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941|回覆: 12

[ 中國姓氏是由來 ]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6-20 21: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 中國姓氏是由來 ]




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4位。(^.^俺的姓氏)
出自姬姓。《姓纂》記載:「周文王季弟虢叔,封於虢,或曰郭公,因以為氏。望出太原、華陰、馮翊。」,《姓氏考略》記載:「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以居處為氏。《風俗通》記載:「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
郭嘉:東漢末年曹操的謀士。
郭子儀:唐代平定安史之亂的中興名臣。
郭威:五代十國時後周的開國皇帝。(可恨的宋太祖給他篡了)
郭守敬:元代天文學家,作授時歷。
郭子興:元末民起義軍首領,後來由朱元璋繼任。

張:
張姓目前是中國大陸第三大姓,占總人口的7.1%,為世界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4位。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張姓便是第二大姓。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張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來源:
遠祖始於上古始期。東夷部族首領少昊的第五個兒子揮,因發明箭被賜姓張。
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
出自春秋時期,晉國有解張,封張侯,子孫以其封爵名為姓。
其他來源:
改姓
政治原因 張遼原姓聶。 宗教原因 與道教興起有關。張角、張魯為著名的道教領袖。 其他民族 朝鮮族的張氏人數不少
地望分佈:
河南青河郡
河南南陽郡
江蘇吳郡
河北范陽郡
甘肅敦煌郡
郡望:
清河衍派
曲江衍派
古代張氏名人:
張儀:戰國時期縱橫家。
張良:西漢初大臣。劉邦的謀臣,為漢氏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張蒼:?-前152年,戰國末年陽武人,秦時做過御史。劉邦稱帝後,為常山守,官至丞相。博覽群書深通律歷,於秦始皇焚書後,刪補增訂《九章算術》。
張禹:?-前5,西漢河內軹(今河南濟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為丞相,封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歸。
張騫: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曾受漢武帝的指派出使西域,是為張騫出塞。
張邯:?-23,籍貫不詳。因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稱讚,地皇四年(24)拜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張湛: 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人。西漢時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歷任太守、都尉。東漢初歷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44年拜相,任大司徒。
張純:?-56,平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張酺:?-104,東漢汝志細陽(今安徽阜陽北)人,東漢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罷相,十六年再拜相,任司徒。為政剛正不阿,抑制豪強。卒於相位。
張奮:?-102。張純之子。東漢和帝永元六年(94)代劉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於家。
張禹:?-113。東漢襄國(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農拜為宰相,為政節儉,重農墾水利。
張敏:?-112,東漢河澗饃(今河北雄縣東南)人。建初二年(77)舉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紀,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張皓:49-132,東漢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順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張仲景:中國漢代醫聖.
張道陵:張陵(34年 - 156年),字輔漢,被視為道教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張角:黃巾起義領導者。著名道教領袖,東漢時人。
張衡:東漢著名科學家、文學家。
張歆:東漢河內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張顥:東漢常山(今河北元氏)人。靈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張濟:,東漢汝南細陽人,靈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張溫:?-191,東漢南陽穰(今河南鄧縣)人。靈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獻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殺死。
張延:?-186,東漢河內人,漢桓帝相張歆之子。靈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後被宦官下獄至死。
張魯:?—216年,字公祺,沛國豐縣(今屬江蘇豐縣)人,東漢末五斗米道首領,五斗米道創立者張道陵之孫。
張昭:張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於彭城,是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
張範:生卒年不詳,字公儀,河內脩武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吏。祖父張歆,為東漢司徒,父親張延,為東漢太尉。
張飛:三國時期蜀國名將。
張遼: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張郃: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張任:三國時期名將。
張悌:(?-286),三國東吳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軍師兼任丞相,翌年,率三萬大軍抗擊晉軍,力戰而死。
張華: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張軌:264年--313年晉朝時任涼州牧,是五胡亂華前涼政權實質上建立者,張寔、張茂皆為其子。
張九齡:唐朝宰相、詩人。
張文明:唐齊州人,生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幼年出家,法號義淨。為了求經宏法和瞻禮佛跡,取道南海赴天竺。
張文:605-678,唐貝州武城人。乾封二年(667)任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拜為宰相。在位十二年,為政勤儉,辦案公正,執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唐襄州襄陽人。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推翻武周,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朝的政權。
張巡:709年—757年,唐朝著名將領。安史之亂中,張巡在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燕軍.
張嘉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南)人。開元八年(720)拜相。開元十一年免相,封河東候。子延賞、孫弘靖分任德宗、憲宗朝宰相,史稱「三相張家」。
張擇端:北宋畫家。《清明上河圖》
張載:宋代理學家、哲學家。「橫渠四句」(《宋元學案·橫渠學案上》)的作者。
張邦昌:宋代丞相
張浚:宋朝,抗金名將之一。
張憲:宋朝,抗金名將,岳家軍之一。
張世傑:?——1279年,宋朝大將與陸秀夫、文天祥並稱「宋末三傑」。
張士誠:元末明初的義軍領袖。與朱元璋爭天下。
張居正: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萬曆中興的功臣。
張燮:中國明代地理學家、歷史學家。
張獻忠:中國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伯,歷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張勳:晚清軍事家,曾於民國初年復辟愛新覺羅氏政權。
張之洞:晚清大臣。
張三丰:太極拳宗師
張旭:書法家,狂草代表人物。

李:
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現時中國大陸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李姓便是第三大姓。
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已超過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7.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姓源出有五:
據北宋中葉的《新唐書·宗室世系》一書記載:李氏源出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皋陶做了堯帝的理官,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其子孫以官為氏,稱理氏。老子李耳是第一個以李稱姓的。
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出自他姓改李氏。據載,唐開國元勛諸將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如李元昊原是黨項拓跋氏。由此,李姓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
源於虎圖騰說。此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龔維英著《原始崇拜綱要》中說:李耳亦楚語,即虎。老子故國陳,滅於楚,故得為楚人。陳屬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應是陳楚民間對虎的俗稱。今陳地民間相傳,老子生於庚寅年,屬虎。當時苦縣一帶方言稱虎為「狸兒」,故親鄰戲呼老子為狸兒,後漸演變為「李耳」。
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唐蘭:《老聃的姓名和時代考》,《古史辨》第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唐蘭明確地說明:老子並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同意唐蘭之說。高亨對此說有進一步的考證,他在《老子正詁·前記》中說: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條證據:一、先秦舊籍如《莊子》、《荀子》等,對孔、墨等人皆舉其姓,稱「孔子」、「墨子」,獨於老子則稱"老聃"而不稱「李聃」;稱「老子」,而不稱「李子」,所以「明見老子原姓老矣。」二、「古有老姓而無李姓」。《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無李姓。《史記·循吏列傳》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戰國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三、古人姓氏多無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變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四、「古韻『老』屬幽部,『李』屬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證幽部、之部音韻通諧。最後,他說:「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即聲母為L),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依高亨等人的說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來,而是源於老姓。高先生從音韻學的角度引證甚詳,有說服力。
堂號、郡望:
堂號:隴西堂。
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同源,人數最多,聲望最大。在唐朝以前趙郡李氏地位高於隴西李氏。
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
柳城李氏
略陽李氏
雞田李氏
武威李氏
代北李氏
高麗李氏
范陽李氏
渤海李氏
西域李氏
河南李氏
京兆李氏
李氏先後建立的政權有:
成漢
西涼

