型。
以紙為原料作成的航海模型。

C7級分為兩種:
C7-A 商業套材作成的紙質模型,不允許採用其它材料。索具可用其它材料,內部可用其它材料加固,此外,不允許有改變。
C7-B 商業套材製作的紙質模型,可以採用其它材料,但必須是紙模型的特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二、按製作材料分類

密爾頓.羅斯先生在他的著作《從艏到艉的船模工藝》中,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將古典帆船模型分成四個等級:

A級――原材料模型。除了繩索和金屬鏈條以外,帆船模型製作者完全採用原材料,而不得使用其它商業性零配件。這種模型可以稱得上「純手工製作」,對製作者的要求比較全面,在模型市場上也比較引人注目。

B級――准原材料模型。帆船模型主要用原材料製成,但也使用了少量商業性零配件。
C級――准套材模型。帆船模型主要採用商業套材製作,套材中包含商業性零配件,但也有少量零件需要用原材料製作。
D級――純套材模型。帆船模型完全採用商業套材製作。

之所以有這種分類方法,是因為在歐美模型市場上,充滿了大量用木頭,塑膠和樹脂材料生產的船模套材。有些塑膠套材甚至是採用彈性卡件裝配的,基本上不需要作什麼加工。強調的是「快速建造,快速裝配」,實際上是以一種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精神速食。除了套材以外,市場上還有大量用金屬和塑膠澆注的商業零配件:船首雕像,裝飾件,羅經櫃,錨機,錨,舵機,小艇,火炮,門窗,滑車,甚至於整塊的雕花艉板,還有照相蝕刻的細小零件。
誠然,這些套材和零配件為模型愛好者提供了方便,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能夠花費較少的時間參與模型製作活動。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套材和零配件的品質良莠不齊,初學者也很容易誤買誤配,而使得模型顯得不倫不類。試想一下,比例失調的錨,裝配拙劣的絞盤,製作粗糙的小艇......即使船體的品質再好,模型給人的整體印象是不協調的。因為,就單個小零件而言,它在竣工的模型上並不顯山露水,但是許多粗糙小零件的綜合結果就是模型品質的低水準。

另一方面,即使商業性零配件本身的品質還不錯,但如果過多地採用它們,製作者無法表現自己高超的手工技藝,也就很難從中體驗藝術創造的樂趣,其間的區別正好比是「電腦刻圖章」與「篆刻藝術」的分野一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三、按製作完成後的形態分類

蒙得菲爾德先生在他的著作《古典船模》中將古典帆船模型按其完工後的形態分成七種類型:

1. 骨架模型(frame models),也就是設計模型,也有人稱其為「全模擬框架結構模型」或者「全肋骨構架模型」,從這些名稱就可以知道,這種模型要表現設計者的意圖,即要象真船那樣顯示確切的外觀和具體的內部結構。在這種模型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龍骨,內龍骨,首柱,尾柱,肋骨,斜肋骨,甲板橫樑和縱梁,甚至可以看到整根肋骨是怎樣由許多零件組合而成的以及首尾柱和龍骨連接處那一系列形狀各異的呆木組合。因此,只有對於古代造船的理論知識非常熟悉,經驗老到的製作者才可以考慮製作這種模型。

2. 船體模型(hull models)顯示了船殼板鋪設完工後的船體,還有船體以及甲板上的裝備和裝飾(有時還包括火炮),但絕對不包括任何桅杆,桁材,帆和繩索。

完好結構的船體模型對於某些怕麻煩的製作者是頗有吸引力的,因為它是所有古典船模中最容易製作的,因為其沒有結構繁複的桅杆和索具。當然,有利必有弊,因為必然會有人發出疑問,連桅杆都沒有,那還象帆船嗎?

