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barying

世界文化遺產 (持續更新)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現為獨聯體成員國。它是一個內陸國家,夾在羅馬尼亞和烏克蘭之間。首都基希涅夫。
摩爾多瓦人與羅馬尼亞人同宗同文,都是達契亞人的子孫。

13世紀至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達契亞人逐漸分為三支: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川西凡尼亞人。古代的摩爾多瓦的國名為達契亞-圖拉真國,它後來又形成了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川西凡尼亞三國。
1359年波格丹一世創立了獨立的封建公國。
1487年後淪為奧斯曼帝國附庸。
1600年至1601年,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和川西凡尼亞三個公國曾短暫統一。
1812年俄國將摩領土(比薩拉比亞)划入其版圖。
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併,稱羅馬尼亞。
1878年,比薩拉比亞再次隸屬俄羅斯。
1918年1月摩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

1940年6月,蘇聯將比薩拉比亞再次划入其版圖,並將比薩拉比亞大部分領土與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比薩拉比亞南、北部的部分地區被划入烏克蘭。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羅馬尼亞為德國盟友。德國將比薩拉比亞劃歸羅馬尼亞。
1944年9月,蘇羅停戰協定規定恢復1940年的蘇羅邊界。
1990年6月改國名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5月23日改國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27日宣布獨立,獨立之初曾有與羅馬尼亞再統一的聲浪。
1994年3月,公民投票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持維持獨立國家之地位,反對與羅馬尼亞再統一。
2009年7月,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選舉失利,這是歐洲最後一個失去執政權的共產主義政黨。

摩爾多瓦人非常好客,常用葡萄酒當飲料招待客人。在這種情況下,客人不應拒絕主人的盛情,而應與主人乾杯,一飲而盡,以示對主人的友好和尊重。同桌進餐時,主人忌諱別人玩弄刀叉或磕碰餐具,端起盤子吃菜喝湯也是很不雅觀的。在別人家裡坐客,不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闖入主人的臥室或坐在床上,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摩爾多瓦人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凶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卻喜歡7這個數字,認為7能帶來成功和幸福。


摩爾多瓦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1-23 23:08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2:37 | 顯示全部樓層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是一東歐國家(有時也被劃分在南歐的範圍內)。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重鎮。羅馬尼亞人以羅馬尼亞語為官方語言,淵源自拉丁語,語言結構迥異於附近鄰國所使用的斯拉夫語支語言。

羅馬尼亞的淵源最早可以回溯到公元106年時,羅馬尼亞的祖先為達契亞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
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
公元106年,羅馬帝國打敗了當地的達契亞國,將此地納入帝國的一部分。今天的羅馬尼亞之國名可以說是延續自東羅馬帝國。瓦拉齊亞公國與摩達維亞公國在1859年時合併,合併後稱為羅馬尼亞,附屬於鄂圖曼帝國。並且在1877年5月9日宣布獨立。
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地區隸屬俄羅斯。
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月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宣布獨立,同年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瓦解,使得羅馬尼亞的領土進一步擴張到瓦勒齊亞、布科維納與比薩拉比亞等地區。
1940年時,蘇聯佔領了羅馬尼亞一部分的國土,該地區成為今日的摩爾多瓦(Moldova,也就是拉丁語中的摩達維亞)與一小部分的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揚·安東內斯庫政權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但是在史達林格勒攻防戰,羅馬尼亞軍傷亡慘重。
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安東尼斯庫政權,羅馬尼亞轉而加入了反德國法西斯戰爭。
1945年3月6日成立聯合政府。羅馬尼亞在蘇聯的強力影響之下,建立起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政權。
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併,成立羅馬尼亞工人黨,成為羅唯一執政黨。

1965年通過新憲法,將國名更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的名字也改為羅馬尼亞共產黨,尼古拉·壽西斯古開始成為羅馬尼亞的領導人。
壽西斯古當政時期,羅馬尼亞在政治和外交上刻意和蘇聯保持距離,但其自主權特別是在經濟上的自主權相當有限。
1989年12月22日,壽西斯古政權被推翻,結束了其在羅長達24年的統治,壽西斯古也被祕密槍決。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了國家一切權力,將國名改為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新的民選政府開始逐漸修改路線,成為社會民主主義國家。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

羅馬尼亞在歐洲及世界藝術文化方面,舉凡:繪畫、音樂、體操、服飾、電影,有顯著且突出耀眼的影響與表現。
著名的影視娛樂題材──吸血鬼,即是以十字軍東征時代,從征的公爵德古拉作為範本所創作的。


羅馬尼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多瑙河三角洲(自,1991年)
  • 摩爾達維亞教堂(文,1993年)
  • 霍雷祖修道院(文,1993年)
  • 特蘭西瓦尼亞的村落及其設防教堂(文,1993年,1999年)(詳見下文)
  • 奧勒什蒂耶山的達基亞城堡(文,1999年)
  • 錫吉什瓦拉歷史中心(文,1999年)
  • 馬拉穆列什的木結構教堂(文,1999年)

特蘭西瓦尼亞的村落及其設防教堂

在羅馬尼亞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村落防衛教堂特別值得一提,因為它是羅馬尼亞日耳曼民族獨特文明和建築的再現。這些宏偉的歷史宗教建築全部都集中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古老教堂的圓頂下是巴羅克鄉村風格雕刻的豎琴,潔白的外牆上鑲嵌著色彩斑斕的玻璃。可能人們都無法相信,這些教堂最初是因為戰爭而建立起來的。

14世紀時,奧斯曼人數次侵略特蘭西瓦尼亞,為了保護周邊的村民、糧食、牲畜,至1600年這裡已經建起了300多個防衛教堂。如今,至少一半的建築還保存完好,教堂的鐘聲依舊迴盪在空中,只是和當年遇敵報警不同,現在則多了一份安逸和寧靜。

現今的教堂建於16世紀且為14世紀的防衛工事所環繞。該地址上曾建過一座更早的教堂。為了抵抗土耳其的進攻,特蘭西法尼亞的薩克森人按照能讓其藏匿的方式,建造了環繞教堂的防禦設施。

別爾坦教堂在一座小山頂上。教堂為後哥特式風格,並且是城市及其防禦設施的中心。發源於西歐和中歐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也有體現,可以分別追溯至16-17世紀和18世紀。教堂的磚牆以粗灰泥所塗並經油漆,某些結構是用石頭建成的。建於16世紀和18世紀的大量建築物都位於中央廣場四周。帶有頂棚的住房增加了整體的協調感。
別爾坦教堂

特蘭西瓦尼亞村落和它的防衛教堂,展現出了一幅生動的圖畫,為南部特蘭西瓦尼亞的文化景觀增色不少。這些村落有著自己獨特的土地制度、殖民方式以及農莊的家庭組織單位,這些特點使特蘭西瓦尼亞村落獨具特色,自中世紀後期以來,村落和它的防衛教堂一直完好的保存下來,是十三至十六世紀的建築史上重要的插曲。


傳說
特蘭西瓦尼亞也是傳說中的吸血鬼故鄉,這裡也是"吸血女伯爵"Elizabeth Bathory的故鄉。
羅馬尼亞一直是吸血鬼迷信最複雜的地方。而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 )作為小說《德庫拉》中主人公德庫拉的居住地,更是當之無愧的“吸血鬼之鄉”。在羅馬尼亞,關於吸血鬼的迷信的語言和風俗到現在還可見到。

在羅馬尼亞,吸血鬼叫斯特里戈伊(strigoi)、庫科伊(Curcoi)、庫羅伊(Curoi)等一大串名稱。更有莫羅伊(Moroi,會下冰雹的成年吸血鬼)、普羅科西里(Procolici,與狼人最為相近的羅馬尼亞吸血鬼)、維爾科拉克(Vircolac,活著的或像吸血鬼的鬼魂,會引起日蝕、月蝕)、薩姆卡(Samaca,半熊半人、喝人血的老太婆)等類似吸血鬼的產物。

古時,羅馬尼亞深山中的農民相信,貓這種白天黑夜都能活動的動物,從死人身上經過時,死人會變成吸血鬼。而狗是與地獄有關的動物,從死人身邊過,死人同樣會變成吸血鬼。公雞與太陽有關,能報曉。它的啼鳴可以趕走吸血鬼,它死後吸血鬼可以為所欲為。所以用公雞祭獻死者,死者同樣會變成吸血鬼。所以人死後裝進棺材埋葬要十分小心。羅馬尼亞人用釘子釘進死者額頭,用針刺進屍體,或者在屍體嘴裡放蒜,以此來防止死人變成吸血鬼。
斬除吸血鬼的儀式叫做“大修”(Grand Reparation),要在拂曉進行。主持儀式的人用木樁刺進吸血鬼的心臟,用掘墓鏟砍掉腦袋,把屍體燒成灰,隨風飛揚或者埋在兩條路的交叉口上。為了把受害者從吸血鬼手中救出來,羅馬尼亞人創作了一些“驅魔咒”,然後在煎藥時吟詠三遍。念了一段後要用牡丹的纖維與黑母雞在星期六黃昏時下的蛋一同喝下去,然後再念一段咒語。


特蘭西瓦尼亞的村落及其設防教堂1993年/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3 10:0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3:05 | 顯示全部樓層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依然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大國,特別是在由10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獨聯體組織內。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議案擁有否決權。

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是一個由862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東斯拉夫法典。

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三世紀被金帳汗國佔領。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列寧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十月革命勝
利後,俄國退出一戰。十月革命之後的半年,一方面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建立。另一方面,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與德國妥協。保衛了蘇維埃政權。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於1922年底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1928~1937年,蘇聯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其重點是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蘇聯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強盛的工業國。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但期間亦有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德國後,發展成為冷戰中的超級大國,侵占了蒙古的唐努烏梁海、中國的黑瞎子島等土地,並促成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實施改革。主要針對斯大林時代存在的弊端進行在政治經濟方面進行一些改革。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而且赫魯曉夫改革缺乏科學周密的計劃。60年代之後,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繼續改革,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的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達到頂峰,蘇聯與美國差距縮小,蘇聯在全球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70年代中期之後改革停滯,經濟發展逐步減緩,蘇聯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矛盾逐步積累,為日後蘇聯的劇變和解體埋下了隱患。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針對蘇聯經濟處於停滯的局面,首先把經濟改革作為重點,但是沒有取得成果。 80年代後期,蘇聯社會經濟陷入全面的危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其後戈爾巴喬夫又把改革的重點轉移到政治方面。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後,戈爾巴喬夫失去了領導國家的能力,葉利欽控制了俄羅斯,蘇聯的分裂進一步加劇。
1991年8月2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俄羅斯聯邦。
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
1991年年底,他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契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
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
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誌着蘇聯不再存在。而蘇聯的解體,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瓦解。