吳(李子通)
魏(李密)
唐朝
西夏
後唐
南唐
大順
李氏朝鮮
越南李朝
新加坡
歷史名人:
李耳,即老子,《道德經》作者、道家學說始祖
李冰,戰國時代都江堰建造者
李信,戰國時代秦國將軍
李廣,西漢抵抗匈奴著名將領
李密,隋末割據勢力之一
李淵,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
李世民,唐太宗
李隆基,唐玄宗
李商隱,晚唐詩人
李賀,中唐詩人
李靖,初唐將領
李晟,中唐將領,平朱沘之亂
李愬,中唐將領,雪夜入蔡州,平吳元濟之亂
李白,盛唐詩人
李煜,南唐後主,詞人
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與遼、北宋鼎立
李棟,宋代官員,李氏入粵始祖
李清照,南宋時著名女詞人
李自成,明末起義軍首領,建立大順政權
李時珍,醫學家,《本草綱目》作者
李鴻章,清末北洋大臣
李秀成,太平天國忠王
李文茂,清未天地會領袖,攻廣西建大成國
李大釗,中國共產黨創立人之一
 樓主| 發表於 2009-6-20 21: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王姓是中國第二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王姓便是第一大姓。除中國外,在朝鮮也有許多王姓的人。在中國大陸,王姓人口占了當代人口的7.4%,即每1000個中國人中就有至少74人姓王。王姓總人口大約在8900萬左右(總人口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共計8892萬)。
由於在粵語和長沙話等方言當中,「王」與「黃」的發音極近。為區別兩姓起見,王姓多以「三劃王」或「三橫一豎王」等作為強調。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來源和演變:
王姓的來源有多個,但構成現代王姓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子姓王氏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傳說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上諫,反遭到紂王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所以就以「王」為姓,被稱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歷史至今已經有約3100年了。經歷了從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間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了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姬姓王氏
最多的王姓來源於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從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而分離出來,因為他們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以王為姓。這一支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
根據史書記載,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定都於鎬,歷史上稱為西周。傳二十一世至周靈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國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也被稱為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為直諫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當時的人們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就以「王」為姓。傳到第八代孫王錯拜了魏國將軍,姬姓王氏又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汗初,秦朝的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了躲避戰亂,分別遷徙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了最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體。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90%的有家譜的王姓都源於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還可以被細分為三個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他的裔孫畢萬做了晉國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於魏,戰國時,魏國、韓國、趙國三方瓜分了晉國。後裔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時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國滅了魏國以後,魏無忌的孫子魏卑子逃到山東泰山,漢朝初年,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被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便稱其為「王家」,從此便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了。
第二分支源於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後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駕崩之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臨猗王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700年的歷史了。
第三分支源於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舊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他的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歷史上稱其為西周桓公。周朝滅亡以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於王城而改姓王,後被稱為王城王氏,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400年的歷史了。
媯姓王氏
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被秦國所滅之後,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被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姓王。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土地為活動區域,有2300年的歷史了。
外族改姓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血液,還有許多後來改姓或賜姓王的,比較著名的有
漢朝時候的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候的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的烏丸人、隋唐時期西域月支國的胡人、唐朝回鶻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中的完顏氏、耶律氏、夾谷氏、北宋西夏國黨項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時滿州八旗的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
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間的推延和經過通婚等,多數同化為中國北方的漢族王姓。
分佈和遷徙: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速。隋唐時期王姓各派除了向內地遷徙之外,最主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到福建,建立了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鼻祖,歷史上被稱為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
宋朝時期(960年-1279年),王姓人口約590萬,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14.7%,占山東省總人口的12.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的王姓約占全國王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佈於江西、陝西、浙江,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國形成了陝晉冀豫魯、贛浙以及四川三大塊王姓人口的聚集地區。
明朝時期(1368年-1644年),王姓人口約62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6.7%,仍然為第一大姓。宋元明600年間,全國王姓人口的淨增長率為20%,王姓人口的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緩慢得多,600年間王姓人口總增長僅為5%,淨增加30萬。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13.7%)、江蘇(13.1%)、山東(13.1%),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江西和山西,這兩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躍成為王姓第一大省。中國南方王姓在這600年間有了發展,廣東、廣西、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宋朝。而宋朝時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在當時的比率已經下降了近一半。宋元明時期,王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比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方向遷移,而四川地區王姓人口主要向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方向遷移。全國範圍內又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和魯豫晉冀兩大塊王姓人口聚集的地區。
當代的王姓人口已經達到了8892萬,為全國第二大姓(第一大姓為李),約占全國人口的7.4%。從明朝至今的600年間,王姓人口由620萬激增到近8900萬,接近14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人口如果按12億計算的話,增長了近13倍。王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略高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
近1000年中,王姓人口增長率曲線呈現出「V」字型態勢。
目前,王姓人口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遼寧、安徽、江蘇、黑龍江、浙江、陝西和湖北,這七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
河南居住了王姓人口的11.5%,為王姓第一大省,占省總人口的10%。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南方王姓區,而北方區又以太行山為界,東部為高密度王姓區,西部為低密度王姓區。
在近600年間,王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區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成為主流。
王姓的分佈:
分佈密度
王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東部、山東、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這些地區每平方公里的王姓人口達21人以上,中心地區達30人以上。每平方公里21以上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12.3%,王姓人口約3007萬。每平方公里12.6-21人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19.9%,王姓人口約2904萬。每平方公里4.2-12.6人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3.8%,王姓人口約2660萬。每平方公里4.2人以下的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34%,王姓人口約321萬。
分佈頻率
王姓人口的分佈很廣,但不均衡。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和中部、河北東部、山東、河南北部、新疆喀什地區是王姓最常見的地區,其覆蓋面積只有國土總面積的19.8%,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9.2%以上,有的高達16.2%。
長江以北和青海西寧以東的其他地區,也是王姓的常見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6.9%-9.2%之間,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19%。
長江以南及新疆東北部和西部,是王姓人口相對較少的地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在2.3%-6.9%之間,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34.6%。
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區、廣東西部、廣西東部、海南是王姓分佈稀少的地區,王姓在人群中的頻率不足2.3%,覆蓋面積是國土總面積的26.6%。
血型特徵:
王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體的情況(總人口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共計8892萬)為:
O型:2784萬,占31.3%
A型:2530萬,占28.5%
B型:2716萬,占30.5%
AB型:862萬,占9.7%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山東大部、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是王姓最集中的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2.3%,有王姓人口3007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3.8%。其中,O型血897萬,A型血831萬,B型血970萬,AB型血309萬。
河南、河北西部、山西大部、陝西大部、甘肅大部、寧夏大部、四川大部、湖北北部、山東西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是王姓的常見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9.9%,王姓人口2904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2.6%。其中,O型血923萬,A型血832萬,B型血874萬,AB型血275萬。
內蒙古中西部、陝西北部、山西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四川西部、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湖北南部、浙江南部、廣東西部、新疆西北部是王姓分佈的一般地區。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33.8%,王姓人口2660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29.9%。其中,O型血857萬,A型血774萬,B型血780萬,AB型血249萬。
青海湖以西其他地區、廣西、海南、廣東西部。這些地區的面積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34%,王姓人口321萬,約占全國王姓人口的3.6%。其中,O型血107萬,A型血93萬,B型血92萬,AB型血29萬。
各國和其他民族中的王姓:
王姓在朝鮮語中寫作「왕」。據統計,韓國在2000年時,有王姓人口23447人。
「王」曾經是朝鮮半島上最大的一個姓氏。《後漢書》記載,朝鮮半島的王姓始祖是公元前2世紀從中國山東(當時的齊國)遷到朝鮮的王仲。
雖然「王」是朝鮮半島歷史上高麗王室的姓,但今天已經不多見了。據說,當高麗王朝滅亡之後,那些姓王的人們為了避免李氏王朝的嚴重迫害而改姓其他的姓了。在開城王氏的家譜中至今仍可以找到高麗統治者的部分痕跡。
「Ō」(羅馬字母記作Oh或者O)在日本是一個等價於「王」的罕見姓氏。「Ō」是按照日本語的發音方式設立的「王」字。大部分姓王的日本家庭都是中國人的後裔。
王姓在台灣為第六大姓,僅次於陳(250萬人)、林(188萬人)、黃、張、李等姓。
然而,臺灣王姓人士不見得具有漢族血統:例如原住民在漢化時由當權者賜姓。這在臺灣其他姓氏亦很常見
王姓在越南寫作:Vương。
著名人物:
王姓是著名的大姓之一,名人從古到今數不勝數。《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收入了歷代王姓名人共計2360名,占名人總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名第一位。
王翦,秦國將軍
王賁,秦國將軍
王昭君,西漢宮女
王莽,新朝皇帝
王朗,三國時期魏國司徒
王平,三國後期蜀國將領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
王獻之,東晉書法家
王勃,唐朝文學家
王昌齡,唐朝詩人
王維,唐朝詩人
王審知,五代十國時期閩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和文學家
王陽明,明朝大儒,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政治家。
王明,中共政治家
王士珍,北洋軍閥
王震,中共政治家

