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893|回覆: 6

[琴棋書畫] 口弦琴

[複製鏈接]
簽到
1919
發表於 2013-7-16 14:12: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4:46 編輯

口弦琴,鄂倫春語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為鐵的聲音),漢語稱“口弦”。是流行於羌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中的一種簧片樂器,是中國最小的民族樂器。這種樂器不僅要靠著空氣的振動來發音,同時還須用手指撥動簧片,再用口形的開合動作,並藉用口風的作用配合發出樂音。構造分琴鞘與簧片兩部分。琴有大、中、小之分,型號越大、聲音越低、越渾厚。演奏時,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琴柄,並把琴身虛含在口中,然後用右手食指或拇指撥動小柄,用小柄牽動簧片條振動而發音。

01300000007943121453941620441.jpg

口簧琴,又稱口簧、口弦、嘴琴,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廣泛使用於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南亞以及北亞)、美洲 、大洋洲以及歐洲,非洲的記錄則相對較少。口簧琴的樂器主體是一個一端固定於框式琴臺上,另一端可自由振動的簧片,樂器演奏者將琴臺置於雙唇之間,以撥動簧片或拉扯一根繫附於琴臺上細繩的方式,使簧片振動發聲,並以演奏者的口腔共鳴產生樂音。

Jew's_harp.jpg

樂器的形態概說
在樂器分類上的位置

800px-Thai-jews-harp.jpg
泰國竹製彈口簧琴附琴套

由於口簧琴的聲響來源是簧片的振動,因此若依照一般常用,將樂器分為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的分類方式,則口簧難以歸類。而根據現今音樂學上所通用之Hornbostel-Sachs樂器分類法,口簧乃屬於體鳴樂器(idiophone,分類編號 1)下,彈撥體鳴樂器(plucked idiophone,分類編號 12),其分類編號為 121.2。
茲將H-S分類法中,關於口簧的部份節錄於下:
1 體鳴樂器
12 彈撥體鳴樂器
121 框架形式,彈性簧片於框架內振動
121.2 口簧
121.21 自體(idioglot)口簧,簧片從框架上所切出,其根部附於框架上(自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於同一個體)
121.22 異體(heteroglot)口簧,外加的簧片附着於框架上(異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不同個體)
121.221 單一異體口簧
121.222 異體口簧組,數個不同音高的異體口簧結合一組成為一件樂器
H-S分類法中所謂的「彈撥體鳴樂器」,是指該樂器的最主要發聲體為一或多個一端固定之彈性簧片,然而所用「彈撥」一詞,並不適用於以拉動細繩致使簧片振動產生聲響的口簧種類。
有些音樂學者如1943年曾至台灣本島進行音樂調查的日本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隆朝認為,H-S分類法中,將口簧琴從形態學觀點區分為自體口簧及異體口簧的方式並不十分恰當,而另採演奏方法為標準,劃分做彈口簧以及繩口簧(黑澤使用的日語原文做「彈き口琴」與「紐口琴」)兩大類。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以上影片乃youtube提供,與本站無關; 若無法觀看,可查看原網址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4:28: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4:33 編輯

外形特徵

01300000007943121454448925833.jpg
弦琴

多為鐵製(也有用銅製)長約12-15厘米,由琴庫和琴簧兩部分組成。琴庫通常是將一根長約二十公分的鐵條或銅條打製成形。琴簧是用一根長約八公分,寬端四或五毫米,細端僅為二至三毫米的極細薄的銅片。也有的口弦琴是在一個銅片中間切割出一根細長的琴簧。手持部分為圓環形,聯接兩根“梢形”鐵條,中間夾一條薄鋼片,鋼片一端纏一點棉花或鑲柳木柄,以便於用手來彈撥。