俄羅斯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文,1990年)
  • 基日島的教堂(文,1990年)
  •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文,1990年)(詳見下文)
  • 索洛韋茨基群島的文化歷史建築群(文,1992年)
  • 諾夫哥羅德和周邊地區的歷史古蹟(文,1992年)
  • 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的白色建築群(文,1992年)
  • 謝爾吉耶夫鎮的三位一體修道院建築群(文,1993年)
  • 科羅緬斯克的耶穌升天教堂(文,1994年)
  • 科米原始森林(自,1995年)
  • 貝加爾湖(自,1996年)
  • 堪察加火山群(自,1996年,2001年)
  • 阿爾泰「金山」(自,1998年)
  • 西高加索山(自,1999年)
  • 庫爾斯沙嘴(文,2000年)(與立陶宛共有)
  • 喀山城堡歷史建築群(文,2000年)
  • 費拉蓬特修道院建築群(文,2000年)
  • 中錫霍特山脈(自,2001年)
  • 傑爾賓特的古城和城堡建築(文,2003年)
  • 烏布蘇盆地(自,2003年)(與蒙古共有)
  • 新聖母修道院建築群(文,2004年)
  • 弗蘭格爾島自然保護區(自,2004年)
  • 雅羅斯拉夫爾城歷史中心(文,2005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文,2005年)*
    (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瑞典、烏克蘭共有)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和紅場

由俄羅斯和外國建築家於14世紀到17世紀共同修建的克里姆林宮,作為沙皇的住宅和宗教中心,與13世紀以來俄羅斯所有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政治事件密不可分。在紅場上防禦城牆的腳下坐落的聖瓦西里教堂是俄羅斯傳統藝術最漂亮的代表作之一。克里姆林宮在俄文中的原意為“衛城”。乃俄羅斯古代城市設防的中心部分。一些古老的城市都有衛城留存至今。衛城一般建築在城中的高地上,中有宮殿、教堂等,築有城牆和塔樓。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始建於12世紀。大公伊凡三世時(15世紀中葉)初具規模,以後逐漸擴大。
16世紀中葉起成為沙皇的宮堡,17世紀逐漸失去城堡的性質而成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築群,現在還保存有一些古建築。19世紀上半葉建造了大克里姆林宮、兵器陳列館和高達60米的伊凡鐘塔。這些不同特色的建築物形成完整的克里姆林宮建築群。

朝莫斯科河有3獵高窗的漂亮建築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宮,由古老的安德列夫斯基大廳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廳聯結而成。寶石大廳以精美的裝飾別具一格,牆邊豎立著許多華麗浮雕的螺旋柱。宮殿西側為一列別緻的房間和冬季花園,有600多各各具特色的房間。


伊凡鐘樓高81米,曾經是莫斯科最高建築。鐘樓旁有一沙皇鐘,號稱世界最大,重200噸。此鐘號稱世界第一大鐘,但它鑄成後敲第一下時就出現了裂痕。《美國百科全書》稱它為“世界上從未敲響的鐘”。
附近一件16世紀的奇蹟是沙皇大砲,長5.35米,口徑40厘米,重40噸,本用於守衛莫斯科河渡口與斯巴斯基大門的,但一直沒有發射過。


聖母升天大教堂,白色主體、有著黑色鑲金邊的屋頂,還有五個巨大的穹頂,顯得莊嚴雄偉。聖母升天大教堂一直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教堂,內有兩千多個聖像畫,極富藝術價值。此外,沙皇登基加冕、主教就職或宣讀重要文告,都會在此進行,還保存著伊凡四世的16世紀木製寶座。


聖瓦西裡大教堂是俄國恐怖沙皇伊凡雷帝為慶祝1552年6月攻佔喀山城而建。它座落在在紅場一角,這座有著像洋蔥一樣圓頂的大教堂,被譽為“一個石頭的神話”。富於創意的形式、色彩與精妙絕倫的結構完美結合,使這座教堂令人歎為觀止。伊凡雷帝命令建造的這座教堂在1559年落成,從此,這座無所匹敵的建築成了俄羅斯的象徵。因為它的存在,人們走過廣場,都會回憶起戰勝入侵者的光榮。
據說在聖瓦西裡教堂竣工後,它的精美絕倫使伊凡雷帝十分震驚。這個性格暴躁而殘忍的沙皇命人把主持建築師的眼睛弄瞎,為的是使他永遠無法再造出同樣的奇跡。

紅場
紅場是俄語成語中“美麗的廣場”的意思。紅場作長方形,長695、寬130米,整個廣場面積共有 9 萬 1 千平方公尺,是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巴西聖保羅廣場的世界第三大廣場。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雖歷經修建改建,但仍保持原樣,路面還是過去的石塊,已被鞋底磨得光滑而凹凸不平。蘇聯時期,常在紅場舉行大型軍隊遊行。


中間是國家歷史博物館;右是古姆商場;左是克林姆林宮和列寧墓


紅場正中是克里姆林宮東牆,宮牆左右兩邊對稱聳立著斯巴斯基鐘樓和尼古拉鐘樓,雙塔凌空,異常壯觀。紅場上除了克里姆林宮之外還有其他建築,例如列寧陵墓,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墓里安放著蘇聯創建者列寧的防腐處理遺體。
紅場的名稱不是從環繞它的磚頭顏色衍生而來,也不是從紅色和共產主義之間的聯繫衍生而來(亦因此所以有不少人曾將此誤作紅牆)。產生紅場之名是因為俄文字Красная (krasnaya) 能意指「紅的」或「美麗的」。此字原來表示「美麗的」,應用於華西里教堂,並隨後轉移至鄰近廣場。據信廣場在17世紀取得現在的名稱紅場而取代舊名燒光的地方(Pozhar)。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和紅場199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4 09:26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全稱塞爾維亞共和國,為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斯拉夫民族於公元8世紀時來到現在的塞爾維亞,並且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改信東正教。最早以「塞爾維亞」為名的國家是10世紀中葉由察斯拉夫·卡羅尼米洛維奇所建立。

14世紀中葉的沙皇斯特凡·杜尚在位期間更是把塞爾維亞國家的發展推向巔峰。
奧斯曼帝國於此時開始征服巴爾幹半島,到15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已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開始了長達5個世紀的統治。
塞爾維亞在1804年和1815年兩次革命當中獲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的獨立,1882年成立王國。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槍殺。
7月28日,奧匈帝國因此事向塞爾維亞宣戰,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塞爾維亞於1914年末成功地抵抗了奧匈帝國三次進攻,但在1915年,同盟國(包括奧匈帝國、德國、保加利亞)共同向塞爾維亞發動攻勢,並佔領了其全境。
1918年,同盟國戰敗,塞爾維亞得以復國,該年12月,塞爾維亞、鄰國黑山以及由原奧匈帝國所管轄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那共同組建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即南斯拉夫王國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南斯拉夫三面受敵,除希臘外所有鄰國都是軸心國成員。1941年4月,軸心國侵入南斯拉夫,並將其瓜分,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在鐵托的領導下開始反抗德國的佔領。
1945年,蘇聯紅軍進入南斯拉夫,鐵托在其幫助下成為國家最高領袖,建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聯邦),但1948年南聯邦與蘇聯決裂。

1961年鐵托和埃及總統納賽爾、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創立了不結盟運動。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着重各民族團結以及國家的統一。南斯拉夫在這個時期成為了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當中較富裕的國家。
鐵托於1980年逝世後,民族矛盾開始激化,最終導致了南聯邦1990年代初期的解體。1992年之後,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國重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1999年,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戰爭中遭到北約的轟炸,戰爭以國際社會接管科索沃告終。

2003年,南聯盟重新組建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透過公民投票決定正式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佈獨立並且成為塞黑聯邦的法定繼承國,塞黑聯邦因而解散。


塞爾維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斯塔里拉斯和索波察尼(文,1979年)
  • 斯圖代尼察修道院(文,1986年)
  • 科索沃中世紀古蹟(文,2004年,2006年)(詳見下文)
    (位於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
  • 加姆濟格勒-羅慕利亞納的加萊里烏斯宮(文,2007年)

科索沃中世紀古蹟
科索沃中世紀古蹟(英文:Medieval Monuments in Kosovo)是位於塞爾維亞的四所塞爾維亞正教會教堂及修道院,這四座建築物揉合了東正教拜占庭式建築及羅馬天主教羅曼式的風格。遺址座落在科索沃的衝突地區,塞爾維亞視該地區為其南部省份*儘管科索沃已於2008年2月17日宣佈獨立。

德卡尼修道院(Decani Monastery)位於科索沃和梅托希亞省的西部,由14世紀中期的塞爾維亞國王斯特凡德坎斯基所建造。德卡尼修道院反映出拜占庭-羅馬在建築領域最後的重要階段,也是中世紀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教堂。2004年列為世界遺產。

德卡尼修道院屬塞爾維亞東正教(Serbian Orthodox),位於群山最隱密之地,人跡罕至。修道院擁有保存完好的拜占庭時期的油畫,這些講述超過1000個聖人的油畫幾乎覆蓋了教堂的整個內部。修道院還有眾多的羅馬式雕刻,受到很好保護的獨創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內部的傢俱裝飾、建於14世紀的東正教聖像間壁等。
教堂外部由黃瑪瑙和紫礫岩混合建成,結合歌德、拜占庭和羅馬式的風格,典雅非凡,極富奢華。教堂對出的寬敞庭院是以前塞爾維亞聖徒在戰爭期間為阿爾巴尼亞難民提供容身之所的地方,使他們免受無情戰火摧殘,甚具意義。

中世紀晚期,科索沃地區位於奈馬尼亞王朝(Nemanjic Dynasty)時期塞爾維亞帝國的核心。
the Virgin of Ljevisa
在12至14世紀中期,該區添加了許多東正教的紀念建物,其中以德卡尼修道院最具代表,2006年又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範圍擴至其他幾座修道院,包括:葛蘭卡尼卡修道院(Gracanica Monastery)、列維薩聖女教堂(Church of the Virgin of Ljevisa)、佩奇主教堂修道院(Patriarchate of Pec Monastery)。
Patriarchate of Pec

西元1453 年拜占庭帝國滅亡,東正教的宗教中心移至俄羅斯,拜占庭的聖像畫(Byzantine Icons)的創作活動也隨之遷移北方,並散至東歐各處,其中之一就在科索沃的葛蘭卡尼卡修道院,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修道院和文化遺址,修道院中有頗具特色的聖像畫作品。


科索沃獨立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獨立,由國會通過獨立宣言。但塞爾維亞政府宣佈絕不放棄科索沃的主權,準備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保證絕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獨立。塞爾維亞之盟邦俄羅斯也堅持反對該獨立行動,聯合國為此召開安全理事會緊急會議,但並未達成共識。

科索沃中世紀古蹟200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2006年擴展。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5 01:1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4:09 | 顯示全部樓層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國,是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斯洛伐克作為今天這個地區的稱呼首次有證可考的是在15世紀。16世紀這個稱呼經常被使用,斯拉夫人在5世紀就已經在此定居,從9世紀開始他們稱自己是斯拉夫人,因此這個名字有可能在15世紀前就已經被使用。