劉:
劉姓為中文姓氏之一,中國大陸第四大姓,人口在6000萬人以上,大約占漢族人口5.4%。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姓也是第四大姓。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為帝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劉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淵源:
和很多姓一樣,劉姓源於劉氏,歷史非常悠久。但漢代以前的世系,缺乏明確的脈絡。從古籍中的零星記載,可以梳理出兩個源頭:
唐堯後裔祁姓劉氏。堯的一支嫡系後裔(一說堯的長孫式,一說堯的第九子源明,一說堯之子丹朱)封在劉邑,其氏族即以地名為氏。祁姓劉氏在夏孔甲時出現了一位御龍高手,叫劉累。後來有一條龍病死,劉累攜家眷逃亡魯陽(今河南魯山),這是河南劉姓的起源(另一說法,劉累故地在河南偃師)。劉累的後人中還衍生出御龍(以職業為氏)、唐(周初「興滅繼絕」時期以堯故地唐為氏)、杜(周成王遷劉累子孫於杜)、士(杜氏遷晉,擔任士師,以官職為氏)、范(晉士會受封范,以地為氏)等氏。
周文王後裔姬姓劉氏。周成王曾封曾祖父王季後人於劉(河南偃師),後失考。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又封劉邑與王弟季子,季子稱劉康公。但周後期,此支沒落。
而據《國語·晉語四》:「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 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祁、姬二姓均出自黃帝。
聲望:
劉姓是中國歷史上的漢朝皇姓,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強的王朝之一,平民豐衣足食,國家自由提供中國人民有發展的空間,漢朝統治中國有400多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叫自己為 "漢人"。
郡望:
劉姓漢朝時從河南向各地遷移,至隋唐已遍佈長江以北。郡望包括:彭城、 沛國、弘農、河間、中山、南陽、東平、高密、竟陵、長河、河南等。其中彭城世家、沛國世家為多
名人:
帝王西漢
劉邦
劉盈
劉恭
劉弘
劉恆
劉啟
劉徹
劉弗陵
劉賀
劉詢
劉奭
劉驁
劉欣
劉嬰
帝王東漢
劉秀
劉庄
劉炟
劉肇
劉隆
劉祜
劉保
劉炳
劉纘
劉志
劉宏
劉辯
劉協
帝王三國
劉備
劉禪

其他
劉淵
劉裕
劉知遠
劉伯溫
劉少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6-20 21: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姓是中國眾多姓氏中按人口計算是全國第五大的姓。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陳姓也是第五大姓。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陳姓在廣東、福建、浙江、香港、澳門及台灣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溝,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到了陳閔公時,陳國被楚國滅,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有了陳的姓氏。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姓氏改名而來,其中一支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成的。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把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姓。
另外台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後,將原住民姓氏改為漢姓,也有許多人被改為陳姓。
名人:
陳朝皇帝
陳湯
陳勝
陳平
玄奘
陳友諒
陳圓圓
陳嬌
陳子昂
陳琳
陳圭
陳登
陳群
陳陶


楊姓是現時中國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6。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楊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楊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在做自我介紹時,通常會將「楊」稱作「木易楊」;但實際上「楊」字的右邊並非「易」,而是「昜」(音同陽)。
來源:
一、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元和姓纂》雲 。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於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為楊侯,以國為氏。
二、為五胡十六國時氐族姓氏,據《晉書》雲;氐有楊氏,世居仇池(甘肅仇池山)。
三、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蘆」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楊」氏。
四、出自「揚」姓,以邑為氏,古時有「揚氏邑」。
古代名人:
楊修:東漢末年丞相曹操的主薄
楊堅、楊廣:隋朝兩位皇帝
楊國忠:唐朝唐玄宗期間大臣,楊玉環堂兄
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
楊行密:中國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宋代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秀清:太平天國東王