3. 木塊模型(block models)也是船體模型中的一種。注意,這種模型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實體模型不是一回事。實體模型的船體部分雖然也可以用整塊木頭加工而成,但其上面必定裝配有大量零部件;而木塊模型則均是用整塊木頭雕刻而成,不用膠水,也沒有裝配的概念,類似于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玉雕或牙雕。

4. 縱剖模型(half models),也稱哈夫模型,是船體模型的另類演繹。它在19世紀的造船界是頗為流行的,主要用於探討船體形狀和結構的改進。但這對於今天的模型製作者卻不太有吸引力,而且,對於這左右不對稱的半個船體,如何來控制其變形,也是令人頭痛的難題。

5. 水線模型(waterline models)顯示了全帆裝的船,但下面只到水線為止。初看起來,好像極其自然,因為平時真實的船浮在水面上,人們見到的便是這番模樣。但從審美的角度而言,由於我們觀察實船和模型的視角不同,碩大的帆索裝置相對於水線以上的半個船體,看上去總顯得不那麼協調;而且,水線以下部分船體曲線美的喪失,總是令人遺憾的。除非是表現某個海上戰役形勢的場景模型,那倒非得將這些古戰船都做成水線模型才合適。

6. 海軍部模型(admiralty models)是英國人在17世紀發明的。那時,英國海軍部在審查每一種新型軍艦圖紙時,都需要配備一艘相應的模型。出於審查的需要,海軍部模型有著顯著的特點:它的船體在水線以下都做成骨架模型,水線以上的舷部鋪板,而甲板又不鋪板,為的是顯示甲板橫樑的設計。它可以裝炮,也可以不裝炮;可以象船體模型那樣無帆裝,也可以全帆裝。可以這樣說,海軍部模型的難度比起骨架模型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各個時期以來船模製作最為壯觀的成就。

7. 全帆裝模型(fully rigged models)。在歐美國家海事博物館的收藏品陳列大廳裡,人們對於那些結構精巧的骨架模型或者船體模型,往往會匆匆而過,決不再看第二眼。而只有在全帆裝模型面前,人們會流連忘返,反復端詳比較,戀戀不捨。我們不是要貶低其它模型的價值,但確實只有全帆裝模型的風采才具備奪人心魄的神奇魅力。古典帆船的美麗壯觀,比例勻稱,以及不同帆裝的個性特點,在這裡才可能得到完美表現。只有借助完整的帆纜裝備,我們才能夠想像古代的船員們如何以此為舞臺,展演了在海上征戰馳騁的史詩壯歌。也許,只有全帆裝模型才是每個人心目中最恰當的帆船模型。

全帆裝模型又可細分為四種表現形式:

1)  無帆全帆裝模型(fully-rigged models without sails)是全帆裝模型中最普遍採用的形式。一般模型製作者普遍認為展開的帆把桅杆和索具遮擋得太多了。因此,他們選擇了類比帆船停泊狀態的陳列形式,這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注意,此時橫桁應處於較低的懸掛位置。而且,操帆的攏帆索,起帆索和帆腳索並不能因為無帆而省略。儘管沒有帆,單由桅杆,桁材,和繩索所組成精巧的網狀結構本身就有著非凡的魅力。

2)  卷帆全帆裝模型(fully-rigged models with furled sails)。基於上述同樣的理由,部分製作者採用了把帆收卷在桁材上的表現形式。但要注意的是,在卷帆之前,先要裝備好上述三種操帆索。另外,要控制卷帆材料的分量,使得卷好帆的形態不至於過肥或過瘦。

3)  部分帆展開全帆裝模型(fully-rigged models with partially set sails),這種方法也很流行。通常採取中帆和上帆展開,而下帆卷在桁上,或者把帆腳收上去,讓甲板和下部索具亮出來。一般來說,在這種模型上,支索帆也是不裝的。

4)  帆展開全帆裝模型(fully-rigged models with sails set)。錯綜複雜的索具的全部功能,理所當然地只有在所有的帆(包括支索帆,甚至於翼帆)全部都展開時,才能顯現出來。而且,很顯然,只有帶有全套展開帆的船模才能給人以至高的視覺享受。為了避免展開的帆把全部的索具遮蔽,可以將全部的橫桁統一地轉動某個角度,這樣,至少在一個側面方向,可以展現部分索具。

船模的事業在發展,船模的分類方法也同樣不會一成不變。近年來,世界航海模型運動聯合會在外觀模型中增加了C6(塑膠套材)和C7(紙質套材)兩個專案。但在C6級比賽中,該專案名列前茅者,往往是只留下一個塑膠船體,甲板以上的其它東西都用別的材料重新做了一遍。這樣的模型實際上已經從前述的D級(套材)上升到了B級(准原材料)。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模型競賽畢竟比的是參賽者的手工技藝,而不是模型工廠的模具品質。在歐美國家還在流行一種模仿現代海戰的BB彈軍艦模型,以後,也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列入國際比賽專案。