最初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定居的是凱爾特人,前5世紀開始他們被屬於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擠,從1世紀到5世紀今天的斯洛伐克是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邊界,這裡發生了多次邊界戰爭。
833年它成為大摩拉維亞的中心部分。
11世紀斯洛伐克成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1526年隨匈牙利歸奧地利君主管轄,由此1867年成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
16世紀和17世紀內當東南歐大部分地區被鄂圖曼帝國佔領時,匈牙利王國的實際組成部分只有今天的斯洛伐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它也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1938年至1945年斯洛伐克獲得「獨立」(實際上是當時被納粹德國控制的一個傀儡國)。戰後斯又重新和捷克合併,並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從1969年起,斯洛伐克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聯盟共和國之一。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開始發生變化,捷克共產黨失去政權,之後,斯洛伐克的分離傾向日益明顯,1992年通過全民公投,
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宣布脫離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史稱「天鵝絨分離」 。
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從2004年5月1日起歐洲聯盟的一員,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歐元區。

斯洛伐克-風俗介紹
1.見面禮節以握手為主。除了握手,避免身體接觸。
2.根據斯拉夫人傳統,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時,還有主人身穿民族服裝,捧出麵包和鹽,客人撕一小片麵包蘸鹽吃的習俗。寓意主人即使清貧到只有麵包和鹽,對朋友依然熱情歡迎、無私款待。此風俗在現代城市化生活中已衰微,僅在歡迎貴賓的某些特殊
場合偶有應用。
3.見面擁抱、親臉、貼面頰等限於親人、熟人之間。夫妻之間擁抱親吻。父母子女之間親臉、親額頭,平輩親友之間貼面頰。在公共場合,關係親近的婦女之間親臉,男子之間抱肩擁抱,男女之間貼面頰,晚輩對長輩親額頭。男子如對尊貴的女賓親一下手
背,是表示尊敬。


斯洛伐克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文,1993年)
  • 斯皮什堡及其相關文化建築群(文,1993年)
  • 弗爾科利內茨(文,1993年)
  • 奧格泰萊克喀斯特岩洞和斯洛伐克的喀斯特地貌(自,1995年,2000年)(與匈牙利共有)
  • 巴爾代約夫城保護區(文,2000年)(詳見下文)
  • 喀爾巴阡山原始山毛櫸森林(自,2007年)
  • 喀爾巴阡山木製教堂(文,2008年)

巴爾代約夫城保護區

巴爾代約夫,是沙爾什上游地區的中心,位於斯洛伐克東北部,海拔高277米。巴爾代約夫是工業、文化和體育活動的中心,被稱做“斯洛伐克的戈特城”。由於其傑出的城市佈局、精美的建築、傳統的藝術和悠久的文化歷史而在1950年成為城市保護地區。

巴爾代約夫的防禦城牆,包括大部分的城門和棱堡依然屹立在舊城池的中央,得到了完好的保護。市中心是一個市政廣場,周圍是舊的市政廳和著名的聖埃迪鳩斯教堂。市政廣場周圍所有的建築都恢復到其典雅的中世紀時候風貌。這裡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和戈特式建築,多數是兩層,還帶有頂層閣樓。部分建築還粉刷著精美壁畫。
棱堡

巴爾代約夫的歷史悠久,11世紀以後,巴爾代約夫的居民是沿著南北方向的商線定居的,逐步獲得了城市自治權,城市迅速發展起來。貿易往來、農業耕種和手工業成為了經濟支柱。
1376年,巴爾代約夫周圍開始修建城牆、棱堡和基本的城鎮規劃,其中包括城外的一個長方形的市場。在市政廣場的北邊是羅馬戈特式建築風格的聖埃迪鳩斯教堂,竣工於1464年,是斯洛伐克東部最典型後戈特式風格的建築之一。周圍有11所作為附屬建築物的聖壇。教堂內部和外部許多繪製精美的後戈特式和文藝復興早期的壁畫、大量的手工藝製品、木長凳都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市政廳建於15世紀初期,離聖埃迪鳩斯教堂只有一牆之隔,是後戈特式和文藝復興早期風格的混合體。它也是斯洛伐克第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
這裡是市政決策機關,同時也是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市政廳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一層是長方形的大廳,中心走廊可以出租,二層是辦公區,二層還是城市的金庫。 1903年,市政廳變成了博物館,這是斯洛伐克最古老的博物館。


從18世紀開始,猶太商人開始在巴爾代約夫定居,1773年他們建立了一座城中之城,設有猶太教會堂,19世紀又增加了學校、聚會廳、紀念堂和為舉行宗教儀式設立的公共浴室。



巴爾代約夫城保護區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5 09:1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4:32 | 顯示全部樓層
斯洛文尼亞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南部,比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全稱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獲得獨立。

在遠古時代,斯洛文尼亞的居民為古凱爾特人及古伊利裡亞人。羅馬帝國經過長達兩百年與當地民族的衝突以後,於1世紀時開始對該地進行統治,並在當地建立的多個城市。
從6世紀起,斯洛文尼亞民族的祖先,古斯拉夫人漸漸在此地定居。7世紀時當地興起了第一個斯洛文尼亞族國家,Carantania公爵國。745年該國由法蘭克帝國吞併,許多斯拉夫人自此轉信天主教。
14世紀時斯洛文尼亞大部分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該王朝即奧匈帝國的建立者。拿破崙時代斯洛文尼亞曾一度成為法國的伊
利裡亞諸省的一部分。

1848年,奧匈帝國內地方民族主義高漲,斯洛文尼亞也傳出了建立統一獨立的國家的呼聲。
1918年,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旋即崩潰。斯洛文尼亞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
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斯洛文尼亞大部分由德國及意大利所兼併,戰後又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重歸南斯拉夫聯邦。南斯拉夫時期的斯洛文尼亞是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個。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於1980年逝世後,斯洛文尼亞政府開始自行進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並於1989年9月通過修正案,重申斯洛文尼亞加盟共和國脫離聯邦的權利。

1990年12月23日,斯洛文尼亞進行全民公決,88%贊成獨立。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正式宣佈獨立。南斯拉夫隨即派兵向斯洛文尼亞宣戰,但十天內便在斯洛文尼亞的抵抗中撤退,雙方基本沒有傷亡,史稱十日戰爭。
1992年,歐洲共同體承認斯洛文尼亞為獨立國家,並接納斯洛文尼亞加入聯合國。同年,斯洛文尼亞正式獨立。
獨立後,斯洛文尼亞將注意力轉向西方。2004年3月斯洛文尼亞加入了北約組織,5月1日加入歐盟,在2007年1月正式啟用歐元,
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斯洛文尼亞是高度發達國家,世界上最發達國家之一。人均GDP近年已超過30000美元(中國的十倍)。經濟發達程度和生活水平遠遠高於塞爾維亞(大約7-8倍,所以他們鬧獨立最早啊),當然,在一些綜合實力的評定上,由於歷史的原因,何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塞爾維亞還是領先一些的。


斯洛文尼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什科茨揚溶洞(自,1986年)(詳見下文)


斯諾文尼亞是近代洞穴探險運動的發祥地。至今在這個國家已經發現了6000多個溶洞,其中有1000多個喀斯特洞穴和壺穴。巨大的鐘乳洞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雄渾壯闊而又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據說,斯諾文尼亞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星球的地下世界中最最魅力的部分。

其中什科茨揚溶洞(Skocjan Caves)自1986年起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什科茨揚溶洞系列有些溶洞深達230米,有些溶洞呈層分佈,溶洞中有鐘乳石、石筍,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這些溶洞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演變過程,地質學上的“喀斯特”、“坡立谷”等名詞都源於此。以什科茨揚溶洞為中心,這裡建立了什科茨揚地質公園,還編寫了卡通式的教育手冊和遊覽大全,有組織很好的野外路線和導引標誌。

什科茨揚溶洞的著名景點有“望點”(ViewerPoint)、CerkvenikBridge、靜默洞(TheSilentCave)和怨聲洞等。其中尤以白色的音樂廳景色為勝。它是一處高40米、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的大洞,形似一巍峨宮殿。洞內的音響效果極好,可容納近萬人,每年至少要在此舉行一次岩洞音樂會。

溶洞總長5000米,有鐘乳石、石筍,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這些溶洞呈層分佈,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神奇面貌。它是世界界自然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地形地貌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依據。


什科茨揚溶洞1986年被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5 09:5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5:09 | 顯示全部樓層
西班牙

西班牙,正式名稱為西班牙王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35,000年前後,西班牙就出現了智人。

公元前九世紀左右腓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以及凱爾特人開始進入伊比利亞半島。隨後到了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佔領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的入侵對現代西班牙的語言、宗教和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世紀,日耳曼部落入侵。到五世紀,西班牙被西哥德人征服,隨後在公元711年,穆斯林的北非人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開始了驅逐入侵者的戰爭(收復失地運動)。這場戰爭持續到1492年。在1512年,西班牙完成了統一。
15世紀末,西班牙已經成為一個殖民大國,逐漸成為西班牙帝國。
16世紀,西班牙通過在美洲獲得的巨大財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了種族滅絕似的屠殺,然而由此引發的持續反抗鬥爭最終使得西班牙的國力衰退下來。

18世紀的君主王位繼承戰爭使得西班牙陷入了毀滅的災難,西班牙先後失去了比利時、盧森堡、米蘭等地。
隨着19世紀法國拿破崙的入侵,西班牙在整個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反抗鬥爭。這時期西班牙開始失去她在美洲的殖民地,並最終導致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

20世紀的初期曾經帶來的一段時期的和平,獨裁統治(1923年—1931年)結束後第二共和國誕生。隨着政黨的日益增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壓力,連同未受控制的暴力活動,導致了1936年七月發生了西班牙內戰。接着國家主義者打敗共和黨人上台,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開始對西班牙實施長達36年的獨裁統治。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里,西班牙轉變成為一個擁有繁榮旅遊業的現代工業經濟國家,佛朗哥將軍於1975年11月20去世,在此之前他指定了胡安·卡洛斯王子作為他的後繼者。胡安·卡洛斯王子假裝答應接受了國王以及國家元首的頭銜,但卻開始領導西班牙向更文明的現代化民主國家轉變,特別是反對了1981年的政變企圖。

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這標志著西班牙同佛朗哥獨裁政權的徹底告別。西班牙在1982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隨後在1986年,西班牙加入了歐洲聯盟。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風靡全國,享譽世界,儘管從動物保護的觀點上看目前人們對此存在爭議,但是作為西西班牙鬥牛表演班牙特有的古老傳統還是保留到現在,並受到很多人的歡迎。鬥牛季節是3月至10月,鬥牛季節裡,每逢週四和周日各舉行兩場。如逢節日和國家慶典,則每天都可觀賞。