黃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現時列中國大陸姓氏排名的第七位(2006年數據),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黃姓便是第八大姓。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總黃姓人口的約19%,是廣東和香港第三大姓。
由於黃、王兩字音近(粵語讀音相同),通常在說明時,會以「大肚黃」、「草頭黃」或「江夏黃」作為強調。不過,雖然稱做「草頭黃」,實際上「黃」字本身即是一個部首,而非屬於草部。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黃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黃姓的起源如下:
一、出自贏姓:據《諸暨孝義黃氏族譜》所載,黃氏為嬴姓十四氏之一。帝舜時,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贏。
伯益之後:伯益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賜封,其後裔有封於黃國。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十四個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而其中的黃氏,約是商末周初時,在現今河南潢川建國,到了周朝,因受封為子爵,故又稱做黃子國。
陸終之後:
陸終長子樊的長子南陸公,食採江夏,賜姓為黃。
陸終次子惠連受封於黃國,以國為氏。
仲衍之後:陸終長子樊被夏禹封於昆吾。昆吾君隱於夏末去其封地,居古岳州,生子高。商中宗子太戊時高為車正,號曰仲衍,伊尹嘉其賢,以孫女妻之,是為開姓始祖。至十三世石妣姬氏,周賜姓黃。
二、出自金天氏:台駘是少皋金天氏的曾孫,因治水有功,顓頊封他到汾川(今山西汾水流域)。其後人曾在春秋時其建立沈、姒、蓐、黃等國,周初,為晉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
三、古代南方蠻族有黃姓。在廣西南寧一帶。《新唐書》記載:「邕管(在廣西境內)蠻有黃姓。唐黃少卿、少高、少溫是。」其實,此支黃氏乃是黃國遺民的後裔。
四、出自近代其它民族。一為避亂時改姓,如滿族之「伊喇氏、西林覺羅氏、鄂吉氏、鄂佳氏、那拉納喇氏」,亦或回族之「蒲氏」。或是如台灣原住民漢化時由當權者、漢人賜姓。
分布:
多在福建、廣東等南方省份,計有臨江、淮南、汝南、南陽、零陵、巴西、河陽、新安、金華、邵武、固始、信州、旴江等。約莫於明、清代之後,遷往東南亞各地。此外,在壯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黃姓人。
地望分佈:
湖北江夏郡:漢高祖時置郡,此黃氏分支,係為東漢黃香之族所在。
會稽郡:秦時置。此黃氏分支,出自東漢黃昌之後。
零陵郡:西漢時置。此支係為三國黃蓋之族所在。
巴東郡:東漢時置。此支係為三國蜀將黃權之後。
西郡:約在今甘肅永昌一帶,係為酒泉黃衍之後。
湖北房陵郡:
湖北漢東郡
陜西櫟陽郡
寧夏安定郡
河北上谷郡
安徽焦郡
堂號:
江夏堂
寬和堂
思敬堂
逸敦堂
敦睦堂
熾昌堂
黃姓名人:
春秋、戰國
黃歇 - 春申君
東漢、三國
黃憲 - 賢士,德稱於世,時人以顏回比擬
黃香 - 官拜左丞、後遷尚書令、東郡太守、魏郡太守
黃瓊 - 官拜太尉,卒後追贈車騎將軍,諡忠侯
黃琬 - 官拜光祿大夫,後轉司隸校尉
黃蓋 - 官拜武鋒中郎將
黃忠 - 蜀漢名將,官拜後將軍,封關內侯,卒諡剛侯
黃權 - 官拜車騎將軍,諡景侯
唐朝
黃巢
宋朝
黃庭堅 - 文學、書法名家
元朝
黃道婆 - 紡織技術
明朝
黃宗羲 - 史學家及思想家
清朝
黃以周
黃遵憲 - 詩人


翻開《百家姓》,第一個見到的姓氏是趙。原來,《百家姓》起源於宋初,趙姓自然成為了《百家姓》的第一個姓氏,因為宋朝的開國君是宋太祖趙匡胤。
趙姓是現今中國第八大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趙姓便是第九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趙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
起源:
趙姓是中國的一大姓氏之一。根據史書的記載,趙姓的血緣祖先是上古時期的五帝之一的少昊天子氏,傳說,少昊的女兒,女修因吞了玄鳥卵而生了皋陶。皋陶的十四世孫造父生活於周朝,因為善於馴馬和駕車,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寵愛,後來因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亂中及時駕車帶穆王回京,穆王就賜給他造父趙城(現時山西洪桐)作為封邑,造父的後代子孫以封邑趙城作為趙姓。 其後又因為帝王的賜姓、冒姓、婚姻等改為趙姓。
本貫
自從趙國亡國後,趙姓後人分為兩派:一派是趙國嫡系,被秦始皇封往天水郡的天水趙氏,另一系是代王的後人,被秦始皇流徙至涿郡的涿郡趙氏。涿郡趙氏就是北宋的開國君主趙匡胤的家族本貫。他們後來在趙光義失蹤、魏王趙光美被殺的事件發生後分成三家,成為太祖派、太宗派及魏王派三個派系。太宗派後來除了宋高宗以外,全數與徽、欽二宗一同被擄往五丈原。這一派的後人大多已亡佚,或在金亡時逃往朝鮮半島。太祖派後來成為了南宋的君主;另有有部份人移居朝鮮半島,就是橫城趙氏。而魏王一派在宋亡後,南下到廣東新會一帶定居。
歷史名人:
宋朝皇帝
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國王,「胡服騎射」推行者
趙奢—戰國時期趙國名將
趙盾
趙高
趙飛燕
趙合德
趙壹
趙雲—三國時期蜀國著名將領
趙嘏
趙普
趙佶
趙令峙
趙秉文
趙鼎
趙汝燧
趙善括
趙師秀
趙元
趙可
趙孟頫
趙南星
趙慶熺
趙翼
趙執信
趙元任—學者,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
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副總指揮,抗日烈士
趙一曼—東北抗日烈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6-20 21: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周姓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現今中文姓氏中排行第九,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周姓便是第七大姓。元朝至今,周姓便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周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來源:
周姓的初源,歷史記載多,可追溯到曾立朝874年,秦滅周,把汝墳劃劃汝南郡。食釆郡於汝墳的周平王後代,亡國後人稱為「周家」,也改了周姓。周於是成為了汝南的大姓。 在唐玄宗李隆基在坐時,為避「基」讀,於是下令所有姬姓人改姓周,這是周姓的一大來源
歷史名人:
周瑜 (175年—210年)
周處 (236年—297年)
周敦頤(1017年-1073年)
周邦彥﹙1056年-1121年﹚
周樹人(魯迅,1881年—1936年)
周佛海(1897年—1948年)
周恩來(1898年—1976年)
周煒良(1911年—1995年)