201221414125675143.jpg

s26388119.jpg

演奏方法
演奏時,演奏者左手握琴庫的根部,將琴簧部分置於口唇之間,右手食指抵住琴庫尾部,同時用大拇指撥動琴簧,簧片震動後發出“嗡嗡”的聲音。聲音靠口腔、唇的開合,呼吸強弱來配合調節音量和音色。隨著演奏者撥動的力度以及氣流大小的不同,使音域、音量發生細微的變化,整個口腔也起到共鳴箱的作用,將“嗡嗡”的聲音轉換成“哇哇”的聲音。男人多用食指的第一、二關節中間彈打,力度大,甚至身體也隨節拍擺動,表現出一派男子漢的風度,音色也較為渾厚洪亮。女人則用指尖輕輕彈撥,聲音也較為柔弱。音量很小時,即使在很安靜的場合中演奏,也只能使幾個人聽到。由於口弦琴的音域狹窄,音量微弱,一般只能彈奏極為簡單的樂曲,供演奏者自我欣賞。


201221410573018214.jpg

T18DSxXdlnXXbZwmoT_012741.jpg_b.jpg

adbbba640b36c724.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4:3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鄂倫春“明努卡”

01300000007943121454614161752.jpg
獨特的羌族口弦琴

弦琴起源於何時,至今不見有資料記載。中國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以及國外的愛斯基摩人、印地安人、北歐拉普人,日本北海道愛依努人也均有此類娛樂器,口弦琴多是狩獵民族普遍使用,且較為久遠的“樂器”。

鄂倫春人對口弦琴的演奏,賦予了更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常常用來表達演奏者的心態,如:青年女子或失去丈夫的婦女,常在彈撥口弦琴中表現自己孤獨的心情,口弦琴音色委婉哀怨,如泣如訴,讓人聽了十分動情。男獵手打到獵物後彈撥的口弦琴,音色較為活潑有力,表現出他們的喜悅心情。有時他們還用口弦琴模仿鳥或其它動物的叫聲,還風趣地配合一些手勢、動作和表情,更加生動形象。此時也是最能體現鄂倫春人特有的幽默、詼諧天性的時候,誰看了、聽了都會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而捧腹大笑不已。此外,鄂倫春人常用口弦琴來表達男女青年之間的感情信息,男青年獵手常用彈口弦琴對有好感的姑娘表示​​愛意,如果有某男青年獵手把口弦琴捎給哪位姑娘,則意味著求愛和約會……
現在,口弦琴已是鄂倫春文物了,青年人很少會彈,每當有人要求會演奏的老人彈口弦琴的時候,他們都會興致勃勃的給表演一番。

6.jpg

歷史傳說
弦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簧。相傳,很早以前的一場瘟疫,使一個村落幾乎所有人都死於這場災難,只有一個女嬰被一位過路老人救了出來。後來,這個女嬰在老者的撫養下長大。當她聽到老人講述這悲慘的往事時,因過度傷心痛哭變成了啞巴。好心的老人特意為她做了一隻口弦琴,使她又有了一副能講話的嗓子。不幸的是,她的口弦琴被一隻獸神偷走,女孩歷盡艱險找到了獸洞裡的口弦琴,可是看守獸洞的石頭老人卻告訴她:“這只口弦琴已被獸神吹過變成了法物,用它能救活你的雙親,不過,三天以後你自己就會變成石頭!”善良的女孩沒有顧及自己的生命,用那隻口弦琴吹響了生命的音符,救活了父母和鄉親;她自己卻在三天后化成了美麗的石頭人。從此,口弦琴流傳下來了,石頭姑娘的形像也活在了人們心中。


7.jpg

8.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4:4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L888 於 2013-7-16 14:45 編輯



中國大陸的口簧琴
民族音樂學家從傳說中推測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

名稱

693px-5_Leaf_Kouxian.jpg
五弦口弦

先秦時期稱「簧」,《詩經·小雅》:「巧言如簧。」約在唐宋時期有「竹簧」、「鐵簧」、「鐵葉簧」、「雅簧」等名,明清時期主要稱「口琴」,現在通常稱「口弦」。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流傳廣泛,各民族稱呼不一。與古代漢文化的名稱有密切關係。在流傳有口弦的38個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譯名多大100個以上。