帆船模型也在發展之中。我們以前只聽說,古典帆船模型是靜態的,動態的只有無線電遙控的競賽帆船模型。近年來,這種界限打破了,一種無線電遙控的模擬古典帆船模型正在蓬勃發展。這種模型綜合了古代和現代,技術和藝術的諸多元素,將給于我們更高的享受,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

製作什麼樣的模型,這是每個古典帆船模型愛好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對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不一而足。正如有的人視「瓶中船」為蓋世絕技,也有的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只是騙騙外行的小把戲――許多零部件(桅桁帆索等)在瓶外早已裝好,只不過在瓶中象撐開一把折疊傘那樣的操作而已。歸根結底,做什麼樣的模型最好,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只能由模型製作者根據自身的情況和條件,以及心中的願望和理想,來作綜合判斷和選擇。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8 10:29:01 | 顯示全部樓層
帆船模型的製作方法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模型船體 - 整木削成

先刨一塊方木(甲),其長度與寬度等於模型圖中的船長與船寬,高度為船體側面形狀的最大高度。按圖用卡紙做好a、b、c、d四塊樣板和肋骨樣板 #0、#1、#2、#3、#4、#5、#6。在方木兩側用樣板a分別劃上線,注意兩側所畫外形前後高低位置對齊。第二步按劃線削成(乙)形,並繪上中線。在(乙)形的頂上用樣板b 畫上頂視形狀,畫時注意樣板b 之中線與(乙)形體的中線對準。第三步按頂視形狀沿垂直方向削去多餘部分成為(丙)形,並在頂面畫上肋骨位置線。第四步按各檔肋骨樣板將船體線型削准,此時船體外形(丁)已基本形成。第五部是在頂面上按樣板c畫線並挖深至甲板平面。挖下的深度用樣板d 來檢驗。這時舷牆構成,整個船體形成。甲板上的拼縫線用鉛筆畫上。船底的立龍骨,兩舷的攬木及尾部的馬蹄形加強木可單獨加工後粘上去。舷牆上的條材用細木條或竹絲削成粘上去。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模型舾裝設備

甲板上的倉口蓋用木片按圖製成並劃上鉛筆線,兩舷之十字樁用細方木上端鑽孔,穿入細銅絲或細竹絲製成。「門」字形蓬架用細木條粘接。舵、舵杆;舵柄、臥式絞車等均為木制。錨可用有機玻璃挫制或用鉛澆鑄。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模型桅及帆

桅杆用竹或木削制,桅杆直徑上小下大。桅頂的風向標可裁一塊小紅布條粘上去。帆的製作是一艘帆船模型是否逼真的關鍵。帆應選用絲綢或其他較挺括的化纖紡織品製作。帆的布紋應平行于後帆邊或帆頂桁木(俗稱「先頭竹」)。為了表明帆的接縫,應相隔一定距離縫一條線縫。帆上的橫杆為細竹絲。各檔橫杆與帆縫牢並配上箍索。帆與橫杆連接後再將它裝上桅杆,然後將整個桅及帆插入在船體上預先鑽好的孔內,粘牢,鑽孔時應注意桅孔的傾斜度。

帆船模型索具

索具的製作及安裝是帆船模型的另一重要部分。帆船上的索具按其功能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固定桅的支索。第二類是用於升降帆及調整帆面形狀的動索。第三類是由多組滑輪相配合的用於調整帆的受風角度的繚繩。其中尤其以繚繩穿梭較為複雜,應仔細地參照圖紙進行安裝和固定。當模型做得較大時,例如1:50、1:30的模型應將各種滑輪全部製作出來,滑輪材料以柞木或銀杏為好,加工方便又具有足夠的強度。模型比例大於1:100時滑輪可酌情簡化,或全部省卻。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帆船模型色彩塗裝

木帆船的實船塗漆色彩並無嚴格的規定,不少船隻僅通體塗刷桐油,保持木質本色。模型製成後通體刷上清漆,便能達到效果。另一種常見的彩色塗裝為舷側甲板以下為黑色,舷牆為土紅色,首部舷端有二條「綠眉毛」。甲板及舷牆內側為木材本色。舷牆頂部為白色,首部左右兩舷配上一對白底黑睛的「眼睛’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再制一個木質底座,上面鋪上絲絨或植絨紙,讓模型放置在底座上,就更完整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一艘木製手工帆船模型的製作過程,絕對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How It's Made Model Ships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6-28 10:29:02 | 顯示全部樓層
著名的古帆船模型