吳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吳姓也是第十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來源:
歷史上的吳姓起源於周朝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泰伯、仲雍的後代。據記載,泰伯兄弟本有王位繼承權,可是他們發現父親特別喜歡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便自動的把君主繼承權交給季歷。自己則斷髮紋身,逃到東吳去,自號「句吳」和「攻吳」。當地的人都很敬慕他們的德行,紛紛前來投靠。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他們建立了吳國,定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後來吳被越國所滅,吳國宗室的後人就以國為姓。
歷史名人:
吳三桂,明朝將領,降清後被封為三藩之一的平西王
吳承恩,明代章回小說名著《西遊記》作者
吳起,戰國時代名將
吳廣,秦末起義軍領袖,建立張楚
吳權,越南吳朝君主


徐姓是中文的姓氏之一,據2006年的統計,徐姓是中國大陸人口第十一多的姓氏。
名人: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和旅行家。
徐福:秦朝方士,相傳他因到東海為秦始皇採長生不死藥一去不返,留居今日的日本而成為日本人的祖先。
徐達:明代將領,中書右丞相。
徐光啟:明代科學家、農學家、政治家、宗教人士。
徐世昌: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總統。
徐晃:三國時期曹魏將領。
徐敬業:唐朝將領。
徐渭: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
徐庶:三國時期謀士。
徐壽:中國清朝化學與機械專家。
徐禎卿:明代文學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孫姓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寬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孫姓在《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2位。
來源:
孫姓的出現主要有三個淵源,第一個說法是周文王的後代惠孫,其子孫為了紀念他,於是取其名字的「孫」字為姓。另一個說法是源於孫叔敖後人。而最後一個說法是最重要的,就是田完後裔。田完由陳國逃到齊國。由於他的品格高尚,齊桓公便立他為卿,可是他不愛慕權位,只請求當個管理百工的小官吏。田完復代在齊國立了功,齊景公賜姓孫氏。以上的三個說法以齊景公賜田完後代為「孫」姓一說最大影響。
周文王一脈,有家譜如下:
少典——黃帝軒轅氏——少昊金天氏——蟜極——帝嚳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窋——鞠——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毀渝)——公非(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衛康叔——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貞伯——頃侯——釐侯——武公和——惠孫
其他來源
此外,孫氏來源還有如下若干: 1、出自姬姓,為衛國國君康叔的後代。拒《元和姓篡》所載,周文王第8子康叔為衛國國君,其九世孫叫惠孫,惠孫有個孫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氏。因此他又叫孫仲。孫仲的子孫世居汲郡,是為河南孫氏。 2、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時楚國 期思人,字孫叔,在他任楚令尹時,因教化民眾,曾在期思開發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擁護,其子孫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稱孫氏。 3、出自媯姓。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因事逃到齊國後,改姓田,田完的5世孫無宇次子田書,為齊國大夫,因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後來齊國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吳國。吳將孫武,其後也。是為山東孫氏。
名人:
古代
孫權
孫武
孫臏
孫思邈
近代
孫中山
孫運璿


朱姓是中國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姓之一,也是明朝的國姓,在現今中國排行第13位,在《百家姓》中排第17位。
來源:
一、遠祖始於上古時期。傳說為虞舜臣子朱虎的後代。
二、出自周朝。顓頊的裔孫挾,被周武王封於邾(今山東省鄒縣一帶)並建邾國,子孫以國名為姓,後邾國被楚所滅改姓朱。
三、出自南北朝時期。為北魏濁渾氏、可朱渾氏所改。
分佈:
朱姓發源於今河南、安徽間地及江蘇省境。西漢朱質有二子:朱禹、朱卓。朱禹在東漢後期的黨錮之禍中被殺,子孫避難逃到丹陽(今屬安徽)。朱卓的後裔由於任官的原因,主要是在今陝西、河南、湖北等省境內發展繁衍。魏晉以前,朱姓已繁衍到北方河南、山東、安徽等主要地區。唐末有朱葆光遷居湖南。東晉時有朱瑋自河南南陽徙居南康(今屬江西),其後朱熹僑寓建陽(今屬福建)。朱熹之孫朱銓回遷廬陵(今江西吉安),朱銓的5世孫朱章甫於南宋末年避亂徙居吉安府安福縣(今屬江西),後又遷至廣東興寧寧中鄉竹絲湖立業,成為朱氏興寧竹絲派一世祖。朱章甫的三兒子朱泗於元代徙居羅浮(今廣西東興各族自治縣東)徐田,此後,子孫繁衍,分佈於今廣西、廣東的許多地方。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臺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朱姓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南方的大姓之一。
名人:
朱溫:五代十國後梁建立者,安徽碭山人
朱貴
朱淑真
朱熹:南宋理學家,著述頗多,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
朱世傑:元代數學家。
朱丹溪
朱德潤
朱升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開國皇帝,在位期間,力改元政之失,整肅吏治,獎勵農桑。
朱權
朱宸濠
朱載堉
朱之瑜
朱以海
朱耷:清代著名畫家,自號八大山人,多畫山水花竹,寄托對明朝的覆亡之痛。
朱若極:清初四畫僧之一,清代著名畫家,法名原濟、道濟,字石濤。
朱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朱自清:現代散文家,清華大學教授。
朱鎔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1998至2002年在任}。
朱駿
朱柏廬
朱沘
朱弁
朱昌傑
朱宸濠
朱偁
朱敦懦
朱蕃
朱方旦
朱濆
朱鳳娣
朱芾
朱肱
朱光卿
朱亥
朱鶴
朱敬則
朱駿聲
朱儁
朱凱
朱克柔
朱蓮芬
朱亮祖
朱買臣
朱齡石
朱勔
朱其昂
朱清
朱慶餘
朱士行
朱世卿
朱書
朱思本
朱素臣
朱紈
朱文正
朱邪赤心
朱熊
朱序
朱彝尊
朱異
朱應
朱英
朱纓
朱有燉
朱月峰
朱震
朱稚征
朱嶟
朱佐朝
朱滔
朱家偉