結構形制
一般在一根長薄竹片上刻出一簧舌,舌根扁薄舌端細長的尖,是發音部位。外緣為簧框,簧框在近舌根外的一端為股部;簧框在近舌尖外的一端為首部,是手的執持部位。
框的形狀主要有竹製的長薄形和金屬製的馬蹄形兩種,可以彈撥股部發音,可以彈撥舌尖發音,也可以拉拽股部的線來發音。多片口弦組合的形制。

演奏方式
以左手執首部,框橫置於口,用兩唇輕含,用右手撥簧的股部,使簧舌振動,同時以口腔為共鳴器,不斷改變口腔大小,可奏出一系列自然泛音。常見形制的簧舌為長三角形和長條形,舌尖凸出一尖刺。簧也常用來與其它樂器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調音
為了同其他樂器合奏,可調整簧的基音。竹簧的調音是以切削股部的方法來進行的,股部的長度決定基音音高,也有在簧舌粘蠟珠的方法來調音的。簧的音調有話語的神奇功能。

傳達情感
簧在少數民族中是談情說愛的樂器之一,還常被用來作為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多片制的簧往往配有一個小竹筒,竹筒表面刻有精緻的花紋,隨身攜帶,以便在需要的場合演奏。

台灣原住民各族的口簧琴
台灣原住民幾乎各族都有口簧琴的使用。由於平埔族漢化日早,目前已無確實的口簧實物留下,但根據明清時代的文獻來看,平埔族群的原住民確有口簧琴的使用。至於目前官方承認的十二原住民族中,達悟族人不使用口簧琴,其他各族都有口簧琴,又以泰雅族之使用最為有名,其次為阿美族、布農族等。民族學、人類學家以及私人愛好者的各族口簧琴實物收藏,並有諸多音樂學者對上述提到的幾個族群的口簧琴音樂留下錄音。

110.jpg

泰雅族
泰雅族口簧琴稱 Lubu,用於泰雅人的自娛、男女訴情等場合,老幼皆宜,一般在出草、狩獵、喪事期間禁止使用。泰雅口簧以其多簧口簧著名,傳說可至8簧之多,然文獻至多僅記錄到6簧,現代泰雅族人已嘗試製作全套包括竹台單竹簧、竹台簧金屬簧、2簧、3簧、4簧等到8簧的口簧組。多簧樂器的簧片音高,調成與泰雅傳統音樂音階的排列相同,即「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除樂器實體的多簧構造十分特殊外,泰雅族口簧亦以其口簧舞著稱,男女相對,一面演奏著口簧琴,一面左右抬腳隨着音樂節奏踏跳。泰雅人也可以使用口簧代替實際語言來傳遞訊息,即將原本用「口說」的內容透過口簧,表達給對方知道。有一說法是青年男女用這種方式說悄悄話不讓外人得知,然而今天已經越來越少人還具備這種能力了。

100.jpg

太魯閣族
由於太魯閣族過去被視為泰雅族的亞族,因此文獻記錄常常沒有分辨出來,我們只能進一步從收集或錄音的地點來判斷是否為太魯閣族口簧。太魯閣族口簧琴較為常見的有lubu qoqaw(竹口簧)、brux、lubu kingal(單銅片口簧)、lubu dha(2銅片口簧)、lubu spat(4銅片口簧)、lubu lima(5銅片口簧琴),其它如6、7、8銅片口簧較為少見,比較不常見到3簧的口簧琴,傳說3在太魯閣族裡是不吉祥的數字,所以3簧口簧琴就不被族人製作。


120.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7-16 14:46:07 | 顯示全部樓層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6 23:29:15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特別的口弦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7-17 03: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SL888 發表於 2013-7-16 14:43
中國大陸的口簧琴
民族音樂學家從傳說中推測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

卡通史诺比都有一个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5-4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