勝利號   HMS VICTORY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英國
年代:1765
規格:218(L)x 76.4(W) x 160cm(H)   

基本資料:長(length)69公尺(m),寬(beam)15.8公尺(m),排水(draft) 8.76公尺(m),排水量(displacement)約3500噸(tons),三桅帆船,三層槍砲甲板,104門砲,艦員850人。
勝利號是英國的一級戰列艦,由湯瑪斯‧史雷爵士所設計,1765年完工下水,1778年開始服役,早期參加過法國大革命,戰功彪炳。  1805年特拉法加之役中,擔任納爾遜將軍的旗艦。在納爾遜將軍的領導下,英國皇家海軍以少勝多,於10月21日大敗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這場勝利不但粉碎了拿破崙想要征服世界的軍事野心,同時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不幸的是,納爾遜將軍也因傷重死於此役。1922年開始,停泊於樸資茅斯港做為博物館使用,供後人緬懷這段光榮的歷史;本艦亦為全世界最古老的現役戰艦。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海上君王號  SOVEREIGN OF THE SEAS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英國
年代:1637
規格:93(L) x 23.5 (W) x 70cm(H)

基本資料:長(length)51公尺(m),寬(beam)14.7公尺(m),排水(draft)5.9公尺(m),排水量(displacement)1,683噸(tons),三桅帆船,三層甲板,100門砲,艦員780人。
海上君王號是英皇查理一世(Charles I)所下令建造的英國戰艦,於1635年開始建造,1637年完成下水。艦身艏艉有大量裝飾,包括雕刻、漆繪及描金等,極其奢華,堪稱帆船時代最華麗的船艦。海上君王號曾參與數次對抗荷蘭、法國海軍的戰爭,又被荷蘭人稱為「金色魔鬼」, 1696年,停泊在查塔姆(Chatham)群島的港口時,在一場意外火災中付之一炬。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太陽王號 LE SOLEIL ROYAL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法國
年代:1690
規格:80(L) × 31(W) × 67cm(H)

「太陽王號」為法國皇家海軍的旗艦,於1690年下水,配有104門大炮,與英國的海上君王號同為17世紀工藝最精巧的戰艦。船尾上部裝飾有一隊馬伴隨飛越天空的太陽神,象徵當時的「太陽王」路易十四。1692年5月29日,太陽王號帶領一隻45艘船的艦隊離開了布列斯特港,當日航行到離巴福樂海角約20英里時,遭遇了一隻由97艘船組成的英國、荷蘭聯合艦隊,經過了一場持續12個小時的激烈戰鬥後,英國、荷蘭聯合艦隊遭受重創,被迫逃走。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聖菲利普號   SAN FELIPE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西班牙
年代:1690
規格:95(L) × 36(W) × 81cm(H)

「聖菲利普」號於1690年下水,憑借其強大的戰鬥力而成為西班牙「無敵艦隊」的主力戰艦。船身上部的深藍色塗裝配置有眾多的金色雕刻件,特別顯著的是她的艉樓、廊柱及門楣內的所有金色雕刻極盡奢華,使整艘船顯得絢麗奪目、金碧輝煌,在西班牙造船史上絕無僅有。偏低的重心和眾多易於操作的帆索使其在海上行動自如,配備的108門大炮使其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聖菲利普」號的華麗船型及顯赫戰績同為世人所稱頌,亦成為該時期風帆戰艦的典範。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瓦薩號   WASA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瑞典
年代:1628
規格:80(L) × 28(W) × 64cm(H)