馬姓為中國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4位。
來源:
馬姓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由「馬服」氏而來。
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以善於用兵著稱。因戰功卓著,趙惠文王將其封於馬服,稱「馬服君」。其子孫遂以「馬服」為姓,後改單姓「馬」。漢武帝時期,其後代遷至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
由他族改姓。
據《金史·列傳第六十二·忠義四》所載,馬慶祥,字瑞寧,本名習禮吉思。先世自西域入居臨洮狄道,以馬為氏,後徙家淨州天山(今內蒙古四王子旗)。......即拜鳳翔府路兵馬都總管判官。另據《元史·列傳第三十》所載,馬祖常,字伯庸,世為雍古部,居淨州天山。有錫里吉思者,於祖常為高祖,金季為鳳翔兵馬判官,以節死贈恆州刺史,子孫因其官,以馬為氏。曾祖月合乃,從世祖征宋,留汴,掌饋餉,累官禮部尚書。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摩珂末」、「馬哈麻」、「謨罕德」等。後信奉伊斯蘭教的一些少數民族便以「馬」為姓(其他還有以「哈」、「麻」等為姓的),這也是回族中馬姓最多的原因。
其他如金時女真人汪古氏,元時蒙古合魯氏,清滿洲八旗費莫氏、馬佳氏,均有改姓為馬者。
由他姓改姓。
如東漢大司徒馬宮,本姓馬矢,後改姓馬;五代司馬球,其後代改為馬姓;……。
分佈:
趙奢之後遷至右扶風茂陵後,此地便成為馬氏發展繁衍中心,所以《姓譜》中曾說,「馬」姓的發源地是扶風。兩漢及南北朝時,馬氏除在扶風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佈於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地。唐朝時,有河南馬氏在福建落戶。宋以後,閩粵地區馬姓逐漸增多。明代時,馬姓族人已遍佈福建。在清代,有馬姓移居臺灣,進而又遷至東南亞及歐美。
如今,馬姓主要分佈在中國的北方。
郡望:
扶風
京兆
荏平
臨安
西河
廣陵
堂號:
銅柱堂(伏波堂)
絳紗堂(絳帳堂)
扶風堂
樹德堂
聚未堂
寶善堂
文英堂
懷遠堂
青雲堂
名人:
馬援(前14—49年)
漢光武帝時,拜為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
馬融(79—166年)
馬騰
馬超(176—222年)
涼州太守馬騰之子,三國時蜀國五虎將之一。
馬宮
馬謖
三國時蜀臣,因失街亭被諸葛亮所殺。
馬鈞(又作馬均)
馬祖(709—788年)
唐朝僧人,即道一。曾於江西傳揚禪學,後人尊稱「江西馬祖」,又稱「馬祖」。
馬殷(852—930年)
五代時建立楚國。
馬遠
南宋畫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
馬丹陽(即馬鈺)(1123—1183年)
全真道全真七子之一。
馬致遠
元戲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化龍(約1810—1871年)
回族,西北地區回教白山派教主。
馬元章(1854—1920年)
回族,伊斯蘭教哲赫林耶第七輩沙溝門宦教主。
馬君武(1881—1940年)
中國近代詩人、教育家,曾任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府秘書長、廣西大學校長等職。
馬本齋(1902—1944年)
回族, 八路軍冀中回民支隊創建人之一。
馬尚德(即楊靖宇)(1905—1940年)
回族,抗日名將,楊靖宇為其在東北工作期間的化名。
馬英九
現任臺北市市長、國民黨黨主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6-20 21:17:27 | 顯示全部樓層

胡姓是一個中國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
起源: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並非後來入侵中原的"五胡"後代。   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併了鬍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鬍子國亡國之後,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複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複姓,得姓於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複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複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複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胡母複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後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後,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沖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後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歷史名人:
胡安國,北宋學者。進士。
胡宏,南宋理學名家,為胡安國之子。人稱「五峰先生」。
胡雪岩,清末紅頂商人。
胡適,近代歷史名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校長。
胡耀邦,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1915年11月25日 - 1989年4月15日)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之一 。1981年至1987年擔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總書記
林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在現今中國姓氏中排第17位。林姓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台灣,是兩地的第二大姓氏。海外華人中林姓也為大姓。


林姓其起源有五:
出於子姓,為帝嚳高辛氏之後,始祖為比干,當時紂王無道,慘害忠良。他抱著救國救民之心,三日不出宮門,犯顏直諫。紂王恨之入骨,於是剖開比干之心,又派兵包圍比干府,欲滿門抄斬,比干的兩個妃子都懷孕在身,黃氏被捕立即處死,並剖腹取出胎中嬰兒,並將屍體以火焚燒。正妃盥媯氏,為了保住比干一脈,放棄殉葬,忍辱負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並與四個婢女逃出朝歌,隱居長林石室(今河南淇縣西南)中,生下遺腹子:堅,成為林姓始祖,其子孫因以為氏,稱林氏。是為河南林氏。
出自姬姓。《通志.氏族略.以氏為姓》記載,東周時,周平王有庶子名開,子林,其子孫以祖父字為氏,亦稱林氏。是為河南林氏。
為鮮卑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南遷到洛陽後,實行漢化,將原鮮卑複姓丘林氏一部份改漢字單姓林氏。是為河南洛陽林氏。
滿族改姓。清朝時,滿族由滿州進入山海關,入了關後部分滿族改漢字單姓,滿姓的林佳氏改為漢姓的林氏。
台灣原住民漢化時由當權者賜姓。臺灣原住民也有用其他姓氏。
世系表:
軒轅世系
1世              2世              3世   4世              5世              6世  7世  8世  9世  10世
黃帝(軒轅) 玄囂(少昊) 蟜極 帝嚳(高辛) 商契(玄王)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圉 季(冥)

11世 12世         13世  14世  15世 16世 17世  18世            19世   20世
王振 上甲(微) 報丁   報乙  報丙  主壬  主癸  成湯(天乙)1 太丁2 太甲(太宗)5
王恆                                                                            外丙3
                                                                                 中壬4

21世   22世   23世   24世                 25世    26世    27世    28世                29世 30世
沃丁6  小甲8  中丁11 祖乙(中宗)14 祖辛15 祖丁17 陽甲19 武丁(高宗)23 孝已 廩辛26
太庚7  雍已9  外壬12                       沃甲16 南庚18 盤庚20                        祖庚24 庚丁27
        太戊10 河亶甲13                                         小辛21                        祖甲25
                                                                        小乙22

31世    32世    33世             34世
武乙28 太丁29 帝乙30          微子(啟)
                    箕子(胥餘)  帝辛(紂)31
                                        微仲(衍)
                    王子(比干)  林堅
古代:
北宋詩人林逋。
近代:
1787年在臺灣發動林爽文事件反清廷的林爽文。
晚清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
晚清禁鴉片的官員林則徐。
1895年出生的著名文人林語堂。


何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1位,是秦才出現的,距今約2200多年。何出自姬姓,為黃帝後裔。發源於江淮流域的江蘇和安徽。在江蘇東海,以及安徽廬江和合肥,何氏是當地望族。
據《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
以種族而言,何氏並非僅為漢族的後裔,還摻有其他外族的血統。唐朝的「昭武九姓」之一即有何氏。
何姓被冒用和賜姓的記錄有:
《漢書五行志》:「何苗,本姓朱,冒姓何。」
《五代史》:「吐谷渾亦有何氏。」
《蘭州府志》:「元永吐蕃宣慰使鎖南,其子銘入明為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
西晉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閩八族之一;唐高宗時,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唐僖宗時,又有固始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南宋淳佑年間,何逖基由螺陽遷居溫陵、潯江,後隱居清源洞;宋朝,一支自廬江遷往福建、南京、江西;宋末元初,一支由武平經江西尋鄔、定南、龍南入廣東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廣東東蕉嶺、大埔、梅縣。明朝末年,何斌在臺灣擔任荷蘭人的通事,是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朝,福建何氏又有不少移居臺灣,有的又進而遠徙東南亞及歐美。
名人:
何奕甫
何休
何進
何晏
何景明
何承天
何鍵
何東
何應欽