西班牙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赫內拉利費和阿爾貝辛(文,1984年,1994年)
  • 布爾戈斯主教座堂(文,1984年)
  •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文,1984年,1994年)
  • 馬德里省的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文,1984年)
  • 安東尼·高迪的建築作品(文,1984年,2005年)
    :古爾公園、古爾宮和米拉公寓(1984年)-文森公寓、聖家聖殿的耶穌降生正面及地下室、巴特洛公寓和古爾住宅區教堂地下室(2005年)
  • 阿爾塔米拉洞窟(文,1985年)和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洞窟藝術(文,2008年)
  • 奧維耶多和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建築群(文,1985年,1998年)
  • 阿維拉古城及其城外教堂(文,1985年)
  • 塞哥維亞古城及其水道(文,1985年)
  •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文,1985年)
  • 加拉霍艾國家公園(自,1986年)(位於加那利群島)
  • 托萊多古城(文,1986年)
  • 阿拉貢的穆德哈爾式建築(文,1986年,2001年)
  • 卡塞雷斯古城(文,1986年)
  • 西維爾的主教座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文,1987年)
  • 薩拉曼卡古城(文,1988年)
  • 波夫萊特修道院(文,1991年)
  • 梅里達的考古遺址群(文,1993年)
  • 通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文,1993年)
  • 瓜達盧佩的聖瑪利亞皇家修道院(文,1993年)
  • 多尼亞納國家公園(自,1994年)
  • 昆卡古城(文,1996年)
  • 華倫西亞的絲綢交易廳(文,1996年)
  • 拉斯梅德拉斯(文,1997年)
  • 比利牛斯山脈—珀杜山(自文,1997年,1999年)(與法國共有)
  • 尤索和素索的聖米蘭修道院(文,1997年)
  • 巴塞隆拿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和神聖和平醫院(文,1997年) (詳見下文)
  • 伊比利亞半島上地中海盆地的岩畫(文,1998年)
  • 埃納雷斯堡的大學和歷史區(文,1998年)
  • 伊維薩島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自文,1999年)
  • 拉拉古納的聖克里斯托瓦爾(文,1999年)(位於加那利群島)
  • 塔拉戈納的考古遺址群(文,2000年)
  • 阿塔普埃爾卡的考古遺址(文,2000年)
  • 博伊谷地的加泰羅尼亞羅馬式教堂(文,2000年)
  • 埃爾切的椰棗種植園(文,2000年)
  • 盧戈的古羅馬城牆(文,2000年)
  • 阿蘭胡埃斯文化景觀(文,2001年)
  • 烏韋達和巴埃薩的文藝復興建築群(文,2003年)
  • 比斯卡亞橋(文,2006年)
  • 泰德國家公園(自,2007年)
  • 赫拉克勒斯塔(文,2009年)


巴塞隆拿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和神聖和平醫院
巴塞羅那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首府,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議會、行政機構、高等法院均設立於此。同時還是巴賽隆納省(隸屬于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省會。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這座城市的在其規劃中融合了羅馬風格的痕跡、中世紀風格的城區、極為漂亮的現代主義風格的及20世紀的先驅者的作品,因而成為一座世界性的城市。

巴賽隆納有兩個著名的足球隊,巴塞羅那和愛斯賓奴。其中巴塞羅那是世界最著名的的足球隊之一。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usica Catalana):這個造型奇特的音樂宮建於1905~1908年,由與高第同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多明尼各所設計,原是給當地的一個著名合唱團所使用,現在則成為巴塞隆納市立管旋樂團長期表演的音樂廳,這幢建於上個世紀初的現代派風格建築,近年來得到了部分改造與增建,內部的表演台頂端嵌有大型彩繪玻璃的圓頂,因此光線能透設進來。

新建部分緊挨舊建築西側,帶有凹凸感浮雕的紅色墻面,主要在正面南端和靠近舞臺的北側增加了聯繫樓上下的交通空間及部分附屬用房,音樂廳原先華麗的磚砌西墻面,一片透明的玻璃幕墻懸空外包裹了,與南北兩端新建築圍合成了一個室外庭院。這個廣場不僅可以休閒,北端突出一塊半圓型小小的露天舞臺,而南側一級級升起的臺階,自然充當了看臺,這裡也是一個可以進行露天演出的室外音樂廳。



聖十字及聖和平醫院(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de Sant Pau):目前遊客可以自由進出醫院大門及中庭花園,建築師Lluis Domenech I Montaner在設計聖和平醫院時,就設計了一個擁有26座分棟式建築的花園,每一個都像是小小的馬賽克城堡,充滿摩爾風情,花草緊簇,進門的大廳內還有美麗壁畫,難怪被列名世界遺產。



雖然 PAU 在加泰羅尼亞語是和平的意思,但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de Sant Pau 是聖十字及聖保羅醫院,不能翻為聖十字及聖和平醫院。這名字的來源的,因為醫院是由一個叫保羅(Pau Gil)的銀行家出錢捐給巴塞隆納市政府的,所以為了紀念,把醫院稱為聖保羅醫院。後來,新的聖保羅醫院和舊的聖十字市立醫院合並 ,所以合稱聖十字及聖保羅醫院。


巴塞隆拿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和神聖和平醫院199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5 21:3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5:34 | 顯示全部樓層
瑞典

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着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蒐集、捕魚為生。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器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貿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
1157年兼併芬蘭。
1397年,瑞典與丹麥和挪威一起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蘭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紀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
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後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
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出來成為附屬俄國的大公國。
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 1905年挪威脫離聯盟獨立。

瑞典的近代史比較平靜。最後一次參與的戰爭是1814年與挪威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瑞典-挪威聯合,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冷戰時期沒有向兩大陣營靠攏。瑞典不是任何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1995年放棄中立主義,加入歐盟。
20世紀,瑞典在國際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對和平穩定,瑞典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同於美國,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的特點,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諾貝爾獎由瑞典國王頒授。

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樸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馴鹿雪橇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僱員每年享受5週的法定有薪假期,每週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閒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瑞典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德羅特寧霍爾姆宮、劇院和皇家領地(文,1991年)
  • 比爾卡和霍高爾登(文,1993年)
  • 恩厄爾斯貝里鐵工廠(文,1993年)
  • 塔努姆石刻(文,1994年)
  • 斯庫格墓地(文,1994年)
  • 漢薩同盟城市維斯比(文,1995年)(詳見下文)
  • 呂勒奧的加默爾斯塔德教堂村(文,1996年)
  • 拉普人居住區(自文,1996年)
  • 卡爾斯克魯納軍港(文,1998年)
  • 厄蘭島南部的農業景觀(文,2000年)
  • 克瓦爾肯群島/高海岸(自,2000年,2006年):瑞典的高海岸(2000年)-芬蘭的克瓦爾肯群島(2006年)(與芬蘭共有)
  • 法倫的大銅山礦區(文,2001年)
  • 瓦爾貝里廣播電台(文,2004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文,2005年)*
    (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烏克蘭共有)

漢薩同盟城市維斯比

維斯比是瑞典哥德蘭島最大的城市,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小鎮,歷史可上溯到2000年前。早在石器時代這裡就有漁民居住。800年成為瑞典的一部分。13世紀發展成為北歐最重要的商業城市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保留下來還有環繞整個城市的3.4公里長稱為“環城城牆”(Ringmuren)的石頭城牆和古老的教堂遺跡。


維斯比建立的確立時間目前還無法考證,但一般認為大約公元900年左右已經是商業中心了。12世紀,供奉聖母瑪利亞的維斯比主教座堂落成,13世紀教堂重新修建,一直保留到今天。13世紀,環城城牆開始建造,大約在1280年的時候,城牆修建到今天的高度,並且修造了富有特點的塔樓,其中有些塔樓是15世紀建造的。目前,環城城牆保存完好。1391年、1394年和1398年,維斯比被波羅的海海盜Victual兄弟佔領和掠奪。1411年,埃里克國王在那裡建造了維斯堡(Visborg),並在那裡居住了12年之久。這段時間維斯比成為私人領地,商業發展也因此停滯。1470年,漢薩同盟將維斯比排除出漢莎城鎮。

1525年,最大的災難降臨到這座城市。維斯比和呂貝克的商人發生了糾紛,德國人燒毀了除維斯比主教座堂之外所有的教堂。1645年,瑞典和丹麥簽訂了《布朗塞布諾和約》,維斯比經歷了丹麥300年統治後再度落入瑞典手中。城市發展緩慢,基本維持原狀。18世紀中期,瑞典政府曾努力改變狀態,但是收效甚微。直到19世紀,維斯比的商業和港口才慢慢發展起來。1808年,哥德蘭被俄羅斯佔領,但幾個月後,它又和平的回歸了。

該城自14世紀以來發展緩慢,城市規模未有大的擴充,許多建築依然保持舊有風采。正是這種古城風采吸引了現代人,遊客不畏路程遙遠,來此小城一睹中世紀的風光。城牆至今已歷經 600餘年的風風雨雨,仍保存完好,壯觀無比。市內以碎石鋪成的狹長街道大部分也保存完好,建於13〜14世紀的沿街房屋更是風采依舊,散落在城內的中世紀教堂有17座之多。如此完好的舊城風貌在現代社會中實屬罕見。所以,維斯比今日的行政中心仍設在老城,而繁榮熱鬧的商業區則多在城外。

維斯比還有“玫瑰之都”的美譽,因為這裡氣候溫和,甚至到了11月份,在瑞典其他地方已是隆冬,維斯比卻仍有玫瑰盛開,令人備覺溫馨。


漢薩同盟城市維斯比199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7 03:5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6:00 | 顯示全部樓層
瑞士

瑞士全名為瑞士聯邦,是一個位於西歐中部的內陸山地國家,面積41,285 km²,人口約770萬。瑞士擁有很悠久的中立國歷史傳統,自從1815年以後從未捲入過戰爭;同時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以及聯合國在歐洲的兩個辦事處之一。但瑞士並不是歐盟成員國。瑞士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按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最終形成於1848年。在這之前,真正的“瑞士歷史”並不存在。準確地說,只存在各個獨立地區的歷史,而這些獨立地區逐漸形成了今日的瑞士。