「瓦薩號」於1628年建成,全艦雕飾華麗,被視為瑞典皇家的象徵。這艘豪華帆船現在斯德哥爾摩「瓦薩博物館」內公開展覽,它是唯一完整保存到今天的17世紀軍艦。瓦薩號是二十世紀時,瑞典利用水下考古的技術,在斯德哥爾摩港外不遠處打撈上來的,瓦薩號被拉到岸邊後,瑞典政府就直接它的四周建起一座博物館包住它。「瓦薩博物館」是北歐遊客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光是為了造訪瓦薩號,就值得到斯德哥爾摩一遊。根據歷史還原出來的模型,瓦薩號是五彩繽紛的,而其主體為紅色。
根據研究發現,瓦薩號當時的裝飾的確是極盡無比的華麗,船身外鑲滿了五彩繽紛的木雕,並且配帶了四百支砲,的確可以達到使敵人不戰而逃的效果。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瓦薩號船身設計不良,簡而言之,就是船身太高瘦了,而艙底保持重力的壓艙石空間又太小,雖然在出航前有人發現這個問題,但沒人敢向已經等得不耐煩的國王說。瓦薩號在處女航後不到半小時就遇到一陣強風,重心不穩往海面倒去後,海水就從那四百個砲口不斷灌入,結果船就沉沒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王子號   HMS PRINCE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國家:英國
年代:1670
規格:73(L) × 27(W) × 68cm(H)

「王子號」建造於斯圖亞特王朝查理二世執政時期的1670年,是一艘裝備有100門大炮的一級三層甲板船。根據當時建造大型船隻的一項法律,在造船前要先將比例樣板交由君王及海軍總部批准,這就是王子號的船塢模型可以保存至今,並仍在倫敦南肯辛頓區的科學博物館展出的原因。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其他的精彩作品 ~~

De Zeven Provincien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HMS Pandora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HMS Unicorn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世界最大古帆船「謝多夫」號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繼上年12月全球最大海上圖書船「望道號」訪港之後,今個月又有另一艘充滿特色的船隻光臨香港,它就是來自俄羅斯的帆船「謝多夫」號!

「謝多夫」號(Sedov)是世界上最大古帆船,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為至今仍在行駛的最大古帆船。「謝多夫」號帆船橫樑長14.6米,排水量為7300噸,全長117.5米,船體長109米,帆面積4192平方米,速度可達18節。「謝多夫」號雖歷史悠久,但船上裝有現代化裝備和「反海盜」防衛措施。

為了慶祝俄羅斯建國1150周年,以及紀念俄羅斯航海家們於航海和地理學上的偉大成就,「謝多夫」號在2012年5月20日從俄羅斯聖彼德堡啟動,開始了為期13個月的環球旅行,遍訪20個國家和世界32個港口!已經航行超過1萬海哩,橫渡了大西洋和穿越赤道地區,可謂是一個大創舉!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謝多夫」號曾在本年2月22日首次停泊維港!參與這次環球航行的包括70名船員和170名學員,還有俄羅斯國寶級樂隊「紅色木乃伊」(MUMIY TROLL)。「謝多夫」號已有近百年歷史,足跡可謂遍布全球,是非常值得大家去了解和欣賞的一艘充滿傳奇的古帆船,藉以體會其不屈不撓的精神!



多謝欣賞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詳細

「謝多夫」來過維港, 我都無留意TIM!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4:15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3-6-28 10:30
好詳細

「謝多夫」來過維港, 我都無留意TIM!

禾都有去參觀呀

nEO_IMG_DSC_1189.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4:37 | 顯示全部樓層
Wanbaolung 發表於 2013-6-28 10:28
西洋古帆船模型

以前讀書時代,住宿舍隔離房嘅宿友,

曾經砌過一隻古代戰船,總共用了成年時間慢慢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5:22 | 顯示全部樓層
Wanbaolung 發表於 2013-6-28 10:28
西洋古帆船模型

西洋古帆船真係人類智慧嘅結晶品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6:48 | 顯示全部樓層
玩船仲貴過玩車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7:39 | 顯示全部樓層
模型手工刀好精密喎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8:56 | 顯示全部樓層
實在很有吸引力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39:15 | 顯示全部樓層
kaka1228 發表於 2013-6-28 10:34
禾都有去參觀呀

咁岩你又係香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40:34 | 顯示全部樓層
tung1871 發表於 2013-6-28 10:39
咁岩你又係香港

係呀,啱啱到左幾日企就嚟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43:18 | 顯示全部樓層
kaka1228 發表於 2013-6-28 10:40
係呀,啱啱到左幾日企就嚟啦

佢跟蹤你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5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手工精細, 盡顯當代智慧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0:55:24 | 顯示全部樓層
very good info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1: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精彩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1:1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手工精巧,精心傑作,栩栩如生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6-28 11:47:02 用手機發表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精細,好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30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