高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3位。
起源:
高夷族最早的高姓據說出自高夷族,起始於黃帝時代。呂氏春秋勿躬篇:"高元作室"。相傳高元為黃帝發明了房屋,可說是將人類史帶出穴居的重要貢獻者
姜姓周朝時,周武王平定天下封姜太公為齊王,太公六世孫,人稱公子高。公子高之孫高傒在助齊桓公稱霸。其後裔是高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成為當代渤海高氏的始祖。
非漢族的改姓高外族在漢、宋、清等朝有部份姓氏改為高姓。
論輩排字:
周魯先賢高柴公,文廟封共誠侯,居於衛,遞傳二十余世及冏公,後漢時由衛遷吳,歷八世及肇公,自吳蘇熟遷閩中,肇公生閣,閣於唐代宗大歷9年生良器公,定居長樂龍門,自良器公至今已有四十余世,渤海龍門高氏譜字序如下:
(渤海原譜序) 良立朝宗、永季有本、叔公子必、汝彥士克、世繼以伯、孟甫景 (龍門譜序) 仲維哲德、允守孝敬、道在純誠、體仁居信、尊孔憲文、用中崇正、善則孚之、民皆順應、天其顯思、錫爾福慶 (民國十八年新增譜序) 國步昌明、家聲振起、逢時翼運、俊傑濟美、興學毓才、貽謀恆久、培元定基、存心篤厚、如日東升、同登尚壽、傳萬年代、育英賢
另一支從明末到現在已排出60世,其中前20世已用過,排字如下:
鵬育岐安恆、天庭震九宗、清典宇體治、百世品仙成、聰明睿知臨、寬裕溫柔容、發強剛毅執、齊莊中正敬、忠孝傳家寶、內聖基業宏、仁義布德宗、外王至善功。
歷史名人:
高元,發明房屋的始祖
高傒,公子高之孫,協助齊桓公即位
高柴,傒公八世孫,居於衛,孔子72弟子之一
高適,唐朝的詩人
高士廉,唐朝受封申國公
高仙芝,唐朝高句麗族的名將
高懷德,宋朝名臣
高應松,宋朝忠臣,不肯草降表與蒙哥,絕食而卒
高鶚,清代文學家-紅樓夢後40回作者


梁姓是一個中國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
起源:
原是地名。 周平王時。秦仲之少子康,受封於夏陽梁山,即是今之陜西省韓城縣南。 春秋之後有梁氏。
歷史名人
梁啟超:清末戊戌變法領袖。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
姓氏起源:
鄭姓源於姬姓,其血緣的始祖可追溯到后稷。后稷是傳說中的農業神,其母有邰氏是炎帝的後裔。根據《史記‧五帝本記》紀戴,炎黃兩帝的血緣匯合成了鄭姓。而后稷下傳25代是姬友,姬友生活在周宣王時,是鄭國的始祖,就是鄭桓公。
歷史: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周厲王少子於鄭,建立了西周的最後一個諸侯國。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消滅,其子孫搬遷到今天的河南淮陽和商丘之間,以原來國名為姓,這便是鄭姓的來源。據有關史書記載,在秦末到晉代期間,鄭姓漸漸分佈到今天的浙江,陝西,山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安徽,河北,山西等一些地方。唐代初期,河南一部分鄭氏移居到福建省,唐代末期,河南固始又有部分鄭氏進入福建,明清時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祖先便是那次到福建的。鄭氏移居臺灣,最早是因為鄭成功,搬遷到海外,最早是從清代開始。
名人:
鄭國
鄭躬
鄭興
鄭眾
鄭玄
鄭谷
鄭虔
鄭樵
鄭思肖
鄭光祖
鄭廷玉
鄭和(明成祖賜姓鄭)
鄭板橋
鄭成功
鄭芝龍
鄭經
鄭克爽
鄭珍
鄭復光
鄭觀應
鄭文焯
鄭振鐸
鄭淵潔
鄭亞旗


歷史:
《廣韻》稱,羅姓「望出豫章、長沙」.
相傳夏朝時,東方有一擅長用網捕鳥的氏族,稱之「羅」。
春秋時,也有一羅國,被楚國吞併後,國民改姓「羅」
五胡十六國時期,被漢化的胡人也有改姓為「羅」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氏子弟也有改姓「羅」
羅家十二句詩:
江西出祖昌齡公 移居福建耀榮宗

長男尚古崇古次 唯有尚立第三中

寧泰任新根葉茂 志明興旺廣昌隆

秀周遷徙程鄉地 季亮移居落豐湯

谷賢生子分州縣 谷榮生擺並彥章

彥邦興寧生洪德 彥章法號三六郎
名人:
羅本
羅香林
羅雄才
羅策群
羅昌儒
羅珠
羅志年
羅明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6-20 21: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宋是一個中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118位,在中國大陸人口排名中列23位(2006年數據)。
姓氏來源: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後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於宋,封地在今河北趙縣北,伯爵侯國。周武王滅商,也滅了與商王同姓的宋國。周成王時,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把古宋國之地封與微子啟之孫稽,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啟為帝乙的庶長子,商紂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繼位後,宋國南遷到商湯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時,宋國已成為天下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時,宋國衰落而東遷於彭城,即今江蘇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子孫遂以國為氏。從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歷史至少有3200年,國滅後普遍使用宋氏的時間也有近2300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較單純,直到五代時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時湖南西部沅陵地區的辰州蠻酋的宋氏,北宋時西北的西夏國的黨項族的宋姓,清朝時滿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後來的全部改姓宋,組成宋姓的這三支均出自少數民族。唐宋以來,外來民族的不斷加入並同化,宋氏家族變得龐大起來。
歷史名人:
戰國時,楚國有辭賦家、《九辯》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無忌,曾經為秦始皇作仙方,其後有宋義,為楚懷王上將軍。  
西漢時,宋義之子宋昌,任中尉。  
東漢有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陽章陵(今河北北棗陽縣南)人宋衷。
晉代有青州(今山東淄博東北臨淄鎮北)人宋益,敦煌(今屬甘肅)人宋矩,沛國人宋處宗。
南北朝時期,宋昌的13世孫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廣平(今河北雞澤縣東南);另有南齊錢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廣之。
北魏有敦煌人宋雲,曾和惠生同赴西域。
唐代,有詩人宋之問;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兩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選拔人才,使百官稱職;還有唐文宗時宰相宋申錫。
北宋有文學家、史學家宋祁,其兄宋庠亦為文學家,二人並有文名,時稱"二宋";還有文學家、史地學家宋敏求。
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宋江。
南宋有宋慈,曾任廣東、湖南等提點刑獄官,為案著重實地檢驗,他所編的《洗冤集錄》,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對法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貢獻。
明代有文史學家宋濂,書法家宋克,科學家宋應星,文學家、藏書家宋懋澄,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名著。
清代有詩人宋琬、宋湘,經學家宋翔風。
近現代有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宋任窮,戲劇家宋春舫、國民黨財閥宋子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謝姓是中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34位。謝姓約占大陸漢族人口的0.72%,為人口最多的50個姓之一。謝姓人主要分佈在浙江、廣東、江西、河南、四川、福建和臺灣
姓氏起源:
謝姓源流有多種說法,包括出自姬姓。
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於謝國,在河南唐河縣,後失去爵位。子孫以國為氏。
為他姓改謝姓。據《舊唐書不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亦為河南謝氏。
謝姓名人:
古代
東晉時期,由於謝安與謝玄等人位高權重,所以該時期出現了最多古代的謝姓名人。
清朝前出生的名人包括:
謝安 (320年-385年),東晉名將。
謝玄 (343年-388年),東晉名將,謝安的姪子。
謝靈運 (385年-433年),南朝文學家,謝玄之曾孫,著名文人。
謝眺
現代
清朝或以後出生的名人包括:
謝清高,清朝人,中國的馬可波羅
謝晉元,抗日戰爭名將