羅馬帝國時期的瑞士
公元前後分佈於歐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斷向凱爾特人居住區域擴張,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壓力的海爾維的部落決定向西撤離到高盧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愷撒統治的羅馬帝國借道;考慮到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潛在威脅,愷撒決定在瑞士建立一個受羅馬控制的海爾維的人國家。羅馬軍隊不僅沒有同意凱而特人借道通行的請求,反而向他們發起攻擊,迫使後者成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獲得羅馬帝國支持的凱爾特人戰敗南侵的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入侵
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聯盟渡過萊茵河,攻克的帝國瑞士的北部邊塞,從此羅馬瑞士進入了戰亂的年代,直到公元401年帝國軍隊撤出了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從此日耳曼人統治瑞士的時代開始了。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歸於同一的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羅馬教皇之間的權力鬥爭,德意志王權衰落,各地方諸侯勢力上升,各路諸侯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建立了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區域,策林根家族推動建立了眾多的城市,形成了瑞士特有的城鎮自治體制。為日後瑞士邦聯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瑞士邦聯
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起和瑞士邦聯
哈布斯堡家族緣起於瑞士中部,逐漸強盛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瑞士中部阿爾薩斯、阿爾高和瑞士中央區,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最有影響力的諸侯之一,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舉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束了從1254年開始的大空位時代,繼位後的魯道夫一世致力於擴大王權和家族勢力,瑞士各個自由領的自主性受到嚴重的威脅,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強大壓力下,1291年8月,瑞士的三個谷地共同體:烏里、施維茨和翁特瓦爾登簽訂了三州同盟協定。同盟條約規定了三者須相互幫助對抗一切內外敵人;通過共同的法律來保證地方安定。這份同盟協議是瑞士歷史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協議,因而今天的瑞士人把1291年8月視為瑞士聯邦的誕生日,每年的8月1日被定為瑞士國慶日。但是有學者認為,1291年的同盟協議,從文本上看是更早前另一個協議的重申和加強,在此之前應該還有其他類似協議,那麼瑞士聯邦的歷史應當比現在所知道的更加久遠,但至今並未找到更早的同盟協議文本。


瑞士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米施泰爾的聖約翰本篤會女修道院(文,1983年)
  • 聖加侖女修道院(文,1983年)
  • 伯爾尼古城(文,1983年)
  • 貝林佐納的三座城堡、防禦牆和集鎮要塞(文,2000年)
  • 少女峰—阿萊奇冰川—比奇峰(自,2001年,2007年)
  • 聖喬治山(自,2003年)
  • 拉沃葡萄園梯田(文,2007年)
  • 薩多納環形地質結構(自,2008年)
  • 阿爾布拉-貝爾尼納的利西亞阿爾卑斯山鐵路(文,2008年)
  • 拉紹德封/力洛克鐘錶城(文,2009年)(詳見下文)

拉紹德封/力洛克鐘錶城

拉紹德封,靠近法國邊境,市名原意為「石灰底質的地方」,因其石灰岩的貧瘠地質難有豐饒的農穫收成,故過去民眾經常如同外勞般的遠赴法國工作,後則由於鐘錶等精密工業的發達反而吸引法國民眾移居就業。共產理論創造者--馬克思在《資本論》一書中分析製錶產業的勞工問題時,即曾以當地的僱傭狀況為取材,並將拉紹德封形容為「巨大的工廠城鎮」。現拉紹德封暨力洛克雙子城是瑞士法語區中,僅次於日內瓦和蘇黎世的第三大城市,勞力士(Rolex)、歐米加(Omega)等名錶便是產自拉紹德封,而力洛克出產的名錶則有天梭(Tissot)、堅尼斯(Zenith)等,今人口合計約33,400人。

但其深具輝煌歷史的鐘錶產業,也非全然無法被搖動,上(20)世紀的60年代便曾因為日本精工錶的興起而備受威脅,拉紹德封城內不少的業者、店家還因此而倒閉歇業,後則減產各種華貴名錶而改推新款造型的大眾化手錶,始穩固住基本領域。瑞士政府亦警覺到,國家不能過度倚賴單一產業,本已具有良好基礎的金融、觀光產業爰在政府的扶持下壯大,與鐘錶業並列為瑞士的三大國家產業。

瑞士拉紹德封地方最早的鐘錶工業,係發軔於家庭手工業並子承父業般的世代相傳,17世紀中葉在政府的獎勵下,名聲更已超越了德國,成為該時僅次於紡織業的第二大工業。工業革命後各業界愈有準確對時之需,故愈需要精良的鐘錶,使得瑞士製錶業大發利市。

20世紀50-60年代,是瑞士鐘錶業的鼎盛期,其境內共有1,000餘家的上、下游鐘錶事業體和商店,十餘萬名的鐘錶勞工。各類鐘錶的年產量近約一億只,產值高達40餘億瑞士法郎,行銷全球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市場佔有率始終維持於7、8成的比率,此一鐘錶業長勝王國的成就頗令瑞士人引以為榮,而「太陽創造晝夜,瑞士人創造時間」的豪語亦遍傳至全世界。

橫樑上寫著法語的“人和時間”
現拉紹德封暨勒洛克兩城的市容規劃係肇始於19世紀之初,乃是以製錶工業為依歸的設計,兩城咸有寬闊筆直的長條街區,工場和住宅錯落其中。城內除了有鐘錶技術研發機構外,還有一座全瑞士和全球最大的鐘錶博物館,收存有從往昔古式日晷鐘錶至當今諸多款式的華麗珍貴名錶,是大多數遊客皆樂於造訪參觀之館舍。

由於發達興盛的鐘錶業承傳逾數百年,基於能「展現出單一製造業城鎮,保存產業並沿續至今,足為楷模」之緣由,而使拉紹德封能獲聯合國選列為人類文化遺產重鎮,確有難能可貴之處,雖說是遺產,但仍是繼續維持運作的重要產業。


拉紹德封/力洛克鐘錶城200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6 23:5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6:29 | 顯示全部樓層
聖馬力諾

最尊貴的聖馬力諾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南部,意大利半島東部,整個國家被意大利包圍。

聖馬力諾宣稱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國家。由一位來自達爾馬提亞北部拉布島、名為馬力諾的基督徒石匠,於公元301年為逃避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而創立。
當時從法律上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聖馬力諾的創建不符合其法律實體。聖馬力諾於1263年制定共和法規,15世紀起確定現在的國名。
1600年10月8日確立了其成文憲法。 這個蕞爾小國於1797年為拿破崙的法國所承認,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為其他歐洲國家所承認。

雖然是一個主權國家,但聖馬力諾在各個方面仍舊依賴意大利。從19世紀意大利統一時起,聖馬力諾被意大利完全包圍起來。

加里波底1860年代統一意大利時曾在聖馬力諾躲避敵人。在這裡,他從聖馬力諾公民和其領袖那裡獲得了幫助、金錢和補給以繼續他統一意大利的戰役。作為回報,加里波底保證聖馬力諾可以始終保持為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
1862年起,聖馬力諾與意大利簽署了友好條約(後來修改過多次)。

聖馬力諾在第一次大戰期間保持中立,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納粹德國侵佔,1944年對德宣戰。戰後1945年至1957年由共產黨、社會黨聯合執政。1957年天主教民主黨在共產黨持不同政見者的幫助下獲得執政權。
1978年,由共產黨領導的聯盟再一次取得了政權。
1988年7月,聖馬力諾組成新政府,由天主教民主黨和共產黨聯合執政。
1993年5月,聖馬力諾大選後,聖馬力諾政府由天主教民主黨和社會黨共同執政。
1992年成為聯合國的成員國。


聖馬力諾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聖馬力諾歷史中心與提塔諾山(文,2008年)


聖馬力諾市依提塔諾山坡而建,全市人口不足5000,古堡、教堂、房屋高低錯落,掩映在濃綠的樹林之中,是個風景優美的山城。
第一與第二塔
莊嚴雄偉的提塔諾山的3個山峰上各建有一座中世紀的古城堡,壯觀非凡。

第一城堡羅卡塔(Rocca)建於11世紀,是三個塔中最古老的,並於不同的時期修復。有些房間過去被用來做監獄。從塔頂可以看到大會堂及第二塔。


第二城堡切斯塔(Cesta)的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聳立在提塔諾山最高峰處的城堡,擁有從13世紀到19世紀的歷史武器博物館。從這個塔可以看到第一塔及第三塔。


第三城堡蒙泰萊塔(Montale)是三個之中最小的,在和馬拉泰斯塔家族的鬥爭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其入口受限於城堡的外面,不對民眾開放。


建於西元1884年,至西元1894年完工。聖馬利諾市大會堂及其官方政府的大樓。


聖馬利諾教堂建於19世紀。教堂內有許多珍貴的雕像和油畫。內有聖馬力諾的雕像,祭壇上有個小甕,內盛放著聖馬力諾的遺骸。


郵票和鑄幣

聖馬力諾郵票業馳名世界,郵票品種繁多,色彩鮮豔,構圖精美,對外國的遊客,特別是集郵家有很大的吸引力。
1607年,聖馬力諾出現了世界上首家郵電業,是一家公共服務機構,為所有的市民服務,但權威機構需要付費。
1877年,聖馬力諾成為第一個使用自己郵票的歐洲小國,並於1894年在歐洲發行了第一套紀念郵票。
目前聖馬力諾是歐洲地區唯一發行合法金幣的國家,40多年來為收藏者們提供集郵和集幣服務。

聖馬力諾歷史中心與提塔諾山2008年入選世界遺產名單。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17 06:11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馬其頓

馬其頓共和國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小國,由於希臘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的名稱,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現在均將該國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目前全世界約有40個國家承認「馬其頓共和國」本身使用的名稱。
馬其頓共和國先前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現在的首都與主要都市是斯科普里(史高比耶)。自獨立以來,馬其頓由於國名問題和希臘發生爭端,問題至今仍待解決。

馬其頓地區古為希臘文明北端的邊疆地區,該地公元前4世紀時崛起的馬其頓帝國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後來馬其頓先後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等統治。
5世紀起斯拉夫人開始進入馬其頓地區,並且在該地定居,因而奠定了現代馬其頓南北之分(南:希臘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礎。
837年時保加利亞征服了馬其頓。
1018年拜占庭帝國又征服了馬其頓,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馬其頓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
15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征服了馬其頓,並開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

19世紀時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復國運動相繼展開,民族主義高漲,馬其頓也成為三國的必爭之地。
1913年三國在共同針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獲勝,奧斯曼將馬其頓割予三國,但三國之間又因馬其頓具體分割方案爆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最終希臘、塞爾維亞擊敗保加利亞,三國將馬其頓瓜分。
塞爾維亞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現代馬其頓共和國的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臘、南斯拉夫為同盟國,保加利亞參加了由德國主導的軸心國陣營,希臘、南斯拉夫被德國攻佔之後,保加利亞分得了馬其頓的大部分地區,但戰爭結束後各國之間的邊界又還原到戰前的形勢。

二戰之後,南斯拉夫成為由鐵托所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1946年時鐵托將馬其頓地區從塞爾維亞分開,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1991年9月17日馬其頓從南聯盟和平分離,但馬隨即和希臘爆發國名爭端,最後馬其頓於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希臘最終在1995年解除對馬其頓共和國的經濟封鎖。

1999年,南聯盟爆發科索沃戰爭,近40萬阿爾巴尼亞族難民從科索沃湧入馬其頓。
2001年春,馬其頓西部的阿族人開始進行武裝叛亂,馬國爆發短暫的內戰,後來雙方於6月在歐盟官員的調停下達成停火協議,阿族同意放下武裝,馬國同意給予阿族人更多權力,之後馬國國內民族關係有一定的改善。