唐姓,是一個起源中國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唐姓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地區均有分佈。韓國唐姓主要分佈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唐姓在日本主要分佈在九州,本州一帶。
起源:
1、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亦為帝堯之後。
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謚號。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堯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世稱「唐放勛」(「放」極言大,「勛」即功勛),稱頌他的功勛和德化之治。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
2、出自唐叔虞,為黃帝軒轅氏之後。
堯做了百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逝世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河北省唐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有著名的「桐葉封侯」典故,《史記·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西周時,成王與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時,將一片桐葉剪成圭的形狀,遞給叔虞,並說:「以此作證,封你為侯」,史官(一說「周公」)於是請成王擇日以封叔虞。成王長大後說:「這是我與他開玩笑呢」,史官說:「天子無戲言」,於是禮樂周全的封叔虞於唐。)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
3、出自丹朱之後,為帝堯之後,亦為黃帝軒轅氏之後。
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
4、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
以上這4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其中1、3亦出自帝堯,2、4亦出自周朝宗室。
5、少數民族用唐姓或改姓唐姓
東漢時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隴西(今屬甘肅)羌亦有唐姓。
郡望:
晉昌郡:晉永和中置郡,治所在長樂(今陜西石泉縣)。此支唐氏,其開基始祖為十六國前涼淩江將軍唐鄆。北海郡:漢時分齊郡置郡,治所在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魯國:西漢初改薛郡置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晉改為郡。
晉陽縣:秦置,治故晉陽城。秦漢為太原郡治所,東漢後又為并州治所。
相關地名:
唐縣,河北省
唐家灣,廣東省
歷史名人
唐叔虞:晉國開國諸侯
唐昧:戰國時期楚國大將軍
唐勒: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
唐舉:戰國時期相術家
唐雎:戰國時期外交家
唐蒙:西漢外交家,出使夜郎國
唐儉:唐朝中期重臣
唐休:唐朝著名軍事將領,兩次大破吐蕃
唐慎微:宋代醫學家、藥學家
唐寓之:南宋農民起義領袖,攻佔錢塘(今杭州)後稱帝建立吳國
唐棣:元代畫家
唐寅:明代畫家,文學家,書法家,「吳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
唐順之:明朝文學家、軍事家
唐賽兒: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唐甄:清初思想家
唐英:清代傳奇小說家
唐再豐:清代雜技家
唐鑒:清末大理學家,曾國藩之師
唐才常:清末著名學者,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廷樞:清末大買辦
唐正才:太平天國將領,封為「航王」,總管水軍
唐景崧:清末臺灣巡撫  
現代名人
唐繼堯:滇系軍閥
唐亮:近代革命家
唐澍:陝西渭華起義領導人,曾任西北工農革命軍前敵總指揮
唐生智:民國軍事將領
唐淮源:抗日名將


韓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5
來源:
一、遠祖始於周代。周成王之弟封於韓(今山西河江縣東北),後為晉所滅,子孫以諸侯國之名為姓。
二、出自春秋時期。晉穆侯的後代,封於韓原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一說在今山西芮城縣),子孫以封地名為姓。
三、出自戰國時期。自「七雄」之一的韓國被秦所滅後,子孫以原國名為姓。
四、出自南北朝時期。為北魏出大汗氏所改。
五、出自高麗的韓氏。
名人:
韓非:戰國時期韓國貴族,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韓信:漢初名將。
韓愈:唐代文學家,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Khan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09-6-20 23: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6-22 21:52:01 | 顯示全部樓層
百家姓!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16 01:19:21 | 顯示全部樓層
馮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

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於畢國,叫畢國公,又稱畢公高。四百年後,畢國被西戎所滅,畢高後裔畢萬投奔到晉國,晉獻公封他為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公出征,屢立戰功。晉獻公把魏地封給他,任魏大夫,並封給畢萬奉祿食邑地於馮城(馮城一說位於陝西省大荔縣的馮翊城,一說位於河南省滎陽縣西)。畢萬子孫以邑為氏名,此乃馮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16 01: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曹姓為中國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6。此姓氏(조)在韓國亦有分佈。

曹姓在中國的來源有兩個:
1:遠祖始於周代。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鐸,受封於曹(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南一帶),建立諸侯國曹國,後為宋國所滅,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
2:出自昭武九姓的曹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東北一帶)。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16 01: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譚姓是中國最常見的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被列在百家姓中。

譚姓來源有四:
1、出自姒姓。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諸侯,於周莊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譚國國君之子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孫就以國為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為山東譚氏。 (鄭重聲明:根據我譚氏祖傳之《祈義公至忠公牒譜》,齊師克譚,譚子奔莒,譚子祈義公緬懷故國,遂以國為姓,此前自夏代以來,世代姓姒,為大禹之後)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古的後代,望出弘農,是為雲南、貴州譚氏

3、談氏因避諱改姓譚氏

文獻
1、據明代蘇平仲所作的一項譚氏家譜序記述:「譚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濟南歷城之間,實齊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庄公之十年,見滅於齊桓公,而譚子奔宮,譚自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為氏焉。」

2、《姓纂》記載:「譚子國在濟州平陵西南,為齊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為氏焉」;《姓譜》記載:「春秋時代譚國為齊桓公所滅,譚子奔宮,子孫以國為氏。」

3、在四川的南部也有許多姓譚的人家。據《萬姓統譜》的考證,這一支譚氏的源流有所不同,該譜指出:「巴南大姓譚氏,盤瓠之後,望出弘農。

from : Wikipedia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16 03:46:32 | 顯示全部樓層
姓陳好 陳姓係舜帝後裔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0-23 01:00:57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分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8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