馬其頓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奧赫里德地區的文化歷史遺蹟和自然環境(自文,1979年,1980年)


奧赫里德這座歷史城市以其眾多的歷史遺址吸引著旅遊者的目光,是歐洲最古老的人類聚集地之一,建於7-19世紀。過去奧赫里德市有360座教堂,保存至今的只有23座,拜占庭時代的建築顯示了這座城市幾百年間的輝煌。

聖索菲亞教堂從11世紀到18世紀一直是馬其頓整個地區的教堂,教堂內的濕壁畫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在過去奧赫里德是東羅馬帝國的中心和拜占庭教堂的所在地。


聖瑙姆修道院離奧赫里德40公里遠,過去曾經是一個避難所。它正好在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交界的地方,修道士瑙姆9世紀時建造了這座修道院。


在這座修道院後面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湖泊,旅遊者可以乘船進入這片幽靜的地方。這是一個“泉水湖”,它與奧赫里德湖既相連又分離。由於湖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因此湖里沒有魚,只有一些水藻在紫青色的水里閃閃發光。岸邊有10來個泉眼,汩汩地向外冒著晶瑩的泉水,然後流入奧赫里德湖。

奧赫里德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它享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泊的美譽,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保護名單。奧赫里德湖長35公里,寬15公里。全湖面積的三分之二屬於馬其頓,其餘部分屬於阿爾巴尼亞。



奧赫里德地區的文化歷史遺蹟和自然環境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980年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21 03:00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7:30 | 顯示全部樓層
烏克蘭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獨聯體發起與創始國之一。烏克蘭是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地理位置重要,是歐洲聯盟與獨聯體,特別是與俄羅斯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13世紀,蒙古人佔領了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但加利西亞和沃倫公國卻沒有被蒙古人統治,這兩個公國位於古羅斯的西南邊境地區,該地方的古羅斯人就被稱為「烏克蘭人」,即「邊界上的人」,國名以民族名稱命名。這就是烏克蘭民族和國家名稱的起源。

烏克蘭歷史上是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也是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
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三世紀被蒙古人的金帳汗國佔領。
約從14世紀起,烏克蘭人開始脫離古羅斯而形成為具有獨特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單一民族。
13-15世紀,烏克蘭曾先後抗擊蒙古人、日耳曼人及土耳其人的入侵,從14世紀起歷受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等國的統治。
17-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形成了烏克蘭現代民族。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自此東烏克蘭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
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二戰後,烏克蘭迅速恢復了生產,建立了發達的重工業和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到了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蘇聯實行的中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失去活力,官員士氣日益低落,經濟失去發展勢頭,經濟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
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爾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融毀幅射外洩事件,造成嚴重後果。但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本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後,蘇聯的官僚意識受到廣泛批評。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
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結束了337年的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烏克蘭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利沃夫歷史中心

利沃夫的城區建築群(L'viv-the Ensemble of the Historic Centre)位於烏克蘭,13世紀中葉由哈雷斯基公爵建立。這位公爵是基輔羅斯公國的建立者。幾世紀以來一直為繁榮的行政、商業及宗教中心。而中世紀的城鎮形態大致完整地被保存下來,特別是見證了此區曾有不同社群居住,有許多巴羅克風格和其後的建築物留存至今。

利沃夫的城市結構及建築,為東歐、義大利及德國的建築與藝術傳統完美融合之典範。於政治及商業上之地位吸引若干擁有不同文化及宗教傳統的族群來此建立家園,這些族群雖各自獨立卻又相互依存,且於現代城市景觀中仍依稀可辨其痕跡。

歷史上第一次提到利沃夫是西元1256年,儘管很多邊界都不斷變化了,且經過了很多外來的統治,利沃夫迅速變成了貿易與商務中心,城市位於貿易線交叉點上的顯著位置令到了它的經濟迅速增長。利沃夫14世紀被波蘭佔領,當地貴族最終還是接受了波蘭的語言和羅馬天主教,後來加入了希臘天主教會,並承認羅馬教皇權力至高無上。但是這裏的宗教仍然保持了這一地區的傳統形式。

17世紀上半期可以說是利沃夫城市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17世紀後半期城市發展步伐開始放慢。1772年,變成了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但是仍然由波蘭人統治。19世紀的後半段,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利沃夫的建築、貿易、運輸與工業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利沃夫成了新烏克蘭國家運動的中心,這裏是烏克蘭文化、波蘭文化與猶太文化的交匯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崩潰,利沃夫落入波蘭統治之下,1939年被蘇聯紅軍佔領,1941年到1944年被德國佔領。1944年重新回到蘇聯的統治之下。從20世紀80年代末,這座城市變成了烏克蘭獨立和民主化運動的重要中心。1991年烏克蘭宣佈獨立後,利沃夫是國家西部的重要經濟文化中心。


利沃夫歷史中心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21 03:25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1 09:58:30 | 顯示全部樓層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一般通稱英國,聯合王國由四個國家聯合而成,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英國的採用議會制,政府所在地為倫敦,但是同時擁有其他三個國家級行政機構分別位於貝爾法斯特,加迪福和愛丁堡。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現任君主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英國在最強盛時期被稱為大英帝國,該帝國在1922年的時候達到了巔峰,擁有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陸地,是有史以來世界上第二大的帝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則為蒙古帝國),大英帝國解體後,英國繼續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現在仍然是英聯邦組織的首腦,和其他15個英聯邦國家的國家元首。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和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的崩潰,英國已經失去了曾經在國際事務上的領導力。不過,英國仍然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強大影響力的經濟、文化、軍事強國。

現在的英國是過去1000年中幾次合併的結果。
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渡海征服英格蘭。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併。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
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1169年-1691年逐步被英格蘭控制)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英國是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強國和海上霸主,有着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亦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倡導者,並且是早期議會民主制度的誕生地,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亦有顯著的貢獻。在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了地球所有經度,太陽時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大的帝國(僅次於1206年—1635年間的蒙古帝國)。

然而二十世紀頭50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國力減退。而在後半個世紀中,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的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個脫離英國的前英殖民地,是主權在1997年7月1日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

君主制
君主制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體制。自從1952年就位以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國的首腦,她也是埃格伯特國王的直系後裔。在其執政期間,埃格伯特國王於公元829年統一了英國。在議會制誕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經在英國存在了數百年,期間僅僅中斷過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當時英國採用了共和國的體制。數百年以來,君主的絕對權力遭到不斷的侵蝕和削弱,儘管如此,作為憲法意義上的國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徵意義。

領土糾紛
英國與西班牙之間對直布羅陀的宗主權存有爭議;與阿根廷之間對福克蘭群島與南喬治亞與南桑威奇群島的宗主權存有爭議。雖然因為歷史因素,自從1949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之後,英、愛兩國之間就一直對北愛爾蘭的歸屬存有爭議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但在1998年兩國簽署《貝爾法斯特協議》之後,局勢就已從對立逐漸轉變為區域合作。

英屬南極領地與智利和阿根廷在南極大陸所宣稱的領土範圍有多處重疊。但根據《南極公約》,目前各國於南極的聲稱領土權處於永久凍結的狀態。
毛里求斯和塞舌爾也對英屬印度洋領地聲稱佔有主權。

蘇格蘭威士忌
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歷史悠久,在世界上最負盛名。蘇格蘭高地的特殊水質和極為嚴格的釀造工藝,使那裡出產的威士忌被譽為“液體黃金”。

泰迪熊
泰迪熊(TeddyBear)有著渾圓豐滿的身材和四肢,蓬鬆溫厚的安哥拉羊毛,簡素的材料和繡線,憨厚的表情,以及百分之百的手工縫製和填塞作業。在白宮的一次宴會上,有幾隻玩具熊被打扮成獵人、漁夫的模樣陳列在桌上當作裝飾品,羅斯福總統,對這批小熊著迷不已。恰巧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小名也叫泰迪,很快泰迪熊也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寵物,泰迪熊。如今的泰迪熊就像芭比娃娃一樣,已經不再是一般玩具的概念了,更多的,它們被賦予了各種特殊的紀念意義,擔負起了傳承某種文化的作用。尤其是在歐美,一隻泰迪熊可以被當作家庭一員,甚至陪伴一家三代人成長。


英國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圭內斯的愛德華一世時期城堡和城牆(文,1986年)(位於威爾斯)
  • 達勒姆城堡和座堂(文,1986年)(位於英格蘭)
  • 巨人堤道及堤道海岸(自,1986年)(位於北愛爾蘭)
  • 鐵橋峽谷(文,1986年)(位於英格蘭)
  • 聖基爾達(自文,1986年,2004年,2005年)(位於蘇格蘭)
  • 巨石陣、埃夫伯里和相關遺址(文,1986年)(位於英格蘭)(詳見下文)
  • 斯塔德利皇家公園,包括方廷斯修道院遺址(文,1986年)(位於英格蘭)
  • 布萊尼姆宮(文,1987年)(位於英格蘭)
  • 巴斯城(文,1987年)(位於英格蘭)
  • 羅馬帝國的邊界(文,1987年,2005年)
    :英國的哈德良長城(1987年)(位於英格蘭)-德國的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2005年)(與德國共有)—英國的安東尼長城(2008年)
  • 威斯敏斯特宮、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和聖瑪格麗特教堂(文,1987年)(位於英格蘭)
  • 坎特伯雷座堂、聖奧古斯丁修道院和聖馬丁教堂(文,1988年)(位於英格蘭)
  • 亨德森島(自,1988年)(位於屬地皮特凱恩群島)
  • 倫敦塔(文,1988年)(位於英格蘭)
  • 戈夫島和伊納克塞瑟布爾島(自,1995年,2004年)(位於屬地聖赫勒拿)
  • 愛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文,1995年)(位於蘇格蘭)
  • 格林尼治(文,1997年)(位於英格蘭)
  • 奧克尼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文,1999年)(位於蘇格蘭)
  • 布萊納文工業景觀(文,2000年)(位於威爾斯)
  • 聖喬治古城及相關要塞(文,2000年)(位於屬地百慕大)
  • 德文特河流域工廠群(文,2001年)(位於英格蘭)
  • 多塞特和東德文海岸(自,2001年)(位於英格蘭)
  • 新拉納克(文,2001年)(位於蘇格蘭)
  • 索爾泰爾(文,2001年)(位於英格蘭)
  • 皇家植物園(邱園)(文,2003年)(位於英格蘭)
  • 海上商業城市利物浦(文,2004年)(位於英格蘭)
  • 康沃爾和西德文礦區景觀(文,2006年)(位於英格蘭)
  • 龐特基西斯特高架水道及運河 (文,2009年)

巨石陣、埃夫伯里和相關遺址

埃夫伯里巨石陣坐落在倫敦以西100多公里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一望無際的曠野上,一群拔地而起的巍峨巨石,堆砌得井然有序,看似是一處殘缺的祭壇聖地,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巨石林,也是歐洲最大的史前古蹟。這個由史前遺留下的石巨柱環繞而成的巨石林,它的巨大意義沒有人能夠說明白。


來到巨石陣前,可以看到許多三石門排成直徑30米的大園環。這些三門石是由兩根並立的沙石柱上面橫架一根石樑組成的。石柱高度在5-7米之間,每根石柱重達30-50噸。大園環內還有較小的青石排成的同心圓。園環最外邊另有一道低矮的土堤和一道淺淺的溝。在這奇特的建築中央還有一塊5米長的大石頭。

據說已經歷四千年風雨的巨石陣,人們困惑不解:史前人類是怎樣把巨石從幾十里甚至幾百公里以外運來並豎立起來的呢?為什麼他們要造這樣的石陣?人們莫衷一是,眾說紛紜。有說太陽廟的,有說祭壇的,有說陵墓的,還有說觀像台的,最好的回答似乎仍然是英國19世紀名相格萊斯頓的一句名言:"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蹟,它訴說著多少事情,同時又告訴人們,它隱藏著更多的事情。" 在英國人的心目中,"巨石陣"、埃夫伯里是一處非常古老而又非常神聖的地方。這個聖地和周圍各種各樣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為研究史前時代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證據。

這座環形排列的巨石遺址直徑約為100米。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建造物,有4 - 5 千年的歷史。四層同心圓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邊被稱為腳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這一天,兩個石頭與地平線彼岸升起的太陽連成一線。這個建造物的目的是什麼存有眾多的猜測:是崇拜太陽的神殿、是天文台、是與宇宙聯繫的通信站等等,至今仍然是個千古之謎。


巨石陣、埃夫伯里和相關遺址198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返回歐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21 03:5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3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是非洲北部的一個國家,其正式國名為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國土瀕臨地中海,國名來自城市名阿爾及爾,其阿拉伯語的含義是「群島」,指的是以前該市海灣處的四個島嶼,1525年之後這四個島逐漸和大陸連成一體了。

古代史
最晚從西元前一萬年起,柏柏人便居住在阿爾及利亞一帶;西元前一千年後,迦太基人開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柏柏人藉着布匿戰爭,佔領迦太基,柏柏王國並逐漸有了眉目,其中努米底亞以出產精銳騎兵最為著名。然而,西元前兩百年,柏柏人遭羅馬帝國統治。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柏柏人又於許多地區獨立,同時汪達爾掌管了其他地區,一直到被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驅逐為止。拜占庭帝國維持着對國土西部的統治,一直到八世紀阿拉伯帝國的興起。

中世紀
8世紀起阿拉伯人進入,本地開始伊斯蘭化。在此過程中柏柏爾人也曾建立過自己的王朝。
十七世紀起海岸部分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1830年起法國人開始入侵,但由於頑強的抵抗,法國直到1905年才基本完成對整個阿爾及利亞的佔領。
1954年民族解放陣線發起了爭取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游擊戰爭,經過近10年的鬥爭,阿爾及利亞於1962年獨立。
1965年第一任總統艾哈邁德·本·貝拉被國防部長胡瓦里·布邁丁發動的政變推翻,此後25年阿政局基本平穩。
1990年代,在第一次多黨選舉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政黨-伊斯蘭救世陣線取得勝利,但被軍方拒絕。由此引發了內戰,大約十萬人喪生。

阿爾及利來人非常注重禮節和禮貌。無論是見面還是分別時,一般都行握手禮,與摯友見面時,有的也行擁抱禮和貼面禮。見面時問候和祝愿中用的最多的話是:“願真主保佑你。”他們還喜歡別人稱呼他們的頭銜或職稱加姓。若遇客人來訪,主人總是熱 情款待。當客人坐定時,主人通常要先問一句:“請問要喝咖啡還是喝茶?”而且在未喝之前,客人是不能匆忙起身告辭的。
在很多地方有見面送花的習慣。他們把花束紮得很精緻悅目,花的朵數一般為雙數拜訪朋友或客人時,鞠躬獻花,同時祝福一番,這被視為是一種對待朋友和客人的熱情而又高雅舉動。

阿爾及利亞人奉伊斯蘭教為國教,所以不吃豬肉,也不太喜歡吃海參、魚、蝦之類的東西。在齋月期間,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裡不吃不喝,水米不沾,晚上才開齋進食。
綠茶和紅葡萄酒是他們的最佳飲料。葡萄是他們最喜愛的水果。



阿爾及利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貝尼哈邁德城堡(文,1980年)
  • 賈米拉(文,1982年)
  • 姆扎卜山谷(文,1982年)
  • 阿傑爾高原(自文,1982年)
  • 蒂姆加德(文,1982年)
  • 提帕薩(文,1982年)
  • 阿爾及爾城堡(文,1992年)

阿爾及爾城堡
從空中俯瞰海島,有一座建於公元前四世紀的迦太基貿易驛站,這就是卡斯巴哈。位於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內,卡斯巴哈是典型的麥地那式或伊斯蘭式的城市,是地中海最傑出的海岸景觀之一。這是一處促使人們回顧歷史的地方。它保留了城堡,古代寺院和奧斯曼宮殿,同時保留了傳統的城市建築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觀念。

卡斯巴哈始建於公元前二世紀,先後被腓尼基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占庭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法國人統治。卡斯巴哈就是最後兩任土耳其駐阿爾及爾的總督的住宅。以後人們就把“卡斯巴哈”作為城市的名字。

17、18世紀作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西地中海的前哨,阿爾及爾這個防禦型的城市也成了野蠻的海盜們的藏身處。在這種軍事和貿易活動的刺激下,阿爾及爾的經濟空前繁榮。土耳其的軍事建築與摩爾人的建築傳統還有地中海阿拉伯建築風格融為一體。許多主要紀念性建築都使用木雕和陶器裝飾房屋,並帶有花園與噴泉,由於這些建築的亮麗使得它們在整個市容中顯得十分突出。這些建築包括大清真寺(11到14世紀)、西迪·阿卜·德拉曼(Sidi Abd-al-Rahman)清真寺(18世紀)、凱喬娃(Ketchaoua)清真寺(18到19世紀)等在內。
  
1716年,一場大地震摧毀了麥地那的大部分建築,後來又逐漸重建了起來。 1830年被法國占領後,阿爾及爾老城經歷了大規模的改造,這使得從土耳其時代就形成了的城市結構徹底改變了。

卡斯巴哈的街道狹窄,階梯縱橫,樓房密集,人口眾多,一派山城情調。這裡的建築有住宅、商店、劇院,市政大廳、鬥獸場、浴室、鐘廟等。最富特色的是這裡的十幾座清真寺,充分錶明了當時人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其中的漁店清真寺是穆斯林建築藝術的傑作。
漁店清真寺是穆斯林建築藝術的瑰寶。設計風格與土耳其的蘇里曼大清真寺相同。外觀渾厚朴實,內部裝飾典雅華麗。穹頂上雕刻著逼真的花卉圖案。大廳的水晶吊燈精巧玲瓏,猶如繁星閃爍。牆壁和立柱用五顏六色的瓷磚拼砌成富有立體感的阿拉伯象形圖案。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21 04:32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1:19 | 顯示全部樓層
貝寧

貝寧共和國是非洲西部國家,舊名達荷美(Dahomey),前法國殖民地,1960年8月1日獨立。首都波多諾伏是國民議會所在地,科托努則是政府所在地。

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在沿海地區販賣奴隸。
17世紀初南部形成阿波美等王國。
1670年法國入侵。
1894年淪為法國殖民地。
1960獨立,成立達荷美共和國。
建國後紛爭愈烈,首任總統馬加在1963年欲藉軍方力量彈壓反對派,自己反遭罷黜。
軍人還政文人後至1972年止,先後發生五次政變事件,政權六度易手,而1970年所設由三地區領袖每二年輪任總統職之制度實為各類妥協方法試用殆盡後不得已之對策,亦未收效。至1972年10月26日克雷庫中校發動政變,改弦易轍,正式採用馬列主義,1975年12月1日並改國號為貝寧人民共和國,進行軍事集權。
1989年12月7日因經濟瀕臨崩潰,宣布放棄馬列主義。1990年3月1日再改國號為貝寧共和國。

聯合國公佈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農業和轉口貿易為國民經濟兩大支柱。資源貧乏。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磷酸鹽、大理石、黃金等。旅遊業是貝寧新興產業,政府對旅遊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主要旅遊景點有岡維埃水上村、維達古城、維達歷史博物館、阿波美古都、野生動物園、埃維埃旅遊公園、海灘等。

貝寧青銅文化:非洲藝術的奇葩
貝寧用青銅鑄造雕刻品,可與希臘羅馬的雕刻媲美。貝寧美術的高峰是15~16世紀初。貝寧青銅雕刻藝術是奧巴的宮廷藝術,它表現王宮貴族,頌揚國王權利,以及塑造他們的武士和盟友形象。一些優秀的匠師被集中到宮廷裡,有些名工巧匠還被國王封為貴族,因此他們創作的雕刻品都歸國王所有,成為王家珍寶。這一時期的作品大都是為宮廷鑄造的頭像、小雕像和浮雕。

16世紀,貝寧城已經成為人口稠密、經濟繁榮和文化發達的城市。當時,貝寧王宮建造十分宏偉、富麗堂皇。經過4個大廣場才能到達金碧輝煌的深宮內院。宮內柱廊和宮牆上,鑲嵌著表現王家題材的青銅浮雕。王宮內院的宮牆上,還裝有一排排供奉祖先和神靈的壁龕,裡邊安放早期國王的青銅像,兩旁佇立著侍從們小青銅像。門口,裝飾大的青銅豹,作為王權的象徵。整個貝寧城也是十分壯觀,城牆高大,街道寬闊,兩旁住宅整齊,房頂還飾有動物雕刻的小尖塔。從這些房屋建築和裝飾,可以看到非洲人民精湛的建築和雕刻藝術。



貝寧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阿波美王宮(文,1985年)

阿波美皇宮(Royal Palace of Abomey),位於貝寧南部,是古阿波美王國的皇宮。阿波美王國始建於公元1625年,它後來發展成了一個軍事、經濟強國。自成立至19世紀,在“奴隸海岸”上,它壟斷了同歐洲國家主要公司的貿易。它的大部分財富來源於奴隸交易,即把戰俘當作奴隸賣給那些急於想把戰俘轉賣到“新世界”去的歐洲商人。

阿波美王國從公元17世紀到20世紀初曾經是西非最為強大的國家。曾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穩定與繁榮。在河加賈國王統治時期,阿波美王國征服了西非港口奎達赫,隨後這裡變成了阿波美王國宮廷壟斷的奴隸貿易中心。葡萄牙的奴隸販子用大砲、槍支和阿波美宮廷交換奴隸,每門大砲可以換21個婦女或15個男子。阿波美王宮至今仍保存著這種大砲。公元20世紀初,貝寧成為法國的殖民地,阿波美王國滅亡。

1625至1900年間,阿波美王朝的12位皇帝相繼在位。除了阿卡巴皇帝建了一處單獨的宮殿之外,其餘的各位皇帝都把皇宮建在同一城牆之內,考慮到與原來的宮殿的搭配,各個皇帝因地選材,形成完美的建築群。阿波美皇宮是已消失的阿波美王朝的獨特見證。

大量的使用陶製浮雕是大多數宮殿的正門建築的主要特色,對於一個沒有文獻記載的社會,這些浮雕充當了重要的歷史檔案。它們記載了阿波美王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美化了當時的戰爭,鼓吹了王權,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習俗、宗教儀式、民間傳說。從浮雕的展示可以看出阿波美王國軍事上的強盛是與國內的女戰士的浴血奮戰是分不開的,她們與男戰士一樣英勇無畏,浮雕上還顯示了許多像徵國王性格和強權的神話圖案。

1892年,為了抗拒法國人的佔領,阿波美國王柏罕下令將許多皇宮在內的建築燒毀。珍寶宮是其中一座倖免於火災的皇宮,這使得作為記載當時的風俗民情的歷史檔案——陶製浮雕,彌足珍貴。

由於1984年的颶風的襲擊,以及環境惡化引發的侵蝕,皇宮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5年決定同時將阿波美皇宮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和《世界瀕危遺產目錄》 。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09-12-21 05:2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布基納法索

布基納法索,西非內陸國家,整個國境皆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原稱上伏塔的布基納法索在1960年時脫離法國獨立成為上伏塔獨立共和國,並於1984年時更改為目前的國名。首都烏格都古位於國土的正中央,是該國最大城市也是文化、經濟中心。布基納法索為全球識字率最低的國家,只有約一成二的國民識字。

布基納法索為西非文明古國,境內約有60個不同部落,摩西族為該國內主要種族,國名「布基納法索」的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國」,結合當地主要語言摩西語的burkina(意為「正人君子」)和班巴拉語的faso(意為「國家」)。
1896年時法國人來到上伏塔地區並聲稱此地為法國屬地,但長久以來統治該地的摩西人頑強反抗,直到1919年時首都烏格都古淪陷,一些原屬科特迪瓦北方的省分被併入新成立的殖民地裡,合稱「上伏塔」,是法屬西非聯邦的組合單位之一。1932年法屬西非因為經濟上的考量被拆散成較小的單位,直到1937年時上伏塔與周圍地區才被重組並改稱為「上科特迪瓦」。
1956年時法國通過新的法案重新檢討該國的海外屬地政策,上伏塔也在兩年後的1958年時,被升格成法國底下的自治共和國,並在1960年8月5日脫離法國獨立。
獨立後的上伏塔歷經了長達數十年的政治不穩與多次政變,直到1990年代初期才開始有所起色。

在經濟上,以農牧立國,佔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由於境內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布基納法索一直是個非常貧困的國家,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布基納法索以及鄰近的西非國家,包括尼日爾、貝寧、多哥、科特迪瓦、馬里、塞內加爾等國,在獨立之前都是法屬西非的一部份,所以在獨立以後,這些國家的官方語言均為法語。目前該國所用的貨幣西非法郎(franc CFA)也是這幾個國家所共同成立西非經濟貨幣聯盟(L'Union économique et monétaire ouest-africaine)所發行。



布基納法索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洛羅派尼遺址(文,2009年)

XX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10-1-10 21:58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博茨瓦納

博茲瓦納,又譯為波札那,正式全名為博茨瓦納共和國。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全國國境皆為乾燥的台地地形。全國約36%(2008年10月)的成年人感染HIV—是全世界感染愛滋病病毒最高的國家。平均每3個小時就有一人死於愛滋病。目前疾病嚴重威脅着國家的社會經濟安全。

1885年,為了避免被南邊鄰國南非境內荷蘭裔的布爾人併吞,英國應該地區的民眾要求建立了貝川納蘭保護國,而成為聯合王國的一部份。
1966年9月30日脫離英國獨立後正式改名為博茨瓦納,實施民主化政治,積極的社會政策與豐富的礦藏(尤其是鑽石礦,佔該國輸出利潤的八成)帶來的財富讓波札納擁有非洲大部分地區難得一見的開發水準。除此之外,由於該國積極地與國際社會合作,在國內建立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而設的大面積國家公園,而使得觀光業有機會逐漸在該國成長興盛。

相對於其他非洲國家,博茨瓦納擁有良好的金融管理紀錄,並在2004年被國際透明組織列為全非洲最不腐敗的國家,評價甚至高過許多歐洲及亞洲國家。世界經濟論壇評估博茨瓦納為非洲兩個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博茨瓦納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措迪洛山(文,2001年)

XX
XX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10-1-10 22:03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2:35 | 顯示全部樓層
喀麥隆

喀麥隆共和國,是位於非洲中西部的單一制共和國。喀麥隆的海岸線緊依邦尼灣,其屬於畿內亞灣及大西洋的一部分。由於其地質與文化的多樣性,而有「小非洲」美譽,其自然地理風貌包括海灘、沙漠、高山、雨林及熱帶莽原等。當地的最高峰是西南部的喀麥隆火山,大城市則有杜阿拉、雅溫得及加魯阿等,並棲居了超過200個種族與語言族群。喀麥隆以其國家足球隊及本土音樂風格著稱,其中又以馬庫薩與比庫西最為人知。喀麥隆的官方語言為英語與法語。
歷史
喀麥隆最早的居民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說班圖語的族裔最也早起源於喀麥隆的高地地區,但在歐洲人入侵前,大部分已經遷走。
歐洲殖民時期
早在1472年,來自歐洲的葡萄牙海員已經開始在喀麥隆的海岸登陸。喀麥隆這個名字源自於盛產螃蟹的河流Wouri 。
從1520年起,這裡開始與葡萄牙進行象牙、棕櫚油、原料糖貿易交易。這期間,販賣黑人的奴隸交易在這裡從未興起。
直至1820年,販賣黑人奴隸貿易在喀麥隆也開始相繼興盛起來。
最終在1840年7月10日,國王—杜阿拉(Duala)與英國簽署了在世界範圍內全面禁止販賣人口、奴隸的公民條約,(相對比美國在1865年、巴西在1888年才全面禁止販賣人口、奴隸)。
喀麥隆殖民地(Cameroun) 一個法國在西非的國聯託管地,現在原先的大部分地區形成了現今的喀麥隆聯邦共和國。

這一地區最早是爭奪非洲時代(1876年到1912年)德國的保護國。德國人從1884年到1916年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他們的保護地,並且沿用喀麥隆這一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因戰敗而失去了對喀麥隆的統治權,轉而後被英國和法國瓜分了這塊殖民地,在1922年在國聯的裁判下,喀麥隆被分成了英屬喀麥隆(又稱西喀麥隆)和法屬喀麥隆(又稱東喀麥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原有的兩地區都成為了聯合國託管地,原英國託管地成為了喀麥隆而法屬喀麥隆依然存在着。

1960年1月喀麥隆殖民地變成了獨立了的喀麥隆共和國,隨後在1961年10月南部的英屬喀麥隆也加盟了喀麥隆共和國聯邦而北部喀麥隆殖民地穆斯林地區則在同年5月選擇加入了尼日利亞。

喀麥隆國內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當屬足球。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上,喀麥隆國家隊被第一次冠以「非洲雄獅」的稱號,遺憾的是在第一輪預賽中被當年的冠軍意大利隊淘汰。8年後在意大利舉行的1990年世界盃上,喀麥隆隊成為了第一支沖入四分之一決賽的非洲球隊(不幸的是:以2:3的比分輸給了英格蘭隊)。全隊中最出名的當選:羅傑·米拉,他兩度被選為非洲足球先生。

喀麥隆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賈河動物保護區(自,1987年)

XX
XX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10-1-10 22:14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3:2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非

中非共和國,是一位於中部非洲的國家,其前身為法屬烏班基-夏利領地,是法國位於非洲的殖民地之一。身為一內陸國家,分別為喀麥隆、乍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共和國所包圍。
中非成立於1958年12月,初期為半自治的政府型態,並且在1960年8月13日正式宣佈獨立。

中非共和國獨立後,大衛·達科出任臨時總統,不久成為該國首任總統。
1965年12月31日晚上,陸軍參謀長博卡薩上校發動政變推翻達科,博卡薩在次日自立為總統。博卡薩上台後推行暴政,人民苦不堪言。1976年12月4日,博卡薩自封皇帝,改國名為中非帝國,並在次年12月4日舉行盛大的加冕禮。
1979年9月20日,前總統達科趁博卡薩出國訪問利比亞之際,在法國軍隊協助下發動政變推翻博卡薩,達科再次出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中非共和國。
1981年9月,安德烈·科林巴將軍發動政變推翻達科,自任國家元首。
1993年,中非舉行歷史上首次民主選舉,昂熱-菲利克斯·帕塔塞當選總統。
2003年3月,前武裝部隊參謀長弗朗索瓦·博齊澤的部隊攻入首都班基,帕塔塞政府被推翻,博齊澤自立為總統。博齊澤在2005年總統選舉中勝出。曾經接待流亡的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

中非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自獨立以來,政府一直倚賴外國援助。

法國是中非的最大援助國,1997年以前每年向中非提供援助達6000~9000萬美元。1997年起法對中非援助急劇下降至每年3000萬美元左右,但仍佔中非所獲外援總額的30%左右。多邊援助主要由聯合國系統和歐盟提供。2000年中非獲外援總額為7590萬美元,其中法國援助5310萬美元,歐盟援助590萬美元。


中非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自,1988年)

XX
XX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10-1-10 22:17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11-22 18:44:12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得角

佛得角共和國,簡稱佛得角,是一個位於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島國。獨立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當葡萄牙人在1456年到達之前,佛得角群島尚無人居住,之後,佛得角群島成為葡萄牙的一部份。由於該群島位於非洲外海,佛得角群島成了重要的港口,也成了重要的奴隸貿易中心。

1975年,部份由於幾內亞比紹與佛得角獨立非洲黨的努力,佛得角獲得獨立。獨立之後,幾內亞比紹與佛得角獨立非洲黨試圖要將都被該黨控制的幾內亞比紹與佛得角統一成一個國家,但是1980年在幾內亞比紹發生的一場政變使得這個計劃中止。之後,佛得角獨立非洲黨一直控制佛得角到1991年的選舉為止。2001年佛得角獨立非洲黨在選舉後再度執政。

佛得角缺乏天然資源,但由於人口少,孤懸海外,單靠旅遊業,已足以成為非洲的安逸國家;近年還勘探石油,可能變得更富有。
2008年7月23日佛得角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該組織第153個成員。


佛得角世界遺產列表(有連結)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代表自然遺產,"自文"代表雙重遺產
  • 舊城:大里貝拉歷史中心(文,2009年)

XX
XX

返回非洲世界遺產列表


[ 本帖最後由 barying 於 2010-1-10 22:20 編輯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4-28 16: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